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壯杰
(內(nèi)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興安 137400)
術前聯(lián)合放、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
王壯杰
(內(nèi)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興安 137400)
目的分析放、化療聯(lián)合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2011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診III期食管癌患者40例,給予手術+放化療治療,分析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別為87.50%、51%及26%,局部腫瘤病灶控制情況1年87.5%,3年60%,5年30%。治療期間出現(xiàn)放化療不良反應骨髓抑制11例、放射性食管炎21例,惡心嘔吐16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2例,經(jīng)對癥處理后1例好轉,1例7個月后死亡。結論術前輔助放化療III期食管癌老年患者,具有明確療效,安全性較好。
放化療;晚期食管癌;外科手術
食管癌在國民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中占據(jù)第四名,多發(fā)于老年人群,術后五年生存率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食管癌細胞比較容易擴散轉移關系密切,僅通過手術無法徹底清除食管癌腫瘤細胞[1-2]。據(jù)文獻報道,新輔助放化療與手術聯(lián)合治療惡性腫瘤療效明確[3]。本次研究選2011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通過放化療+手術治療腫瘤,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2011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61-78歲,年齡平均(64.65±8.08)歲;按照TNM分期標準進行術前臨床分期,III期40例,納入本次研究標準:(1)初次接受放化療,胸段癌腫;(2)ECOG評分不足3分;(3)無任何1例遠處轉移;(4)無內(nèi)科嚴重疾病,經(jīng)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檢查結果大致正常;(5)不存在食管穿孔前兆,或既往食管穿孔史;(6)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內(nèi)容及步驟知情,并自愿參與,同醫(yī)院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給予食管癌根治術前+放化療治療,在入院后經(jīng)鋇餐造影檢查及CT檢查明確靶區(qū)位置、組織密度與鄰近組織關系,其中放療,直線加速器2.0Gy/次照射,1次/d,達到40Gy后放療結束,同期化療1周期,采用順鉑+紫杉醇,放化療結束3~5個星期再進行手術治療,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切口,將食管原發(fā)灶和引流區(qū)域內(nèi)淋巴結清除干凈。
本次研究患者放化療不良反應:(1)骨髓抑制11例,約占27.50%,I度5例(12.50%),II度2例(18.18%),III度3例(7.50%),IV度1例(9.09%);(2)放射性食管炎21例,約占52.50%,I度8例(20.00%),II度10例(25.00%),III度3例(7.50%),IV度0例(0.00%);(3)惡心嘔吐16例,約占40.00%,I度11例(27.50%),II度5例(12.50%),III度0例(0.00%),IV度0例(0.00%)?;颊呔植磕[瘤控制情況:(1)1年35例,約占87.5%;(2)3年24例,約占60%;(3)5年12例,約占30%?;颊呱媛剩海?)1年37例,約占92.5%;(3)3年30例,約占75.00%;(4)5年8例,約占20%?;颊呔植繌桶l(fā)+遠處轉移4例,占10.00%,僅遠處轉移7例,占17.50%。治療中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2例,包括1例出血,1例吻合口瘺。其中吻合口瘺于術后7個月死亡,出血經(jīng)對癥處理后好轉明顯。
目前,食管癌多通過手術于新輔助放化療聯(lián)合應用治療。同傳統(tǒng)治療模式相比較,這種治療方案,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手術術后生存率,而腫瘤復發(fā)及轉移率呈一定程度的減少[4]。本次治療中患者給予新輔助治療+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化療方案為紫杉醇與順鉑聯(lián)用,觀察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局部腫瘤病灶控制情況;治療期間出現(xiàn)放化療不良反應骨髓抑制11例、放射性食管炎21例,惡心嘔吐16例;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2例,經(jīng)對癥處理后1例好轉,1例7個月后死亡;提示使用放化療+手術治療,效果較好,生存情況較好,不良反應較少。
在手術治療前先給予新輔助放化療能夠有效增強治療效果,其可能原因在于:(1)化療能夠提高腫瘤細胞放射敏感性,降低其活性,延緩腫瘤病灶浸潤蔓延速度;(2)食管癌患者僅通過放化療方法治療時,治療后5年生存率僅在10%-15%,在控制腫瘤局部病灶、腫瘤復發(fā)轉移方面效果較弱,無法徹底清除食管癌腫瘤病灶,但對抑制食管癌腫瘤病灶擴張、患者臨床癥狀、減少并發(fā)癥方面具有積極治療意義。目前,臨床對于手術治療前行放化療治療是否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沒有定論,但大部分文獻報道,手術治療前輔助先行放化療對提高患者5年生存期效果明顯[5],這提示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術前是否接受新輔助放化療存在一定的不相關性,需引起足夠的重視。
[1] 李孝鵬,丁 寧,白光平,等.新輔助放化療聯(lián)合手術與單純手術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療效比較[J].腫瘤防治研究,2014,41(5):464-467.
[2] 高 嶺,宋智波,李 寧,等.食管癌再程放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4):277-280.
[3] 李艦波,黃益波,鄭志范.替吉奧和順鉑方案同步調(diào)強放療治療胸中上段及胸上段食管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3):175-177.
[4] 史艷芳,黨 軍,唐玲榮,等.151例食管癌適形調(diào)強放療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44(1):46-50.
[5] 李 博,章文成,趙路軍,等.食管癌根治術后復發(fā)的治療策略[J].中國腫瘤臨床,2013,40(24):1553-1557.
本文編輯:吳玲麗
R735.1
B
ISSN.2095-8242.2017.010.18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