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訥河市同心中心學校 王吉剛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豐富的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們還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找準教材的德育點,充分發(fā)揮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等,把思想教育和知識傳授融合在一起,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當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語文課堂教學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依據(jù)教材,因為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非常豐厚,如愛國,愛家鄉(xiāng)、愛護環(huán)境、尊老愛幼等等。語文課堂教學要把德育和知識教育放在同等位置,不能只注重學生學習知識,忽略了品德教育,更不能只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忽視了知識教育。應該在課文教學中配以相適應的情感介紹資料,用朗讀制造氛圍,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在強烈的氛圍中投入學習,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真實深刻的體會。例如,《豐碑》是一篇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生動教材,在教這一篇課文之前,我懷著對革命先烈無比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鉆研教材,老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含著熱淚備下了這篇課文。在講讀這篇課文時,我除了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老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世界外,重點指導學生通過進入角色的表情朗讀,來再現(xiàn)他的光輝形象。此后,我布置寫《我喜歡的一篇課文》時,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選了《豐碑》,可見文中老一輩革命家舍己為人的精神牢牢地屹立在學生的心間,深深地感染著孩子們。達到了即進行了語文知識性教學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課本中的課文,不是對真、善、美的贊揚,就是對假、丑、惡的揭露,也有的是對高尚人格魅力的真實寫照,或者是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內(nèi)容。這是語文學科所特有的教書育人的有利條件。老師就應當充分把握好,在語文教學中積極探索如何充分挖掘德育素材,找準切入點,加強德育滲透。
課文中有許多佳作,對引導學生如何做人,激發(fā)學生樹雄心、立壯志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如《桃花心木》一文,教學時我先讓學生了解桃花心木的成才過程,然后提問,作者為什么多年也不換掉那位種樹人?作者真正忘不了的是什么?作者贊美的是人在逆境中的成長,贊頌的是在不確定中取得的一次次成功,那么,我們小學生呢?通過引導,學生們說:“踏踏實實地學習,為將來更好地建設祖國而學好本領(lǐng)?!笔箤W生懂得了作為祖國的未來,就要從現(xiàn)在起,學習本領(lǐng),不怕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達到成功的頂峰。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教學中更多的應用多媒體課件,它直觀、形象、便于理解,而且信息量很大,它的作用是教材和教師的講授無法替代的。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充分的運用多媒體課件,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死也不倒下》:我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通過課件使當年的情景再現(xiàn),重點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定立場,強烈的愛國激情,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從而使學生的人生觀、榮辱觀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升華。
進行課外閱讀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的課外讀物,列出書目,然后老師既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品讀感悟,有所體會,讓學生在有益的閱讀中找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課外閱讀中受到有益的感染和教育。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寫作文不僅僅是讓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組織的練習,在寫作的同時也是在加強學生對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認識。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踏踏實實、實事求是的良好習慣,通過作文的教學,我讓學生敘述真實的事件,抒發(fā)真切的情感,并聯(lián)系實際明確自己理想,樹立遠大的志向,另外,我還會在學生的作文評語里,適當?shù)剡\用鼓勵性的語言,正確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讓他們的身心更健康的成長。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一個系統(tǒng)而又長期的工作,我們的學生不僅要進行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習,同時還要對心靈進行凈化,我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深入挖掘每篇文章中的德育點,牽動學生的每一根情感神經(jīng),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