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玉
(無錫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司法鑒定所,江蘇 無錫 214000)
·病例報告·
股骨頸骨折致全髖置換法醫(yī)學傷殘評定2例
李紅玉
(無錫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司法鑒定所,江蘇 無錫 214000)
在法醫(yī)臨床的司法鑒定過程中,損傷以骨折多見,骨折中下肢骨折又多見,下肢的三大關節(jié)中,髖關節(jié)損傷常見,股骨頭、股骨頸骨折后,經常會出現(xiàn)股骨頭壞死的現(xiàn)象,本文就以幾例股骨頭壞死后進行全髖置換者為案例,進行分析,給出合理公正的傷殘評定。
股骨頸損傷;全髖置換;損傷參與度
1.1 案例1
1.1.1 簡要案情及病史摘要
胡某,男,50歲,2013年6月8日因車禍致全身多處受傷2小時余入院,既往有雙股骨頭壞死病史多年,約1年前行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查體:右下肢外旋畸形,右下肢較左側明顯腫脹,右大腿中上段壓痛、叩擊痛,右髖及右膝關節(jié)活動受限,無明顯假關節(jié)活動,X線示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折,左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入院后急診予右脛骨結節(jié)牽引術,對癥處理后于2013年6月27日行右股骨近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右人工全髖關節(jié)翻修術,術中顯露人工股骨頭及假體柄,見假體有松動,股骨近端長斜形骨折,徹底顯露股骨上段,見斷端周圍已有骨痂增生,清除增生骨痂,小心取出人工股骨頭及假體柄,復位股骨近端,安裝標準頸股骨頭假體,術后對癥處理,2013年7月1日患者出現(xiàn)右髖部疼痛加劇,活動受限,右下肢短縮,復查X線示右髖關節(jié)脫位,手法復位失敗,于2013年7月1日急診行右髖關節(jié)脫位切開復位術,術畢右單髖石膏外固定,術后對癥處理,予以出院,診斷: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假體周圍骨折。
2013年6月8日X線報告單(A0400653):左股骨頭缺血壞死表現(xiàn),右側髖關節(jié)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后改變。
1.1.2 法醫(yī)學檢驗
查體:走路跛行,右髖部外側縱斜形手術疤痕長28 cm,右髖關節(jié)輕壓痛,活動嚴重受限,右髖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喪失,下蹲不能。
某2013年7月1日X線片:左股骨頭壞死,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股骨上段骨折內固定中,髖關節(jié)假體脫位。
某醫(yī)院2013年10月14日X線片:左股骨頭壞死,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股骨上段骨折內固定中,骨痂修復畸形。
1.1.3 鑒定意見
被鑒定人胡某,其右髖關節(jié)活動嚴重受限,右髖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喪失,經測量計算右下肢功能喪失50%以上(未達75%)傷殘等級依據(jù)《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4.8.10.f之條款,評定為八級;被鑒定人胡某本次外傷前有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史,本次外傷致右股骨上段(髖關節(jié)假體周圍)骨折,復查影像片示骨痂修復畸形,其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是其自身疾?。ㄈy關節(jié)置換)和本次外傷(右股骨上段骨折)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外傷參與度擬定為50%。
1.2 案例2
1.2.1 簡要案情及病史摘要
程某,男,83歲,2015年7月7日因“摔傷左髖疼痛、活動受限3小時”入院,左下肢短縮1 cm,外展、外旋畸形,左腹股溝中點壓痛,左髖關節(jié)屈伸活動受限,縱向叩擊痛陽性,遠端足趾感覺、血運、活動良好。左髖正側位片(本院,2015-7-7):左股骨頸骨折,明顯移位。
那天晚上,麥小秋被這個叫饒建的老鄉(xiāng)請進了“萬客圓”。就是在“萬客圓”,饒建已經從瓦塘親戚關系的纏繞中成為了麥小秋的饒哥。
住院過程:患者入院后完善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后于7月14日全麻下行左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中見股骨頸骨折,明顯移位。手術順利,術后安放病房,術后予抗炎等對癥處理,并指導患者功能鍛煉,現(xiàn)患者病情穩(wěn)定,應患者要求予以出院。
出院診斷:左股骨頸骨折(頭下型)。
1.2.2 法醫(yī)學檢驗
左髖外側可見一縱行手術瘢痕長12 cm,左髖部輕壓痛,活動受限,左下肢肌肉較健側肌肉稍有萎縮,雙下肢長度未見明顯差異。
閱片:①某醫(yī)院2015年7月7日X線片:左股骨頭骨折,斷端錯位;②某醫(yī)院2015年7月22日X線片:左股骨頭人工骨置換術后。
1.2.3 鑒定意見
