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市東平縣彭集街道中學 李淵新
屈指算來,在英語教學的崗位上,已經(jīng)有22個年頭了。 可以說,英語教學經(jīng)歷了起起伏伏,反反復復的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的歷史進程,特別是我們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在改革的道路上,尤為不易。 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進取--任重而道遠。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在這方面我努力做到:第一,備課時要設計明確而切合實際的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感覺到學有所獲,有成就感,使他們消除學不好英語的恐懼感,從而慢慢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第二課堂上盡力做到精神飽滿,充滿自信,充滿激情。用自己的這種狀態(tài)去感染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們才會信任你,向著你引導的方向發(fā)展。
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在課堂。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時期,老師的和學生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我們的英語教學,《大綱》既要求減輕負擔,又要求提高教育質量,這就要求我必須在英語課堂上下功夫,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我通常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不打無準備之仗。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一名教師,在進入課堂教學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豐富的備課準備工作。這一堂課上的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備課的準備是否充足。學生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和學習的方法。那么,教師要充分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教學和備課。軍隊打仗,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英語教學,也是如此。立志學習的學生們渴望的是知識,渴望的是進步,渴望的是能力。作為老師要時刻記住,自己必須要有這一份責任去教好學生,為他們負責,也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那么,作為老師,應當如何備課呢?
第一,教師應按規(guī)定制定短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在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yè)理論的基礎上,教師備課要做到“八備”,即: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案,備教法、學法,備教學器材,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備習題。
第二,教案要按課時來編寫,教師上課必須有教案,并且要獨立完成,寫教案要詳細,而且教案必須要包括下列的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分析、教學方法、板書設計、課外作業(yè)布置和教學后記等。
第三,備語法。就英語教學來說,涉及到了詞匯、句型、短語和語法等知識點的整理、歸納和總結。在此當中,所有的知識點大部分都歸納在語法的范圍之內。如果光是依照課本籠統(tǒng)的提到的句型或詞匯,表面的來講課是遠遠不夠的。
那么,老師應該怎么做呢?
這時,老師就需要查閱相關的英語資料,像課內輔導書、語法書和課外的英語書籍等。但前提就是,查閱的書籍要符合老師目前的教學階段和水平,絕對不能以馬代驢,濫竽充數(shù)。
備課工作準備好之后,接著是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的必要五個環(huán)節(jié)是:一是自學;二是議論;三是點撥;四是練習;五是小結。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要把教學與練習相結合起來。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并進一步深化知識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實踐和檢驗的平臺,有針對性的練習,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堂課所教所學的知識。
講課時,關注每個學生,提高課堂凝聚力,我的視線遍布每個角落,始終用眼光愛撫每個學生,學生的每個動作和眼神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并且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久而久之,每個學生都會感到老師一直在關注我,從而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
精講多練,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少講多練。俗話說“莊稼齊了才打糧”,只照顧尖子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在課堂結束前的二十分鐘,老師應開始布置課堂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這種方式也符合孔子的教育主張: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那在批改作業(yè)的時候更要認真,絕對不能以一個“閱”字就帶過,一定要根據(jù)學生作業(yè)完成的正確率來評分,根據(jù)教師個人的喜好可以用諸如excellent、good、so-so等來點評。必要時,評上幾句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話語,以進一步促進教學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學。
那什么是“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總之,英語教學是一項神圣的嚴謹性的工作,教師一定要嚴格按照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來開展教學,而且做到認真、仔細、到位,教師只有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夠完美的勝任此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