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南木鎮(zhèn)思竹分校 張燕坤
由于缺乏自覺性,自控力差,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差。自然,作為教師,除了多鼓勵,還要引導他們把學習和良好的情感連接起來。學會從內(nèi)心尋找激勵自我的動機。
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年齡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勵。激勵是培養(yǎng)孩子求知欲的營養(yǎng)劑,當孩子們在某一方面進步的時候,一定要鼓勵。要用心觀察學生們的進步,讓學生知道老師隨時都在關心他們的成長。只要老師對學生充滿信心,并且經(jīng)常對他們說一些由衷的贊美之詞,便可使喪失信心的學生恢復自信。
學生在學習中總會有一些令老師不滿意的地方:成績差、不愛動腦筋、上課開小差等。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珍視學生的進步,在學生看來,只要自己取得一點點進步,老師就應該表揚自己??墒怯械睦蠋煵粫驹趯W生的角度看問題,總是用成績的高低為標準要求學生。因而有部分學生很多時候很難達到老師的要求。這樣一來,學生就很難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會產(chǎn)生自己沒有用的想法,從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因此,隨時都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尤其是在他們表現(xiàn)不好或者成效不明顯的時候,不要打擊他們的信心和積極性。而是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寬容,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賞識。這將會讓他們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學習的勇氣和信心。當學生在學習中取得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作為老師,都應該說:“你比以前進步多了,繼續(xù)努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碑攲W生取得的成效不明顯時,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要對他們說:“你們每天都在進步,別著急,會好起來的!”
黃彥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并且一直堅持自學英語。有一次,她遇到一個外國小朋友,媽媽鼓勵她與那位小朋友對話,可剛說了沒有一分鐘,黃彥就聽不懂那位小朋友在說什么了。于是,她哭著說:“我不學英語了,太難了?!边@時,媽媽給她講了這樣一則故事:很久以前,天鵝和烏鴉是鄰居,他們都過著舒適、閑散的日子。后來,天鵝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打算走出去看一看。于是,它開始學習游泳和飛翔。烏鴉對天鵝說:“你何苦呢?學習游泳和飛翔,一不小心就會被淹死或摔死,現(xiàn)在我們的日子不是挺好嗎,干嘛要去經(jīng)受那些磨練?”天鵝沒有受烏鴉的影響。堅持每天練習游泳和飛翔,最后終于掌握了技能,并到外面去周游世界,增長了不少的知識,而烏鴉卻因為缺乏遠大志向而無所作為。
講完故事,媽媽對黃彥說:“媽媽知道你有遠大志向,但是,只有志向而不付出辛苦是不是也會像烏鴉一樣,最終一事無成呢?”黃彥含淚點了點頭。媽媽接著說:“咱們樓下的小雨,每天堅持學英語。如果你不好好學,那是不是小雨能做成外交官,你就做不成了呀?!秉S彥懂事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讓小雨超過我的,我才是出色的外交官?!?/p>
當學生不愿學習或打算放棄學習時,不妨用目標去激勵學生。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理想,或者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理想。在目標的引領下,學生會覺得付出點辛苦是值得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找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如與他的同桌比成績,跟他成績差不多的同學比進步,與學習比他好的同學比創(chuàng)新能力等。但是也要注意,只有良性的競爭才會出現(xiàn)令人滿意的結(jié)果,要引導他們比正確的事情,用正確的方法去比較。
在教學生字時,我有時會故意把一些生字寫錯,讓學生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找出錯誤的字,并給獲勝的小組頒發(fā)適當?shù)莫勂?。為此,學生對學習生字很感興趣,對生字掌握得很牢固。同時還鼓勵學生在平時讀書、看報時發(fā)現(xiàn)的錯別字用本子記錄下來,并定時匯集,貼到黑板報上。這樣對一些形近字,同音字學生們都很樂意去學、去記。他們也會經(jīng)常利用課余時間自己玩辨字游戲。由于學生的認字能力增強了,語文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不僅如此,由于學生學習的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也能自覺地去學習了。所以讓學生愛上學習并不是很困難的事,關鍵要看怎樣去引導。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一點,將“游戲”導入孩子們的學習中,去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我在接一年級時,我們班一位同學叫陳勝,特別頑皮、懶惰。他從來都不做作業(yè),是出了名的“懶蟲”,別的老師根本就拿他沒辦法。在一堂寫字課上,突然陳章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的鉛筆斷了,沒筆寫字了?!彼脑拕傉f完,陳勝就說:“我有鉛筆,我借給你。”說完他就直接把筆拿給陳章。我突然眼睛一亮,這孩子還挺有愛心的。于是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全班同學一齊把目光投向陳勝?!芭九九尽惫钠鹫苼?。從未贏得掌聲的陳勝面對大家鼓勵的掌聲也顯得很激動。
第二天,我開始改作業(yè),發(fā)現(xiàn)陳勝寫的字雖然不是很工整,但是比以前寫得好多了。于是在講評作業(yè)時,我特意表揚他比以前進步了。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他有很多優(yōu)點:他比別的同學更有愛心,同學沒帶文具用品,他就主動借給他們,他會主動幫同學掃地,在汶川大地震的愛心捐款活動中,他是全班捐得最多的,他的字寫得很認真,從來都不會因為時間來不及就草草了事。經(jīng)過半個學期的努力,陳勝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段考中他還得了進步獎。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漁夫出海捕魚,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這顆珍珠晶瑩圓潤,漁夫愛不釋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個小黑點。漁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點去掉,珍珠完美無瑕,就會成為無價之寶。于是,他就開始耐心的剝削黑點??墒侨サ粢粚?,黑點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層,黑點還是存在;再去掉一層……最后終于去掉了,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這顆碩大的珍珠也已不復存在。
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我們的學生不就是一顆碩大的珍珠嗎?他們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小黑點”—不時會犯或輕或重的錯誤。而有些老師,又總是在苦苦地追求著學生的那種“白璧無瑕”的完美境界。例如學生一時成績不好,有些老師總是采用訓斥或體罰的方法對他們,而且有時還會隨口而出:“怎么這么笨。”久而久之,學生就真會認為自己很笨,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古諺云:“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边@話說在教育上面也是很有意義的。一般來說,人的智力發(fā)展總是不平衡的,每個人的智能均有其優(yōu)勢和弱勢,一個人在某一方面是“垃圾”,而在另一方面卻未必不成為寶貝,若能充分認識并發(fā)揮其優(yōu)勢,任何人均可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