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家風助力從嚴治黨的實證研究
      ——以浙江省臨安市為例

      2017-03-10 19:20:45吳雯雯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臨安市錢氏家訓

      吳雯雯

      (中共中央黨校 黨建部,北京 100091)

      家風助力從嚴治黨的實證研究
      ——以浙江省臨安市為例

      吳雯雯

      (中共中央黨校 黨建部,北京 100091)

      2014年以來,浙江省臨安市在弘揚《錢氏家訓》的基礎上,倡導開展黨員干部“立家訓、傳家風”活動,獲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關注,在營造黨員干部好家風、助力從嚴治黨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在總結臨安市黨員干部家風建設經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仍存在著對家風的理解較為模糊、傳播途徑單一、黨員責任色彩不夠鮮明等一些不足。進一步加強家風建設,不僅要黨員干部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更應積沙成塔、多方合力、考評結合、教學相長,以家風帶黨風、促政風,有力推動良好社會生態(tài)的形成。

      家風;從嚴治黨;臨安

      “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基本單位,家風又指門風,是一家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看似小事,卻與黨風、政風與民風血脈相連,是整個國家的重要基石。家風正,則民風淳;家風正,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1]。老一輩革命家嚴管親屬、身邊人,為我們作出表率,毛澤東對親友實行“四不”①四不:不介紹、不推薦、不說話、不寫信。政策、陳毅與家人“約法三章”②約法三章:一、把兩位老人直接送到妹妹家,不要驚動省委;二、找普通民房住,不得向機關要房;三、安家事宜自行解決。、周恩來制訂“十條家規(guī)”③十條家規(guī):一、晚輩不能丟下工作專程進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過時才可以去看看;二、外地親屬進京看望他,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住宿費由他支付;三、一律到國務院機關食堂排隊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費,沒工作的由他代付;四、看戲以家屬身份購票入場,不得享用招待券;五、不許請客送禮;六、不許動用公車;七、凡個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勞,自我服務;八、生活要艱苦樸素;九、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說出與他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深刻體現(xiàn)了革命領袖嚴格要求家人、樹立良好家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家風是留給后輩子孫更為可貴、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

      一、浙江臨安推進好家風建設的具體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家風建設的重要性,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浙江省臨安市深入開展好家風系列活動,傳承和弘揚深厚的錢王文化,通過推動黨員干部崇廉家風建設,為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不竭動力。

      (一)弘揚“一代錢王 千古家訓”的文化底蘊

      臨安歷史文化深厚,縣治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王錢镠的故鄉(xiāng)。錢氏家族堪稱江南一帶的名門望族,自先祖吳越國王錢镠(852~932)始,世代皆有賢才俊彥涌現(xiàn)。三十余世代以來,錢氏后人中遍布海內外的科學院院士多達百余位。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鐘書、錢正英、錢其琛、錢玄同、錢基博、錢復、錢穆、錢遜等均是錢氏后裔,因此,錢氏家族素有“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2]的美譽,其后世之興旺可見一斑。

      打破“富不過三代”的怪圈,《錢氏家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說到:“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祖先家訓的影響。”[3]錢學森的父親所說的祖先家訓就是《錢氏家訓》,全文共532字,分為個人篇、家庭篇、社會篇、國家篇四個部分,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吳越國王錢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智慧之集大成。前總理溫家寶接見錢镠第36世孫、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時,引用“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①見《錢氏家訓》。,可見《錢氏家訓》影響之深遠。

      中國英語語言大師錢佼汝認為,“錢氏家訓不僅對錢氏家族有很大意義,對整個社會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能夠代代相傳,并在全社會傳播開來,將是一種功德”[4]。為營造“家家有家訓、戶戶好家風”的良好氛圍,2014年3月份以來,臨安市根據(jù)浙江省文明辦“我們的家訓——浙江百姓重家風”的活動部署,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拉開了好家風建設的帷幕。通過開展好家風建設系列活動,臨安市入選《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家經驗”活動,榮獲浙江省第三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chuàng)新獎”,并在《人民日報》刊載,《錢氏家訓》得到了廣泛地傳承與弘揚,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二)推進黨員干部“家風崇廉”系列教育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提到加強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強調黨員干部“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5]。據(jù)《人民日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央紀委近年來查處的黨員干部違紀案件中,約四成與其家庭成員有關;2015年被查處通報的34名中管干部,超六成違紀涉及親屬”[6]。家風連著黨風,黨風關乎政風。家風不正則容易讓一些黨員干部對家屬子女疏于管教,導致“禍起蕭墻”,把家庭當成權錢交易所,前門當官、后門開店,上演“貪腐父子兵”、“腐敗夫妻檔”,最終導致自己身陷囹圄,既害了家人也害了自己。家風絕不是私事、更不是小事,黨員干部要自覺樹立良好的家風,擔負起端正家風的主體責任,涵養(yǎng)好家風、培育好作風,為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做貢獻。

