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縣青龍廠中心小學 謝會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表現(xiàn)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崩首x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是培養(yǎng)語感最行之有效的捷徑,語文課上,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幾點體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胱寣W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就要使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如何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呢?
首先要樹立起學生朗讀的信心。農(nóng)村的許多孩子,要讓他們開口大聲說話,就需要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氛圍,讓他們打消因自己讀得不好被人笑話的顧慮,相信自己。不但要讓他們開口說,還要讓他們能大聲讀,并且教他們讀準。
其次,要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課文中的思想、情感就會叩擊學生的心靈,學生在讀中做到了眼到、耳到,學得輕松、愉快,效果顯著。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生就能認識到在理解文章方面,朗讀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
教師響亮悅耳的范讀極具感染力,其聲調(diào)平仄交錯,加上嗓音變化,把無聲文字讀得抑揚頓挫、節(jié)奏鮮明,或深沉委婉,或歡唱愉悅,或豪邁悲愴,使學生在聽覺中受到感染,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記得我校舉行的一次教學技能競賽中, 我上的是《水鄉(xiāng)歌》這一課,我抓住這一課詩歌優(yōu)美的旋律,一開始就采用配樂朗讀的方式導入課題,再全身心投入范讀,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diào)、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diào)高低起伏,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備受感染。范讀剛完,學生們就不約而同地為我鼓起了掌。他們躍躍欲試,都舉起了小手要學著老師來讀一讀這篇課文。這正是范讀的魅力所在,也是我這堂課的亮點之一。賽后,評委和聽課的老師們都對我的范讀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多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范讀的魅力,因為我范讀時,發(fā)覺學生們聽得特別認真,特別入神??吹剿麄兡樕系纳袂闀r而專注,時而敬佩,時而興趣盎然,時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優(yōu)美的朗讀表現(xiàn)為語調(diào)的輕重快慢,感情的豐富多彩,要使學生擁有較高的朗讀水平,朗讀技巧的指導很重要。
讀破句就是斷句錯誤,把上一句末了的字連到下一句讀,或者把下一句的字連到上一句讀。這在低年級學生中較為常見。避免學生讀破句最有效的方法是教會低年級學生看標點符號。另外,詞組連讀能有效地避免學生讀破句。我上《鳥島》這一課時,抓住文中的語句:“每年春天,天氣變暖,湖水解凍,一群一群的鳥兒陸續(xù)從遠方飛來。”我先教學生讀一遍,再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遍,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并提醒學生注意,不能讀破句,一堂課下來,學生們讀得都很好。
由于低年級學生語感差,還沒有完全形成句子的概念,他們常常只是從單個漢字的角度去讀,最多也是連詞成句來朗讀,這樣就很容易產(chǎn)生頓讀的現(xiàn)象。例如,《母親的恩情》中:“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這句話學生讀起來就很費力,節(jié)奏的把握也很差,怎樣矯正這一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從整句話的朗讀指導入手,要求學生努力把詞連貫起來讀。對于難讀、難以把握節(jié)奏的句子,教師要不遺余力地反復進行領讀。通過長期訓練,學生朗讀時頓讀現(xiàn)象自然會逐步消失。
低年級的課文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長句子,如果一口氣讀完會既吃力,也缺少節(jié)奏感?!赌赣H的恩情》中:“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這一句話,如果不指導學生正確斷句,學生讀起來會很吃力。這時,教師就需要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學會恰當斷句。正確斷句能力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教師的示范、領讀和經(jīng)常性的練習。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提供給學生大量的朗讀時間,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反復得到鍛煉。我在上《臺灣的蝴蝶谷》時,抓?。骸懊磕甏杭?,一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边@是這一自然段的重點句,讓學生體會出蝴蝶來山谷里聚會的生動場面,朗讀時老師教會學生正確的斷句,通過“飛過”“穿過”“越過”等詞來體會理解。
另一方面,這種能力的形成也與學生的語感有著密切的關系,低年級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方面比較缺乏,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提出過高的要求,要循序漸進、慢慢培養(yǎng)。對低年級學生我們老師要鼓勵其早閱讀,多閱讀,大量接觸語言文字。多閱讀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又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對他們朗讀水平的提高更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要避免繁瑣的教學分析。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要通過巧用多種朗讀形式,多方面來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我們老師上課時應該按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恰當?shù)氖褂米杂勺x、個別讀、齊讀、開火車讀、比較讀、表演朗讀等多種朗讀方法。
在朗讀中,對于語調(diào)的明快、節(jié)奏的和諧、邏輯的重音、感情色彩等幾方面是較難掌握的。為此,選擇典型的內(nèi)容進行示范性的指導就顯得很有必要。對于樣本的選擇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課文中很多句子或段落表達的語氣都很典型,這些句子便可以當作樣本,指導朗讀時從斷句、重音、情感等方面重點地指導,為學生學會朗讀打好基礎。
朗讀的內(nèi)容通常要以篇章為基本單位,選擇典型的篇章作樣本,重點指導,可使學生立足于篇章總體上的把握技能技巧。如果老師能教會學生把這些典型的篇章讀好的話,就為以后學習許多文章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讓學生能在朗讀上舉一反三。何愁讀不好課文呢?
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你有耐心、有決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就不難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