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名山中學(xué) 游 潔
實驗1:教科版高中物理選修3-4第一章《機械振動》第三節(jié)中有一個用沙漏演示簡諧振動圖像的實驗,實驗用長約0.5 - 1m的棉線將一個沙漏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裝了適量細沙的沙漏擺動起來,勻速拖動置于漏斗下的紙板,沙漏留下的痕跡可近似看成單擺的振動圖像。該實驗因具備了易取材和對簡諧振動的模擬比較逼真的特點,可以很直觀的模擬單擺振動圖像,所以一直以來受到師生們的青睞。
實驗2:演示光的折射和反射實驗,幫助學(xué)生理解反射、折射和全反射的原理。
實驗3:光的衍射實驗,學(xué)生能更直觀了解光的衍射。
實驗4:演示決定物體慣性的因素,幫助學(xué)生理解一道物理題。
實驗5:演示完全失重現(xiàn)象,讓學(xué)生理解完全失重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及原理。
實驗1:首先是不容易操作,細沙在沙漏中流出時不暢,時斷時續(xù),造成所畫的圖象中斷。其次,形成于紙板上的圖像穩(wěn)定性較差,不能豎直紙板將圖像清楚地展示給學(xué)生,這樣就失去了一個演示實驗的最基本的功能。
實驗2:在演示過程中要用光具組,對儀器和環(huán)境要求較高,學(xué)生親自動手操作性低。
實驗3:教材上沒有提供演示實驗,不能讓學(xué)生直觀觀察光的衍射現(xiàn)象。
實驗4:不能很好理解裝水的瓶中氣泡因為慣性的運動情況。
實驗5:觀察完全失重現(xiàn)象不明顯。
實驗1改進:將沙擺改成水擺,將在木板上作圖改為在教室過道上做圖。
實驗2改進:利用礦泉水瓶裝半瓶水,裝入有墨汁的水和煙霧,通過激光筆照射,觀察光在煙霧和水中的傳播光路。
實驗3改進:利用激光筆照射打在礦泉水瓶蓋上的小孔,在墻上觀察出現(xiàn)的衍射圖樣。
實驗4改進:在礦泉水瓶中放入充氣的氣球,突然移動或停止礦泉水瓶,觀察氣球運動情況。
實驗5改進:在礦泉水瓶下面打很多小孔,讓水呈花灑狀流出。但當水瓶飛行在空中時,水不再流出,讓學(xué)生用身體去體會實驗現(xiàn)象。
空礦泉水瓶子若干,約一米長細線一段,剪刀一把,大頭針一枚,鵝卵石若干,激光筆一支,氣球一個。
實驗1制作過程:用鐵釘將空塑料瓶的瓶蓋及塑料瓶的中部分別鉆一個小孔(孔徑不宜過大,瓶蓋上的小孔是為了讓水均勻流出,中部的小孔是為了使瓶內(nèi)外氣壓一致,保證水能順利流出)。將細線固定在鉆孔的礦泉水瓶上,手持細線一端,保證塑料瓶能豎直且瓶口向下。在瓶的適當位置加上配重物(配重物質(zhì)量較大,保證在水流出過程中,擺的重心位置變化?。?。
實驗2制作過程:裝入半瓶水,滴入少量墨汁,上半部分充滿煙霧。
實驗3制作過程:用大頭針在瓶蓋上打幾個孔(孔的間隔距離較大),剪掉瓶底,用硬紙卷成筒狀插入瓶內(nèi),起到遮光的目的,實驗時用激光筆照射瓶蓋上的小孔,激光束通過小孔形成衍射圖樣。
實驗4制作過程:將小氣球塞入礦泉水瓶,在瓶內(nèi)裝滿水。
實驗5制作過程:用針在礦泉水瓶底部打幾個孔,并在瓶蓋上打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孔,保證水能從瓶子底部呈花灑狀流出。
實驗1:
1、在制作好的塑料瓶中裝半瓶滴有墨汁的水,當瓶蓋向下的時候水不從中部小孔流出為宜。
2、一只手提細線一端,保持手的高度不變;另一只手堵住瓶蓋上的小孔,將瓶子拉離平衡位置,然后放手。待瓶子正常擺動后,提著細線一端勻速朝前走動,流到地下的水在地上形成振動的圖象。
實驗2:用激光筆斜著照射,可以觀察到明顯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全反射現(xiàn)象。
實驗3:用激光筆對著瓶蓋上的小孔照射,直接在墻壁上形成衍射圖樣。
實驗4:將瓶子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突然移動瓶子,觀察氣球移動方向;突然停止移動瓶子,觀察氣球移動方向,從而說明慣性的決定因素。
實驗5:讓水能正常從瓶底流出,將水從教室前部斜拋到教室后面,在水瓶飛行過程中,學(xué)生發(fā)現(xiàn)居然沒有水滴到自己的頭上。
實驗1:在教室中做演示實驗時,可在每條過道上都做一次,保證每位學(xué)生都能真實體會到實驗的效果。
實驗2:效果很明顯,學(xué)生能很容易觀察到。
實驗3:效果很明顯,學(xué)生能很容易觀察到。
實驗4:實驗現(xiàn)象明顯,容易觀察。
實驗5:水瓶處于靜止狀態(tài),水呈花灑狀流出。當水瓶在空中時,學(xué)生發(fā)現(xiàn)沒有水流到自己的頭上,說明了水和水瓶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1、實驗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取材比較簡單,制作比較簡單,操作容易,效果很明顯,利于學(xué)生觀察;
2、課后學(xué)生自己也可以動手做實驗,增強學(xué)習(xí)物理的興趣。
3、有利于提高學(xué)生興趣,降低師生合作的難度,提高了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