      2015年3月,臨安以“崇廉好家風、黨員作表率”為主題,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等部門聯(lián)合開展以“黨員干部家風崇廉”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這項活動的參與對象是臨安全市的機關黨員干部,重點為在職的臨安市管領導干部?;顒臃譃槿齻€環(huán)節(jié):一是“學家訓、沐家風”階段。開展“治家有道”家風建設的學習討論,以學習《錢氏家訓》中的“廉潔訓語”為重點,通過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討論、個人自學、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先賢家風、傳統(tǒng)家訓。二是“立家訓、曬廉語”階段。突出“以正立身、以嚴治家”的主題,組織黨員干部撰寫家風、家訓,講述家風崇廉的故事。開展“我心中的治家格言”和“崇廉好家風”故事作品征集等活動,并進行評比展示。三是“守家訓、傳家風”階段。以“崇廉好家風、黨員作表率”為主題,組織開展“黨員干部崇廉好家風”弘揚傳承、示范創(chuàng)建,以寫一封廉潔家書或一句親情寄語、“崇廉好家風”故事征集、“廉內助”培訓、“小手拉大手”、家訓書法作品進家庭、“身邊好家風”典型事例宣講、好家風小品故事展演等形式,積極倡導“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的廉潔文化理念。

      自活動開展以來,臨安市各單位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學習《錢氏家訓》、訂立家訓廉語、撰寫體會文章和好家風故事,組織開展“黨員干部崇廉好家風”示范創(chuàng)建,積極倡導“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的廉潔文化理念。臨安市紀委編印下發(fā)《錢氏家訓》學習資料2萬余冊,大力弘揚為民、務實、清廉的核心價值觀。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2015年開辟的“中國傳統(tǒng)中的家規(guī)”專欄,以《浙江臨安錢氏:一代錢王 千古家訓》為題,向全國黨員干部推介《錢氏家訓》。據(jù)統(tǒng)計,臨安市黨員干部訂立家訓1600條,撰寫家風故事200余篇,全市近4萬名黨員已立家訓,占黨員總數(shù)的93.35%。[7]

      (三)“黨建+好家風”助力鄉(xiāng)村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核心在人,要深入到群眾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當每個人都發(fā)自內心地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線,治理才會有牢固的根基。相對于鄉(xiāng)村治理而言,好家風所具有的潛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好家風讓“忠孝誠信、耕讀傳家、溫情禮讓”的鄉(xiāng)風文明得到進一步弘揚,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變得更加具體、生動、鮮活。

      在此背景下,臨安市積極探索“黨建+好家風”提升治理能力的工作方式,在好家風建設中分層開展“黨員干部好家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比如,對待村一級黨員干部,在確立愛國愛鄉(xiāng)、遵紀守法兩項“基本標準”和孝老愛親、崇學向善、律己感恩、誠實守信、和諧鄰里、助人為樂、創(chuàng)業(yè)致富、愛護環(huán)境八個“倡導方向”的基礎上,明確把“好家風”建設作為全市基層星級黨組織評定和農村黨員先鋒指數(shù)考評的重要指標,要求五星級黨組織評定必須全體黨員家庭寫家訓,并開展家訓展示;合格黨員評定必須寫家訓等。

      “黨建+好家風”是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加強鄉(xiāng)村治理中的“雙核”作用,讓黨建“無形中見有形”的有效抓手。在實踐中,臨安市錦北街道的泥川村抓住機遇,深入組織內部,發(fā)動黨員帶頭培育和踐行好家風,以黨員為示范、以家庭為基點、以全村為范圍,每年開辦道德講堂不低于6場次;舉辦“敬老慶壽禮儀”、“重陽敬老禮”活動;引導群眾開展“訪家風、評家風、曬家風、傳家風”系列活動,舉辦“好家風”家庭褒獎禮,把“好家風”建設內容納入村規(guī)民約,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意識。2015年,泥川村成功創(chuàng)建為臨安市首個“全國文明村”,精神文明建設已經由“黨政倡導型”成功轉型為“群眾自覺型”。

