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qū)辛口鎮(zhèn)中心小學 孫希茹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這種形式可長久保持孩子們的亢奮。巧妙使用可以為課堂教學增添無窮樂趣。
記者是孩子們都比較仰慕的職業(yè),多數(shù)孩子都對記者懷著一顆敬意之心。把小記者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會欣喜若狂,倍感親切,會給枯燥語文課的學習注入無限的活力。
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使用,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增添了課堂教學的情趣,也調動了孩子們融入文本的情感,能有效的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教材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主要憑借,我們要利用好教材這個媒介,利用好教材讓孩子們收獲最大化。文章的重點大都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都是學生應知應會,在重點處設疑,會使孩子們加深對課文的印象,便于孩子們理解文章的主旨。
進入五六年級后,課文的內容逐步加深,文章當中深奧難懂的內容層出不窮。在文章的深奧處設疑討論,更便于孩子們理解課文,更便于孩子們領會文章的主旨。
方法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指路明燈,好的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可以時學習活動永葆活力,充滿激情,還能為孩子們今后的學習做好鋪奠。
我所從事的單位是一所農村小學,這里是沙窩蘿卜的故鄉(xiāng),班里的孩子大多都來自周邊的村莊,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特產——沙窩蘿卜了如指掌,一經提起如數(shù)家珍,一經提起倍感親切。我利用孩子們的這些熟知,利用孩子們原有的經驗,引導孩子們對家鄉(xiāng)特產——沙窩蘿卜進一步探索,了解蘿卜的品種改良,了解蘿卜的營養(yǎng)價值,了解蘿卜的反季節(jié)種植的情況,分組讓他們去作調查,讓他們去分頭走訪,然后寫成調查報告,在調查訪問的過程中,孩子們收獲了對家鄉(xiāng)的了解,感受到了現(xiàn)在生活的如此美好。從而更激起了孩子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校園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校園是孩子們成才的樂土,在這塊凈土上孩子們茁長成長。我們的學校雖然是一所農村小學,但是校長的辦學理念及其超前“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是我們學校的辦學宗旨,也是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樓梯樓道,教室圍墻都張貼著許多名言警句,懸掛著許多做人的格言,就連樓梯的拐角處也不乏文化的氣息——三字經、百家姓、古詩……應有盡有,課余我經常帶領孩子們徜徉其間,讓孩子們誦讀,讓孩子們摘抄,讓孩子們背誦喜歡的內容,感受校園文化的豐富多彩,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神。
村子寫下了孩子們太多的回憶,村子也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豐富內涵,使他們的童年變得多姿多彩,使他們的童年生活變得幸福而安詳。調查村名的由來,可以增加孩子們對家鄉(xiāng)的深入了解。因為每一個村名都凝聚著古代先民的智慧,每一個村名都有一鮮為人知的段動人故事。這樣的調查可使孩子們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增加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例如當城村子的由來……
我們的學校是一所與時俱進的學校,是一所一個弘揚傳統(tǒng)文化文化的小學,是一個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學校。我們學校的當家人——王校長就非常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繼承。自從進入一年級入學開始每個學生都會發(fā)一本《經典誦讀》,內容博大精深,有小學必備的古詩70首,還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句文……我會利用活動課的時間組織孩子們誦讀其中的內容,以此來豐富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內容,積累靈動的文本語言,并學會靈活運用,效果豐碩。
做手抄報是老師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我也經常運用。孩子們在自己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動腦動手的能力都有所提高,還能豐富課余生活。每次制作手抄報,都會帶給我很多驚喜,透過那一張張稚嫩的彩報,我就能洞察出洋溢在孩子們內心的笑意,尤其在報紙展覽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更是無比期待。因為小學生畢竟是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孩子,他們都有一顆期望被老師賞識被同學喝彩的愿望,無人賞識,無人贊美,就無法滿足孩子們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每當這時,我都會極力滿足他們,決不會吝惜鼓勵,絕不會吝惜掌聲,然后讓他們暢談成功的喜悅。
成語接龍是一項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文字游戲活動,這樣的文字游戲孩子們喜歡玩,喜歡想,并樂在其中。在孩子們娛樂游戲的同時,孩子們的成語詞匯也會記得豐富。這樣的活動,既豐富了課堂教學的有趣性,增添了課堂的活力,又為孩子們的詞匯積累豐富了內容,可謂一舉兩得。這樣的活動可多可少,時間可多可少,省時省力,成效斐然。
開學伊始,正值春節(jié)的晚高峰——正月十五。我抓住這個契機,把孩子們融入到生活之中,讓他們了解當?shù)氐牧曀祝占郝?lián),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有的孩子很可愛,除了收集自家的春聯(lián),還收集鄰居家的春聯(lián);有的孩子更有頭腦,把收集到的春聯(lián)進了分類,明顯感到貼在商業(yè)店鋪的春聯(lián),貼在居民家的春聯(lián),貼在學校的春聯(lián)在風格上迥然不同。通過這樣的搜集、對比、分類,孩子們對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家鄉(xiāng)的習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做了很好的鋪墊。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前進,語文課堂改革的步伐也在闊步向前。一本語文書,一支粉筆的語文課時代已在悄然改變。只是一味抄寫詞語、講解課文的時代也在改變。多媒體的廣泛使用,新型教育理論的引入,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使得語文課不再枯燥,不再死板,不再無趣,不再讓學產生厭倦。經過幾年的摸索嘗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參與,語文課堂呈現(xiàn)了活潑鮮活的氣氛,語文課堂變得有趣靈動,課堂上孩子們勁頭十足,學習語文的興致日漸濃厚,語文學習的效率逐漸高,語文課堂真正變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