被鑒定人程某于2015年7月7日因交通事故致傷,外傷史明確。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頭下型)”,予“左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F(xiàn)已治療終結。目前本所檢驗左髖外側遺留瘢痕,左髖部輕壓痛,活動受限,左下肢肌肉較健側肌肉稍有萎縮,雙下肢長度未見明顯差異。閱片證實左股骨頭骨折,斷端錯位。其左下肢損傷的傷殘等級比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4.8.10.f之條款,綜合評定為八級。
在涉及下肢損傷道路交通事故中案件中,股骨頸骨折占較大比例。股骨為下肢最粗大的長骨,股骨頸所在高度又是比較容易受到撞擊的高度,股骨頸作為髖關節(jié)和下肢長骨的連接點,極易遭受損害,約占全身長骨骨折的2/5,且合并見于骨盆骨折的多發(fā)損傷,對傷者的后期生活造成極大的功能障礙。
2.1 股骨頸骨折后行全髖置換術的預后
對于交通事故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視患者骨折的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對于年輕患者,一般采用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對于老年患者或者股骨頭有壞死表現(xiàn)的患者,考慮采用全髖或半髖置換手術治療。本文中上述兩個案例均是采用的全髖置換手術。對于四肢大關節(jié)假關節(jié)置入者,不僅預后差,并且后期還需定期更換假關節(jié),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的不適影響,因此,對于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的殘疾程度的評定,一般以關節(jié)功能完全喪失或關節(jié)功能喪失75%以上評定,較常見老年的股骨頸骨折后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兜澜弧窏l款中,引入人體各大關節(jié)權重系數(shù)的概念,結合全髖置換術后關節(jié)活動的喪失情況,可以依據(jù)《道交》第4.8.10.f之條款,綜合評定為八級傷殘。
2.2 傷殘評定
本文中案例1中,胡某傷前即由于自身疾病致雙側股骨頭壞死,已行右全髖置換術,外傷致右髖假體周圍骨折,對癥行右全髖翻新置換術,本所認為,胡某外傷前既已存在右髖關節(jié)功能部分喪失,外傷后又行人工關節(jié)置換翻新術,致患者鑒定時走路跛行,右髖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喪失,下蹲不能。外傷前雖是置換的假體,但經過長時間的磨合,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假體的存在,髖關節(jié)的功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外傷后,再次重新置換假體,使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再次大部分喪失。因此,被鑒定人胡某,其右髖關節(jié)活動嚴重受限,右髖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喪失,經測量計算右下肢功能喪失50%以上(未達75%)傷殘等級依據(jù)《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4.8.10.f之條款,評定為八級;被鑒定人胡某本次外傷前有右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史,本次外傷致右股骨上段(髖關節(jié)假體周圍)骨折,復查影像片示骨痂修復畸形,其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是其自身疾?。ㄈy關節(jié)置換)和本次外傷(右股骨上段骨折)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外傷參與度擬定為50%。委托方收到本所的鑒定結論后,當事雙方也未提出異議,使矛盾得以圓滿解決。
本文中案例2中,程某的情況就相對比較簡單,外傷致股骨頸骨折,對癥對其進行全髖置換術,致使其髖關節(jié)功能大部分喪失,本所鑒定意見為:被鑒定人程某于2015年7月7日因交通事故致傷,外傷史明確。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頭下型)”,予“左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F(xiàn)已治療終結。目前本所檢驗左髖外側遺留瘢痕,左髖部輕壓痛,活動受限,左下肢肌肉較健側肌肉稍有萎縮,雙下肢長度未見明顯差異。閱片證實左股骨頭骨折,斷端錯位。其左下肢損傷的傷殘等級比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4.8.10.f之條款,綜合評定為八級。
2.3 鑒定要點
對于全髖置換術的鑒定,首先要根據(jù)傷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活動情況,結合《道標》中的各關節(jié)的權重系數(shù),計算出患肢功能喪失的數(shù)值,給予患者相應的傷殘等級。另外,還要結合傷者病例傷情資料,結合影響資料,準確判斷傷者傷前的傷情或者病情,給予傷病關系的分析,這樣,才能準確,公平,合理的得出鑒定結論。
[1] (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宣貫教材[S].四川辭書出版社.
[2] 鄭思黨.系統(tǒng)解剖學[M].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3] 朱廣友.法醫(yī)臨床司法鑒定實務.法律出版社.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683.42
B
ISSN.2095-8242.2017.23.4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