      二、黨員干部家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依靠政府推動、社會助力、家庭自發(fā)形成合力,推動臨安市“家家有家訓、戶戶好家風”的氛圍逐漸形成,黨員干部在家風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帶頭作用,通過黨員干部寫家規(guī)家訓,帶動群眾提煉、概括家訓,營造了以黨風促民風、正社風的良好氛圍。但是,黨員干部家風建設中仍有幾點情況應當引起關注:

      (一)對家風的理解較為模糊

      大部分黨員干部都能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性,但是對家風的理解仍較為模糊,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能做到思路清晰、行動準確。究其根本,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的大家族逐漸解體,形成以“兩大一小”為主要結構的小家庭,家風家規(guī)的作用逐漸減弱,影響也就難以顯現(xiàn)。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黨員干部都能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性,并且在實際行動中加以貫徹執(zhí)行,但是因為對家風的理解較為模糊,不能形成清晰的文字和準確的概念,所以很難做到思路清晰、行動準確,取得的結果也差強人意。

      (二)傳播途徑單一

      在家風的傳播中,仍然過多地依賴于政府力量,沒有充分發(fā)揮家庭自覺和民間組織的能動性。人們對于家風的理解仍然局限在家庭內部,不能自覺形成向外推廣傳播的習慣,因此造成“自上而下”推廣好家風,難以上下聯(lián)動形成合力。在家風的傳播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家庭的自覺性,激發(fā)民間組織的能動性,實現(xiàn)“自下而上、由內而外”地推廣好家風,以多方合力的形式推進好家風的傳播。

      (三)黨員責任的色彩不夠鮮明

      家風中實用主義的成分較多,體現(xiàn)黨員責任的色彩不夠鮮明。如一些黨員干部用“家和萬事興”、“詩書傳家遠,耕讀繼世長”作為自己的家風,不能體現(xiàn)黨員干部的特色,主要原因是由于黨員意識不強,沒有將家風和作風結合起來,思想仍然局限在“家風僅是家事”的小圈子里。黨員干部在傳播好家風中不僅要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更要把黨員的鮮明特色體現(xiàn)在好家風的內容中,尤其是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把家風建設列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四)家風帶動社風的作用有待加強

      在家風的營造中,仍然局限于一家一戶,或者僅僅在小范圍內形成氣候,沒有形成對外輻射、影響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整體局面。一個家庭形成的好家風,往往就像是盆景,能夠觀賞,但是卻難以獨木成林形成氣候。家風與社風存在一定的區(qū)別,但是在核心理念上仍然擁有很多相似之處,家風推動社風的作用不夠明顯的主要原因是家風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過程,不僅要通過政府、家庭、社區(qū)、民間組織等多方合力共同推進,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夠看到明顯的效果。

      三、以家風帶黨風、促政風的幾點對策性思考

      隨著傳統(tǒng)大家庭的解構,家風對家庭的教化作用逐漸淡化,但是家風卻無處不在,它孕育在“一茶一飯”的言傳身教中,對人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加強好家風建設,黨員干部不僅要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更應該積沙成塔、聚少成多、久久為功,讓好家風帶動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提升,以“小家”促“大家”、以“大家”惠“小家”。

      (一)教學相長,讓好家風的概念深入人心

      結合“兩學一做”、“七一講話”等學習活動,深入開展好家風學習教育,讓好家風的概念扎根在腦海中。一是開設好家風理論課堂。在黨員教育主體培訓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上專門開設“黨員干部好家風”課程,邀請知名教授為全市黨員干部作好家風主題講座。二是開設好家風宣講課堂。通過撰寫家風文章、舉辦微黨課比賽、獲獎選手開展宣講等形式,讓黨員干部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使黨員干部對家風的理解更加深刻。三是開設好家風實踐課堂。積極培育好家風教育傳承基層示范基地,深入挖掘歷史名人文化資源和優(yōu)秀傳統(tǒng)家規(guī)家訓,加強史料分類收集與整理,設立傳統(tǒng)家訓家規(guī)精品展示廊進行陳列展示,打造以“崇廉家風”為主題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基地。

