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 劉 丹
佐藤學教授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寫到:讓教室里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guān)注的學習。這樣的課堂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shè)安定的環(huán)境,萌芽學生學習的勇氣。在辭海中是這樣解釋勇氣一詞——敢想敢干毫不畏懼的氣概。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往往以“迎合”老師為主,老師重點講解的就是對的,黑板上不出現(xiàn)的,絕對是錯的,這樣的想法讓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機械式的學習。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是帶著已有生活經(jīng)驗和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進入課堂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勇氣,讓孩子勇于說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勇于說出自己的疑問,學習共同體的課堂便是如此。
也許學生眼中的傳統(tǒng)數(shù)學是老師自娛自樂,作繭自縛。分明是數(shù)學老師和學霸在秀恩愛!數(shù)學課成了一個人的狂歡,一群人的寂寞!而學習共同體課堂推進借助的是問題和反饋。
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0的除法 0÷5=( )
孩子們在自己預習課文后,很快抓住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本節(jié)課所有算式的得數(shù)是0。
這時有位學生舉手提出:“0為什么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就有學生起立回答:“就是除數(shù)不能是0。”
學生依舊存在疑惑:“為什么除數(shù)不能是0呢?”
有的學生說:“假設(shè)有5個蘋果,平均分給0個人,那就是沒有分呀,所以0不能當除數(shù)?!?/p>
有的學生說:“我用畫圖的方法,畫個5個圓,平均分成0份,還是這個5個圓,沒有分!”
有的學生說:“因為0÷0=任意數(shù),假設(shè),5÷0等于的數(shù)是不存在的,那么用驗算的方法,不存在的數(shù)×0怎么可能等于5,所以0不能做除數(shù)?!?/p>
學生繼續(xù)質(zhì)疑:“那0不能當除數(shù),為什么可以當被除數(shù)呢?”
在同伴討論交流之后,一位孩子語出驚人:“假設(shè)我有5個氣球要平均分給5個同學,可是一陣風刮來,把氣球都刮跑了,那小朋友就分不到氣球了,所以被除數(shù)是0。”
另一位學生立刻補充到,“氣球是從有到無,所以被除數(shù)是0,而分蘋果不能分給0個人,至少要分1個人,分0個人沒有意義?!?/p>
更有學生是這樣解釋的:“在上一個題的激發(fā)下,有了這樣的想法,因為0÷5=( 0 ),用驗算0×5=0,算式成立,所以0可以當做被除數(shù)?!?/p>
從孩子們多元的想法中給我們得到是無限的驚喜,很多想法是我們老師沒有想到的,可以由學生思想碰撞中激發(fā)起多元的解題方法。學習共同體不追求孩子的一體化,而希望學生間要有差異,讓學生來講解不同的思路,而這些想法、思路,只有當學生感到安心的時候,才能相得益彰,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正是如此。
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應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充分的交流時間。這種學習方式,是讓學生通過建立傾聽關(guān)系,互學關(guān)系來形成共同體,學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有問題意識。
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公頃的認識》。
經(jīng)過預習學生大膽提出:什么是公頃?(孩子勇于提出自己的不解)
我還沒說話,學生自然而言坐在位置上對其進行了解惑:“公頃是測量面積的單位”。
生2補充到:“就和我們?nèi)昙墝W過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樣用來測量面積的單位”。
生3繼續(xù)補充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測量較小的面積用到的,而公頃是用來測量較大的土地面積用到的單位”。
生4:繼續(xù)補充:“比如說學校的面積、福州奧體公園的面積就要用到公頃,因為它們都很大”。
剛剛提出問題的學生得到啟發(fā)后立刻回答:“我聽懂了,比如說測量福州左海公園的面積就要用到公頃做單位”?!@是一個多么美妙的風景,有問題的學生勇于質(zhì)疑,有想法的學生敢于發(fā)表,每個孩子都以最舒適的狀態(tài)把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分享,老師靜靜欣賞著“學習之花”的綻放。
這樣的課堂,安靜、清新、柔軟、潤澤。師生靜下來,學會傾聽,共同思考。安定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孩子們敢于提出自己的不懂,不在是害羞,逃避,而是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一起解決難題。
這樣的課堂,走進了學生心靈世界,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精心呵護孩子稚嫩的心靈,給孩子溫暖的關(guān)懷,與孩子們?nèi)谠谝黄穑瑢W他們的話,做他們的游戲,模糊教師與學生的界限。以自己藝術(shù)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成長的幸福。走進學生生活世界,讓課堂充滿感動,體驗生命律動的教學境界,在多元開放中充滿活力,共同體的課堂這是如此。
教育家周雨仁說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要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快!” “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正是讓學生勇于質(zhì)疑、安心回答,舒適學習,互相幫助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中,我們以學為根,以生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