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原縣繼愈小學 孫姍姍
語文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但閱讀課上我常常陷于日新月異的教學形式而迷失自我,面對異彩紛呈的教學流派左顧右盼,無所適從。多媒體教學手段,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拓展思維訓練等。一篇課文從表現(xiàn)形式到思想內容,從布局謀篇到人文內涵,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都要挖深講透,可謂掘地三尺,絞盡腦汁但大都無濟于事,收效甚微。何于永正老師說過:“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不要深挖洞,要廣積糧?!笔前。n上的再精,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墒钦Z文課上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與閱讀能力分不開的。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太監(jiān)急皇上不急有什么用呢?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關鍵還應放在學生身上,這才能一勞永逸??墒谴蛑刭|教育旗號的今天,我們知情者毋庸諱言,應試教育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現(xiàn)在的閱讀教學依舊束手束腳,怕影響成績不敢大膽放開。其實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閱讀,有了源頭活水,于能力,于成績都是不無裨益的。
閱讀能力是對學生語感,語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它是經過長期的訓練培養(yǎng)出來的?!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庇辛素S富的積累,才會有良好的悟性。要廣泛接觸課內外讀物在讀中自思、自悟。閱讀面擴大了,思路就會拓展,領悟力就會提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應多記,要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鼓勵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語文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币胱龅竭@些只有書讀百遍,否則僅憑老師上嘴唇碰下嘴唇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途徑,我們應幫助學生愛上閱讀,會閱讀。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強調多讀,還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注重多樣化的讀書形式,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另外讓學生學會閱讀,還應讓學生學會思考?!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會邊讀邊思尤為重要。為此我實踐了批注式閱讀,效果較為理想。批注式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在書頁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或者文字寫下自己對文章的感悟,理解或者疑問。批注式閱讀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手動腦,動口的空間,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自己去思考探索品味文字背后的信息,真正解決了學生學習閱讀中“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钡默F(xiàn)象。做好批注式閱讀,首先要轉變觀念,把閱讀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課堂上,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邊讀邊體悟,邊批注。讓他們的智慧閃光,讓他們思維的火花碰撞。也許批注的時候氣氛不是那么活躍,但那會無聲勝有聲。學生在用心聆聽文字背后的聲音,他們不但但是在批注文章,也是在批注自己的思維,批注自己的感受,批注自己的個性。其次,傳授方法,把批注的技巧教給學生。從批注的內容上來講,可以是預習時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不懂內容的標注,可以是學習中對精彩句段的感悟和品評,可以是由課文內容引發(fā)的聯(lián)想或文本的延伸,可以是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寫作方法的總結,甚至可以是對文中標點符號或某個字眼的思考,內容不拘一格,形式異彩紛呈。這樣學生在批注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與成功。
新課改理念認為,語感的培養(yǎng)不僅是語文教學的本質和核心,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在閱讀教學法中,也要特別注重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
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痹陂喿x教學法中,就是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對文中感情表達豐富的句段,讓學生反復誦讀,并在誦讀中仔細品味句子語調、節(jié)奏的變化,使學生入情入境,與作者產生感情共鳴,進而生發(fā)強烈的語感。特別是對文中包含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意思的句子,更應該強調在反復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如教學《中華少年》一文第時,我先指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然后指導學生朗讀的韻律和節(jié)奏。在此基礎上,采用同桌對讀、男女對讀、小組齊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反復誦讀,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深化詩文表達的感情體驗,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
對文中含有表現(xiàn)力豐富的詞語的句子與改動后的句子通過誦讀進行比較,是培養(yǎng)語感準確性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可以通過增補、刪除、替代、變序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原文語言的精練、形象、細膩等特點,這樣,在比較誦讀中,不僅較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體會到了作者用詞之精妙、達意之準確。
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定向引導,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感受形象,達到領悟感情的目的。讓學生復述課文然后根據這些描述展開豐富的想象,使學生想象中進入情境,得到語感的培養(yǎng)。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要求語感的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揣摩,應當把生活經驗聯(lián)系到語言文字中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所體驗的?!苯虒W中,教師就應引導學生將語言文字與生活經驗進行鏈接,去感受文字所表達的事物,誘發(fā)語感。
總之,課堂四十分鐘教師只能引領學生感知文本,走進文本,發(fā)掘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去挖掘,深入體會意境深遠的妙趣橫生的藝術境界,領悟閱讀的佳境還要靠課下學生自己的努力。只有課內外結合,為學生尋到源頭活水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