朝格畢力格
(二連浩特蒙中醫(yī)院傳統(tǒng)療術科,內蒙古 錫林郭勒 011100)
蒙藥穴位貼敷治療風濕、類風濕、神經痛85例
朝格畢力格
(二連浩特蒙中醫(yī)院傳統(tǒng)療術科,內蒙古 錫林郭勒 011100)
目的 探討蒙藥穴位貼敷治療風濕、類風濕、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5例風濕、類風濕及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均采取蒙藥穴位貼敷治療,其藥物構成包括麝香、草烏、蓽撥、全蝎尾、雄黃等。結果 在對85例患者采取上述治療措施后,其中顯效41例(48.24%),有效42例(49.41%),無效2例(2.35%),總有效率達到了97.65%。結論 臨床上在治療風濕、類風濕、神經痛等病癥時,可采取穴位貼敷的治療方法,將藥物直接貼敷于患處位置,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的優(yōu)勢特點,且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不會對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影響,可在臨床上予以大力推廣。
蒙藥;穴位貼敷;風濕;類風濕;神經痛
風濕、類風濕、神經痛等癥狀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風濕類病癥在發(fā)病早期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大多為關節(jié)腫脹、僵硬、肌肉疼痛、口干等,往往會被患者所忽視且較易造成誤診,而一旦得不到及時治療嚴重者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變形,甚至致殘[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對風濕、類風濕、神經痛等病癥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85例風濕、類風濕、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對所有患者采取了蒙藥穴位貼敷治療后取得了十分顯著的臨床療效,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85例風濕、類風濕、神經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60例;年齡12歲~69歲,平均年齡(48.5±2.3)歲;病程12天~13年,平均病程(4.5±2.1)年。依據文化程度劃分,小學文化程度56例,中學文化程度18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11例。依據患病部位劃分:雙膝關節(jié)或單側33例,脊柱6例,小關節(jié)雙肘關節(jié)7例,四肢9例,骨性改變15例,類風濕8例,急性發(fā)作7例。
1.2 方法
藥物構成:取麝香、草烏、蓽撥、全蝎尾、雄黃適量,研磨成細末狀加入適量蜂蜜,而后將所制成藥物攤鋪于膠布之上,貼敷于患處即可。2~3個穴位/次,2天左右去除,依據患處位置選定貼附穴位直到最終完全康復[2]。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行動自如;有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在過度勞累或遭受風寒時偶有疼痛感;無效:經治療后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未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臨床療效
通?;颊咴诓捎么朔椒ㄒ淮沃蟊憧筛械桨Y狀明顯緩解,在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85例患者當中,所有患者均采取蒙藥穴位貼敷治療,其中顯效41例(48.24%),有效42例(49.41%),無效2例(2.35%),總有效率達到了97.65%。
2.2 不良反應
有8例患者在貼敷后局部出現(xiàn)輕微燒癢感,紅腫、起小泡等情況,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轉好。需引起注意的是孕婦、皮膚破損及有皮膚病的患者應謹慎使用。
風濕以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病發(fā),其癥因大多是由于人體正氣由盛轉衰,邪氣侵入所致,風寒流入關節(jié)之中從而導致血氣運行阻塞,在臨床上時常表現(xiàn)為關節(jié)肌肉腫脹酸麻難以正常伸展等情況,因此采取穴位貼敷方式,將藥物直接作用于人體患處位置,可起到直接性的治療效果。在本次研究當中所采用的所采取的藥方配置構成中就包括了麝香、草烏、蓽撥、全蝎尾、雄黃等藥物,諸藥并用可起到消腫、止痛、活血、通絡等功效[3]。其中麝香具有開竅、通經、散瘀等功效,可透入肌骨之中,由表及里而逐漸滲透入人體組織細胞當中,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而草烏則可起到散寒止痛、勝濕溫經絡之功效,其主要可應用在對患處的消腫、緩解關節(jié)疼痛,抑制感覺神經刺激等方面[4];蓽撥則能夠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溫臟腑虛冷等功效,有助于扶正祛邪,加快人體新陳代謝;全蝎草主要可改善人體肌肉痙攣,達到祛風止痙之效;雄黃可起到消腫化瘀、溫經通絡等效果,且采取外敷方式其止痛效果更加顯著[5]。
綜上所述,臨床上在治療風濕、類風濕、神經痛等病癥時,可采取穴位貼敷的治療方法,將藥物直接貼敷于患處位置,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的優(yōu)勢特點,且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不會對患者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影響,可在臨床上予以大力推廣。
[1] 范 競,陳海東,王培民,等.運用良導絡調節(jié)療法穴位貼敷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6(8):563-566.
[2] 陳建飛,王嘉軒,陳 炳,等.中藥穴位貼敷神闕穴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2,11(10):991-992.
[3] 黃鐵銀,陳新華,李笑男,等.針刺配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2):5703-5704.
[4] 黃為陽.溫陽止痛散貼敷聯(lián)合神燈照射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10):1220-1221.
[5] 陳毓青,王荼鋒,董 平,等.穴位貼敷加艾灸治療頑固性三叉神經痛26例臨床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3):95-96.
本文編輯:李 豆
R29
B
ISSN.2095-8242.2017.05.8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