      “用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育身邊人”,向先進典型學習好家風。臨安市通過開展“家風褒獎禮”等活動,形成“市鎮(zhèn)村”三級聯(lián)動,挖掘身邊的好家風家庭,讓人們對家風的概念更加明晰、行動更加有力。家風并不是一些人腦海中所想象的“高大上”,它就像空氣一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普通人的家庭也有家風,雖然樸實但是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要讓好家風深入人心,就要從身邊人說起,有助于進一步加深教育意義。

      (二)多方合力,形成宣傳好家風的良好氛圍

      通過校園建設好家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讓家長更加重視家風的建設。近年來,臨安市衣錦小學借助于學校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有關“錢王文化進校園”的探索,逐漸形成了學校特有的德育課程體系。學校開辟了一座“錢王文化園”,里面設置了錢王事跡、錢王傳說、錢王后裔名人走廊、錢氏家訓長廊等版塊。每到新學年之初,衣錦小學都會在“錢王文化園”里為一年級新生及家長舉行一場特殊的開學典禮——開蒙禮儀,其中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朱砂啟智”等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童齊聲誦讀《錢氏家訓》。衣錦小學的經驗值得大力推廣,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孩子,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形成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要充分發(fā)揮民間組織的力量,可以采取民間藝術、民間故事、義工組織等形式,將好家風培育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中,切實增強好家風的感染力。臨安市湍口鎮(zhèn)迎豐村的“四知堂”是具有豐厚底蘊的文化禮堂。相傳在東漢時期,有個官員名叫楊震,通曉經文,為官清廉,在深夜恰逢王密懷揣黃金十斤相贈。楊震正色斥責:“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楊震一生清白治家,不置產業(yè),漢順帝褒獎其為“清白吏”。迎豐村“四知堂”是楊氏后人為紀念這位品德高潔賢良的先祖而建造的,他們正是通過實地參觀、講述故事等形式不斷提高家風的影響力。如果將政府挖掘好家風比喻成撒下一粒種子,那么民間力量的自發(fā)推動,就是這顆種子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通過文化禮堂、美術作品、書法作品、攝影作品、文化長廊等形式展現(xiàn)家風故事,讓好家風的形式更加鮮活,更加具有感染力。

      政府可以給予好家風家庭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鼓勵人人爭創(chuàng)好家風家庭。通過就業(yè)扶持、免息小額貸款等政策,為好家風家庭提供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在給予精神鼓勵的同時提供物質獎勵,提高好家風家庭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形成人人爭創(chuàng)的良好氛圍。

      (三)考評結合,充分激發(fā)黨員干部在家風建設中的能動性

      將好家風的考核標準納入到先鋒指數(shù)考評中,成為衡量黨員黨性的重要標準。黨員帶頭是關鍵,臨安好家風建設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鋪開,延伸到千家萬戶,就是因為政府緊緊抓住了黨員干部這支排頭兵。好家風建設就像是無聲的動員,黨員干部家庭帶頭營造好家風,群眾也紛紛跟上。將黨員好家風納入考評體系中,不僅是對先鋒模范黨員的激勵,更是對后進黨員的鞭策,以規(guī)范的體系考核家風建設,不僅能引起黨員干部的高度重視,而且充分激發(fā)了黨員干部在家風建設中的能動性。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形成“八小時內抓作風、八小時外抓家風”的良好局面。家風是“柔性”的,更像是一種道德的約束,紀檢部門應該深入推動好家風建設,讓家風的“柔”和紀律的“剛”相結合,剛柔并濟,為黨員干部劃定紀律的底線和道德的高線,增強黨員干部的紀律約束。從很多查處的貪腐案件中可以看出,好的家風可以挽救黨員干部,而不好的家風則會害了黨員干部甚至拖累一家人。家風建設從來就不只是私事,建設好家風、涵養(yǎng)好作風應是題中之意。

