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hào)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薄班l(xiāng)人皆惡(wù)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p>
注釋
子貢:孔子的學生。
鄉(xiāng)人皆好之:鄉(xiāng)親們都喜歡他。鄉(xiāng)人,同鄉(xiāng)的人,鄉(xiāng)親。好,喜歡。之,他。
未可:不太好,不怎么樣。
惡:討厭、反感。
善者:品行好的人。
譯文
子貢問孔子:“鄉(xiāng)親們都喜歡、贊揚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回答說:“不怎么樣。”子貢又問:“鄉(xiāng)親們都討厭他,這個人怎么樣?”孔子回答說:“不怎么樣。不如鄉(xiāng)親們里品德好的人喜歡、贊揚他,品德不好的人討厭他?!?/p>
賞析
這是孔子在和學生子貢討論怎樣正確對待人們對一個人的評價。被大多數人稱贊為好人的人,未必真的是好人,被大多數人討厭的人,也未必真的是壞人。做事應該分清善惡好壞,支持那些善意的行為,對那些不符合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一定不能說好,要堅決予以譴責。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有時候事情是正確的,也要注意和大家的良好溝通,否則,失去了富有正義感的伙伴的支持,好事也可能做不成,或成為了壞事。
故事
宋太宗時,有一天,官拜殿前都虞侯的孔守正,和另一位大臣王榮在北陪園侍奉太宗酒宴,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榮在皇帝面前爭論起守邊的功勞來,二人越吵越氣憤,把太宗晾在一邊,理也不理,完全失去了為臣應有的禮節(jié)。侍臣們實在看不下去,就奏請?zhí)趯蓚€人抓起來送吏部去治罪,還說了一些聽來的兩個人的過錯,希望宋太宗對他們嚴加懲處。但太宗沒有同意,而是讓人把他們兩人送回了家。第二天,二人酒醒了,想起昨天的行為,不禁害怕,一起趕到金鑾殿向皇上請罪。太宗卻不以為然,對昨天兩人的行為不作追究,而是說:“朕也喝醉了,不記得這些事了。”
宋太宗托辭說自己也喝醉了,對兩位臣屬對自己的冒犯不加追查,既沒有丟失朝廷的面子,而又讓兩位大臣警覺自己的言行,這才是明君正確的作為呀!
探究
新學期開始,班里多了一個新同學——萌萌。有消息靈通的同學聽說,萌萌原來學校的同學認為他是一個很孤僻、自私自利的人,和同學們不合群,從來不參加同學們的生日聚會。同學們在萌萌生日的時候送上精美的禮物,他卻在別的同學過生日的時候,只送一張自己制作的賀卡。
親愛的同學們,聽到這個消息,你認為以后該怎樣對待萌萌呢?要不要試著和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