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莉
〔關(guān)鍵詞〕中職生;“斷乳”;心理健康教育
一、案例背景
每年9月,都會有一大批莘莘學子來我校就讀,他們大多會由父母或兄長三五成群地組隊進行護送。但無論有多少的不舍與牽掛,只要踏入幼師學校的大門,學子的身份便發(fā)生了改變:由原來的初中生變成了中職生,由原來的走讀生變成了住校生,由原來父母的寶貝變成了現(xiàn)在教師的學生。這種角色的轉(zhuǎn)變,使學生不自覺地勵煉著自身獨立處事、自主生活的能力,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改變著學生的言行,打造著學生的人格。當然,在轉(zhuǎn)變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那么,如何幫助學生順利過渡,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新生活,進行角色轉(zhuǎn)換?
二、案例描述
國慶節(jié)后,新生教學工作基本步入正規(guī),班內(nèi)情況看上去井然有序。一天課間操,忽然接到班內(nèi)小程同學家長的來電,家長反映她的孩子為了節(jié)省路費,國慶沒有回家,但是從9月20日來校到國慶放假半個月的時間卻花了近兩千元費用。據(jù)了解,家長只是普通工薪階層,按這樣的消費水平,家長將無力支撐孩子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開支。家長還說,孩子以前在家很懂事,沒有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因為離家遠,所以在報到當天就給她辦了一張存有3000元的銀行卡,原本計劃作為其三個多月的生活費,沒想到結(jié)果竟會是這樣。家長的心情很沉重,也很焦急,我聽后只能先安慰說:“我先了解一下情況,再想解決的對策?!?/p>
通話結(jié)束后,我便借出了小程的入學檔案,資料顯示:小程為獨生子,父母均為普通企業(yè)職工,收入一般。學期評語大部分為:在學校表現(xiàn)良好,思想積極向上,熱愛集體,樂于助人,還擔任過班干部,無任何不良嗜好。這樣一個家長心中的乖孩子,教師眼中的乖學生,為何會如此大手大腳呢?
午飯過后,我集中了幾個班干部,向他們了解了小程開學近半個月的情況。據(jù)他們反映,軍訓時,小程表現(xiàn)很積極,再苦再累也不請假始終堅持訓練。軍訓結(jié)束后學校放假了,小程就和班內(nèi)一個煤老板的孩子成了好朋友,兩人都沒回家,每天形影不離,經(jīng)常出去逛街、吃喝……癥結(jié)找到了!
下午課外活動時間,我把小程約到了校園的長椅上,開始了一次漫長的心靈溝通。
“小程,國慶沒回家過得怎么樣呢?”我開門見山,點破主題。
“很好,我和李同學(煤老板家的孩子)還有幾個老鄉(xiāng)一起去逛街,還去了動物園、游樂場,我們還一起吃火鍋……”小程開心地講了起來,我在旁邊用心傾聽著。從言談中,可以看出她的確是一個活潑開朗、樂于助人的孩子。
“外出可要注意安全哦!逛街要注意財物安全,去游樂場所要注意人身安全?!毙〕谈杏X到我是在真誠地關(guān)心她,就往我跟前湊了湊說:“老師,有一家店的火鍋可好吃呢,哪天我?guī)闳コ浴?/p>
“我可不敢去!”我微笑地看著她說。
“為什么呀?”
“你媽媽今天上午給我打電話了!”幾秒鐘的沉默過后,我接著說:“你猜猜媽媽和我說了什么呢?”小程的情緒不再像剛才那樣興奮了,她似乎覺察到了什么,用一種試探的口吻說:“我的生活費……”
“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那你為何要這樣做呢?”
“老師,其實我沒有超支,國慶我沒回家,我只是把省下的車票錢花了,而且媽媽在家經(jīng)常給我買小吃,現(xiàn)在離家遠,我也只能自己來買;這里的飯不好吃,我們就出去換了換口味,吃了幾次火鍋…… ”小程略帶委屈地和我訴說著。
“小程,你和我講了心里話,我真得很開心,看來你把我當朋友了,哪天我得請你吃火鍋!”
小程的面部表情瞬間多云轉(zhuǎn)晴,說:“真得嗎,老師?”