      (四)積沙成塔,好家風引領社會整體價值觀的改善需久久為功

      家風的傳承自上而下具有薪火相傳的特征,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好的家風往往能夠對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產生影響,給子孫后輩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素有“廉儉孝義第一家”美譽的浙江金華鄭義門,傳承九百余年無人貪墨;浙江臨安錢镠《錢氏家訓》傳承千年,其后代人才輩出呈井噴現(xiàn)象,僅科學院院士以上就有一百余位。家風如同一顆種子,長輩的言傳身教將這顆種子埋在子孫的潛意識里,隨著子孫的成長對他們的行為舉止產生重要影響,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培養(yǎng)好家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同“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只有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積累,才能夠讓無形的家風產生有形的力量,進而促進社會整體價值觀的有力提升。

      以好家風家庭為圓心,由內而外通過宣傳引導讓核心價值觀向外輻射。在橫向傳播上,可以借助多種媒體渠道,采取多樣鮮活的形式,加強對家風文化和家風故事的傳播,不斷增強內容的吸引力與感染力,讓家風宣傳更加深入人心。如果說自上而下是縱向的傳承,那么由內而外就是橫向的傳播,通過挖掘好家風示范家庭,增加傳播途徑,提升傳播成效,讓好家風不斷向外輻射,以家風帶政風、正民風、促社風,讓盆景成為風景,風景形成風尚,風尚終成氣候。

      參考文獻:

      [1]吳雯雯.讓家風的種子生根開花[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6-06-20(6).

      [2]李宗陶.錢王和他的杰出后代[J].中國社會工作,2010(27):36-37.

      [3]楊云.名人家風模因及其參鑒價值——以錢學森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5(2):110-115.

      [4]吳雯雯.臨安錢氏家訓上了中紀委官網頭條[N].杭州日報,2015-09-16(6).

      [5]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8(2).

      [6]李浩燃.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yǎng)之要[N].人民日報,2016-01-27(4).

      [7]浙江臨安市“黨建+好家風”助力鄉(xiāng)村治理[EB/OL].(2015-10-23)[2016-09-10].http://www.yczzb.gov.cn/news/bencandy. php?fid=68&id=23368.

      責任編校 陳 瑤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Culture in the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A Case Study of Lin'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U Wenwen
      (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Beijing, China)

      An activity of“setting up family instructions and cultivating family tradition”has been on the promotion among Party members in Lin’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since 2014,which is based on upholding the Family Tradition of the Qians.The activity,proved to be of obvious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family tradition for Party members as well as in the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has won attention from such media as Renmin Daily,Guangming Daily and others.When the practices are summed up,some drawbacks are found.Examples are found in the vague understanding of family tradition,monotonous means of spreading,lack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mong Party members,etc.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radition requires not just that Party members demonstrate a pioneering function,but that things be done from accumulating minor progresses,that joint efforts be made from various sources,that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be done together with each other,and that the teaching and the learning be mutually assisting each other.With family traditions facilitating the Party mood and the governing style,a favorable social ecology will hopefully come into being.

      family culture;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Lin’an city

      D262.6

      A

      1674-9170(2017)01-0064-06

      2016-10-27

      吳雯雯(1988-),女,安徽馬鞍山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臨安市錢氏家訓
      得金書鐵券 思家訓門風
      婦女生活(2022年3期)2022-03-30 21:58:30
      論楊絳《記錢鍾書與〈圍城〉》中的導向問題
      錢氏家族遷徙考
      青年生活(2019年6期)2019-09-10 18:10:09
      家訓伴我成長
      臨安市五措并舉破解土地要素制約
      《朱子家訓》(四)
      學生天地(2016年12期)2016-04-16 05:14:54
      《朱子家訓》(二)
      學生天地(2016年6期)2016-04-16 05:14:25
      《朱子家訓》(一)
      學生天地(2016年3期)2016-04-16 05:14:15
      煩人的小喇叭
      常山縣天馬一小
      临西县| 鹤壁市| 鲁甸县| 哈密市| 甘德县| 盖州市| 乐山市| 祁连县| 若尔盖县| 屯昌县| 濮阳县| 麦盖提县| 河北省| 阿城市| 洛川县| 广灵县| 响水县| 蓬莱市| 济南市| 延吉市| 区。| 石柱| 厦门市| 丹江口市| 阿拉善右旗| 宁津县| 梁山县| 洪湖市| 沽源县| 青海省| 哈巴河县| 长顺县| 金华市| 临湘市| 东阿县| 星子县| 咸丰县| 汝城县| 旅游| 苗栗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