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明,孫近福
(1.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6;2.遼寧省湯河水庫管理局,遼寧 遼陽 111000)
?
關于水工隧洞施工中溶洞處理措施的探討
孫志明1,孫近福2
(1.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6;2.遼寧省湯河水庫管理局,遼寧 遼陽 111000)
由于地質情況復雜,受前期地勘精度影響無法全部揭露溶洞情況,隧洞施工中可能遇見巖溶溶洞。溶洞的存在給隧洞的施工安全及永久運行帶來隱患,溶洞的處理至關重要。文章按照溶洞規(guī)模進行了分類,給出了相應的處理建議并列舉了國內典型溶洞成功處理案例。分析了相應的優(yōu)缺點,總結了溶洞處理的注意事項,為以后隧洞施工中溶洞的處理方案提供借鑒和參考。
水工隧洞;溶洞;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在隧洞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溶洞。溶洞的形式復雜多樣,部分溶洞充滿孤石、黏土、淤泥等充填物。溶洞的存在,給隧洞的開挖、永久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和危害。因此,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溶洞處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隧洞的工期及整個工程質量。
1.1 溶洞特性描述
小規(guī)模溶洞,一般深度和寬度不大,約一倍隧洞洞徑左右,大部分已經停止發(fā)育。溶洞在隧洞開挖斷面出現(xiàn)部位不定,頂拱、邊墻、底板部位均有可能。
1.2 建議處理措施及典型工程實例
根據(jù)此類溶洞的特點,為防止拱部、邊墻部位產生塌方,可利用高壓水流對溶洞內充填物進行沖洗,完成后可采用灌漿結合拱架、超前支護、噴錨措施封閉,采用回填材料封堵。位于底板部位溶洞,清理填充物后可直接采用低標號混凝土、碎石等材料回填。
典型工程實例一,引黃工程國際Ⅱ、Ⅲ標隧洞施工中,36#溶洞段。處理措施:溶洞處理時架設格柵拱架(間距0.7m)掛網(wǎng)噴混結合,周邊巖體采用高壓灌漿(2-3MPa)結合Φ25錨桿加固,溶洞局部空腔回填素混凝土處理[1]。
典型工程實例二,新鍋瓦隧道樁號180+638-651段,底板部位存在1-7m深規(guī)模不等的溶洞,填充物主要以淤泥為主。處理措施:對隧洞底板1.5m以下部位采用碎石回填處理,超過1.5m深度的充填物采用回填灌漿處理[2]。
1.3 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在處理小規(guī)模溶洞時,主要來考慮以回填為主,減少對開挖的影響,回填材料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此種方法工藝簡單,造價低等優(yōu)點。
2.1 中等規(guī)模無充填型溶洞
2.1.1 溶洞特性描述
此類溶洞,較小規(guī)模溶洞大些,兩倍到三倍洞徑左右,一般洞內無水。在空間發(fā)育情況不固定,呈網(wǎng)格、樹狀等分布??赡艹霈F(xiàn)在隧洞邊墻、頂拱、底板等部位。
2.1.2 建議處理措施及典型工程實例
處理此類溶洞,應根據(jù)溶洞出現(xiàn)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在前期開挖時頂拱、邊墻部位可加密鋼拱架、及時掛網(wǎng)噴混封閉,必要時增加鋼板防護。后期處理時頂拱部位可采用與襯砌同標號的素混凝土分層回填,回填厚度≥2m;邊墻部位回填時可視溶洞實際大小來選擇回填材料,可用混凝土直接回填,兩倍洞徑以內的可采用漿砌石回填。大些溶洞可采先用石渣回填,然后修筑漿砌石擋墻封堵處理。
典型工程實例一,丹達河水電站導流洞樁號D0+046.8-D0+051溶洞段,沿隧洞軸線方向長約10-11m,頂部夾雜塌落巖塊[3]。處理措施:開挖階段,對拱部空腔加工小型鋼格架進行支撐,然后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進行封閉。對邊墻(起拱線以下)空腔采用干砌片、塊石填塞密實。
