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xiāng)大溝村小學 龍志高
語文教育學為什么要研究語文課程核心價值?作為語文教育學研究的根本性問題,在現(xiàn)實中成了大問題。自1902年語文獨立設科以來,研究語文核心價值的論著比比皆是,但始終沒有得出被學界所公認的結論。相反,許多學者站在不同立場,相互攻擊,互相指責。今天的語文處在艱難境地,飽受苛責,在無數(shù)國人責難中茍延前行,學科尊嚴在眾多“少慢差費”、“咄咄怪事”、“誤盡蒼生”、“禍國殃民”等苛責言辭中消解殆盡。 語文教育研究將會有怎樣的突破與發(fā)展?語文教育該走向何方?語文應該如何發(fā)揮其本質作用?探究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沒有給出一個真理性的答案——語文核心價值的內涵。筆者期望,語文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究語文學科核心價值,掙脫“百年之爭”的泥潭,總結出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真理性的結論。為此,本文將進一步探討語文教育學研究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的重要性,讓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深刻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呼吁更多學者深入探究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的真正內涵。
研究語文課程核心價值,這是由它的研究現(xiàn)狀所決定。語文課程的核心價值是什么,這“是關于語文本體論的問題,是關于語文的本源與實質的問題,是語文教育的元問題?!盵]根據(jù)王學東前輩的認識,語文課程核心價值是關于語文性質的問題,回答了語文的性質問題,就相當于回答了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的問題。自1902年語文獨立設科以來,“語文性質問題一直是語文研究的話語基點,對語文學科的目標定位、功能發(fā)揮、價值,都具有重大意義?!?這一問題的研究和爭論持續(xù)了百年之久,許多學者站在不同角度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形成了多種學術觀點的爭論現(xiàn)狀。就目前來統(tǒng)計,學界對這一問題的觀點有:工具說,人文說,統(tǒng)一說,言語思維說等。在語文學科性質的研究歷史過程中,能夠形成真正爭論之態(tài),產生較大影響的是工具說、人文說和統(tǒng)一說,但其觀點并無為學界所信服。以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情況做簡要概述。
“工具說”認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shù)、理、化,社會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和表達都需要使用這個工具?!盵]作為權威的學術觀點,它的學術觀點對中國語文教育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中國語文教學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這是深受“工具說”的影響。研究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目的在于解決“學校為什么要開設語文課”的本質問題。葉圣陶作為“工具說”的代表人物,他把這一問題歸結于“閱讀和寫作”,認為語文學科應該“‘聽’、‘說’、‘讀’、‘寫’并重,頌習課本,練習作文,固為讀寫之事,而茍忽于聽說,不注意訓練,則讀寫之成效亦將減。”[]但是在后期的研究過程中,“葉老也意識到解決‘讀不懂,寫不通’這一問題的根本不在‘語言運用’,而在于形成思想的思維過程?!备鶕?jù)這些理論研究的基本觀點,“工具說”忽視了語文更深層的內涵,缺少對語文作用于人“言語思維”更為內在的功能認識??倎碚f,人文說只關注人的原始性,缺乏借助語言去關照人的發(fā)展的認識,它并不能作為語文學科性質。
統(tǒng)一說則是工具說和人文說的結合,它僅僅是批判繼承了工具說與人文說的語文教育觀,并沒有真正跳出舊的理論圈子。工具說與人文說既然已經不能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價值,難道它們的簡單相加就能夠作為語文學核心價值的合理解釋嗎?在工具說與人文說形成爭論之勢的時代,不是通過前人不能解決問題的理論的中庸式調節(jié),就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而是要重新審辯語文學科的核心價值,依據(jù)現(xiàn)代腦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回到人的腦認知規(guī)律中,去挖掘語文核心價值的真正內涵。統(tǒng)一說作為解釋語文學科性質的第三種觀點,它的問題在于形式主義化,忽略了人的成長,沒有尊重個體的差異性。同樣,當前具有重要地位的學說的弊端已暴露盡至,我們應避免把時間浪費于無用的爭辯之中,致力于新角度的探究,克服前人研究的短板,才能給語文學科核心價值一個屬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內涵。
而言語思維說,依據(jù)現(xiàn)代腦認知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站在人的腦認知規(guī)律角度上,去挖掘語文核心價值的真正內涵。它“透過文字和符號,借助語法規(guī)則及意義去尋找與確證作者附著于語法意義之上的心理意義,是運用言語提取思想,表達情感的‘言語-言語智能’,是一切語言現(xiàn)象的處理器。”“言語思維”作為語文學科的核心價值,克服了語言運用說和統(tǒng)一說的缺陷,它根據(jù)腦認知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言語思維不是同一物,以此學習機制作為理論基礎,推翻了“語言運用說”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礎——言語和思維是同一物,克服了前人研究的短板。因此,它是一種符合語文學科客觀規(guī)律的學說。
至今,在學術論壇上,言語思維說缺少語文教育研究者的關注,只是被少數(shù)人認可與研究,而多數(shù)人陷入了語文教育研究的僵局。作為較有權威工具說、人文說在學術論壇上爭辯了百年之久,它們各自的弊端已經顯露無余。既然他們已經解決不了現(xiàn)實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拓展新視角,關注那些被邊緣化但又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學術研究。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言語思維說的理論價值,進行精細化、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