“是的,不過只能是咱倆!”
“那太好了!”
“兩個人吃一次火鍋要多少錢呢,我得準備好??!”
“200元足夠了,老師!”
我聽后,皺了皺眉,說:“有點貴!”
她說:“老師,可是真得很好吃……”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已經(jīng)有些底氣不足了。
“小程,你知道開學到國慶放假這幾天你花了多少錢嗎?”
“沒有計算過”,她慢吞吞地說。
“你剛到校時,你父母給你銀行卡里存了多少?”
“3000元!”
“那現(xiàn)在還剩多少呢?”
“1000多元。”
“也就是說9月20日父母離開你到今天半個多月的時間,你花費了近2000元?!?/p>
……
“聽媽媽說,你國慶不回家是為了節(jié)約路費,出發(fā)點是好的,可你的行動卻讓你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再有,父母在家賺錢很不容易,她們給你買小吃,是有計劃地購買,不會是今天花了不管明天;另外,改善伙食可以,但要適合自己的消費水平,兩個人花幾十元吃個小火鍋完全可以,你說呢?”我娓娓道來。
“老師,我知道了!”
“那以后準備怎么做呢?”我用期待的口吻問她。
她考慮了一下說:“以后每個月500的生活費吧!”
“可以,要么你買個本記賬吧!把必需花的記下來,可買可不買的就不買了,至于改善伙食,我看半個月一次就可以,下次我?guī)闳ヒ粋€又省錢又好吃的地方!”我按談話計劃和她進行著協(xié)商,并且進行了約法三章。
夏天時分,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遠處的一縷晚霞照在小程的臉上,我看到的是一種釋然。
三、反思總結(jié)
幼師的學生多數(shù)為女生,且入校時都未成年,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處于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她們活潑但缺乏自律,自尊心強但又脆弱敏感,自以為是又常常迷茫困惑,價值觀還未完全形成。因此,學校每年開學總安排大會小會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教育,教育學生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學會獨立,學會和同學和睦相處、團結(jié)協(xié)作。但是,如何才能在脫離家長后順利“斷乳”,做好角色轉(zhuǎn)換,真正獨立生活?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團結(jié)協(xié)作,形成健全人格?對于這些問題仍然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具體可行的方案,我認為以下三點是不可缺失的。
首先,學會有計劃地花錢。
指導學生從離開家長的那一刻起,就給自己做好月消費計劃,再準備一個記賬本,睡覺之前對今天的開銷進行記錄,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開支,可以節(jié)約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樣下來,不僅杜絕了“有了一頓飽,沒了餓得叫”的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了學生理性消費,做事有計劃有成效的好習慣。
其次,從家入手,未雨綢繆早干預。學生的人格形成離不開家長的影響。家長的思想素質(zhì)、文化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甚至身體素質(zhì)直接決定著學生個體的道德水準、性格特征,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成長。學生進校后,要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及現(xiàn)代化媒體手段對其家庭成員等情況進行詳細了解,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及早干預,有的放矢。
最后,從談入手,見微知著解心結(jié)。談話交流,是與學生溝通,消除隔閡及心理障礙的有效工具。把談話作為常態(tài)工作,就已經(jīng)存在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搜集相關(guān)材料,選好談話方式,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切入,把握時機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從而使學生愿意敞開心懷,吐露心聲,釋放困惑。教師則要做到用心聆聽,仔細觀察,運用“共情”“我信息”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心理按摩,通過不斷的溝通,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了解其潛在需求,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guān)受,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對教師產(chǎn)生親近感、敬畏感及安全感,為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但如何才能達到這一境界,我認為更多需要的是付出,細致入微、深思熟慮地對學生付出無私的愛。著名教育家巴特爾曾說:“愛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承載著愛的目光,哪怕僅僅是投向?qū)W生的一瞥,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都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就讓我們多付出一些愛,讓學生在師愛中逐漸“斷乳”,學會獨立生存,發(fā)展健全人格,讓他們獲得真正的快樂,過上真正幸福的人生。
(作者單位:山西省太原幼兒師范學校,太原,030000)
編輯/杜文姬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