典型工程實例二,天生橋二級水電站3號引水隧洞樁號8+280-8+350典型溶洞段,巖溶沿斷層、裂隙溶蝕發(fā)展成溶洞、溶縫[4]。處理措施:對溶洞口打錨桿噴混封閉,然后用混凝土回填溶洞,頂拱部回填混凝土厚度達1-2倍洞徑。
2.1.3 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采用強支護結合回填的方案,處理無填充型溶洞,具有安全、有效等優(yōu)點。缺點:需要在前期做一定量的勘探工作,能準確判斷溶洞充填情況。
2.2 中等規(guī)模充填型溶洞
2.2.1 溶洞特性描述
此種溶洞規(guī)模同上,洞內填充物較多些,一般以黏土、淤泥夾雜碎石居多且含水量大,溶洞口巖石較破碎等特點。
2.2.2 建議處理措施及典型工程實例
對于充填物較多的溶洞,由于充填物含水率高,穩(wěn)定性差。對于出現(xiàn)在頂拱部位的溶洞,可采用加強支護并結合壓力灌漿等方法加固溶洞破碎巖體或填充物;對于底板部位的溶洞,視實際情況,對填充物進行部分清除,然后利用混凝土或者石渣進行回填必要時結合固結灌漿處理。
典型工程實例一,南水北調釜山隧洞施工中,左洞樁號394+525-394+540溶洞段。處理措施:對隧洞底板以下溶洞部位,回填石塊至底板30cm以下,底板內預留灌漿管灌漿[5]。
典型工程實例二,清水塘隧洞溶洞群樁號D71+486-D71+596,隧洞頂拱部位出現(xiàn)溶洞夾雜淤泥等。處理措施:采取超前導管注漿加固充填物質強度,灌漿完成之后再進行斷面開挖[6]。
2.2.3 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利用超前灌漿加固充填物,底板部位回填石塊然后注入水泥灌漿密實,工期短,效果明顯。缺點:由于溶洞形狀不規(guī)則,塊石填充可能受限。
3.1 大規(guī)模充填型溶洞
3.1.1 溶洞特性描述
大規(guī)模充填型溶洞,在深度、跨度上均較大,三倍洞徑以上,有的深度超過100m,溶洞口周邊巖石較破碎,洞內存在大量充填物,呈軟塑狀態(tài)多以黏土、淤泥為主夾雜大型孤石等,承載力較低且不均勻。溶洞一般與隧洞全面相交(隧洞掌子面全部位于溶洞空腔內或溶洞填充物內)居多,少量部分相交(隧洞掌子面一部分與溶洞相交)的情況。
3.1.2 建議處理措施及典型工程實例
隧洞施工中遇到大規(guī)模溶洞時,首先應探明溶洞的規(guī)模,結合填充物的性質,溶洞巖性、出現(xiàn)位置等,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如:掌子面全斷面處在溶洞填充物內的,可對全掌子面進行固結灌漿,也可以沿隧洞開挖線以外1-2m范圍內進行灌漿,以達到加固充填物強度目的;若溶洞出現(xiàn)在邊墻等部位,可對開挖線以外3-5m范圍內填充物進行清除(有水出現(xiàn)時應先做止水灌漿),然后修筑漿砌石擋墻或者混凝土封堵體;若掌子面處無充填物,隧洞底板以下部位存在填充物較深(超過10m)且沿隧洞軸線方向上跨度較大(超過10m),此時可結合現(xiàn)場的填充物類型,溶洞形狀、周邊巖體等因素,綜合分析比較,選擇適當方案,如:大體積石渣回填、 “背管橋”方案(利用溶洞兩端堅硬巖體做承臺,修筑鋼筋混凝土梁,然后按澆筑明管方式澆筑隧洞混凝土)、樁基結合地梁方案、大直徑樁基結合基礎固結灌漿等。
典型工程實例一,貴陽市西郊水廠輸水隧洞第九標段溶洞段,隧洞開挖掌子面全部處于溶洞填充物內,沿隧洞軸線方向長度14m。填充物為黏土、碎石等呈軟塑-流塑狀態(tài)。處理措施:掌子面內在打入梅花型固結灌漿管灌漿,同時沿開挖線布置固結灌漿管,外插角度14°,保證開挖線以外至少1m以上固結的填充物作為反壓固結保護層[7]。
典型工程實例二,烏江洪家渡水電站洞式溢洪道樁號K0+674.2-K0+687.7m有規(guī)模不等的溶洞且充滿泥、砂等沉積物。處理措施:采用自鉆式中空預應力錨桿進行超前固結灌漿,在開挖線以外形成1-2m保護殼以達到加固充填物強度,隧洞順利通過溶洞[8]。
典型工程實例三,昆明市掌鳩河引水供水工程放耳戈隧洞段樁號D58+158,溶洞全斷面貫穿隧洞,溶洞橫跨長度8m,深度60m且直通地下暗河。處理措施:采用“背管橋”方案,在兩端堅硬巖石段修筑承臺,承臺上修筑鋼筋混凝土梁,然后在梁上用澆筑明管方式修建隧洞。施工時間僅20天就通過溶洞施工段[9]。
典型工程實例四,天生橋二級水電站2號引水隧洞樁號2+837-2+927段,溶洞與隧洞全斷面相交,填充物為黃色泥夾石及黑色淤泥為主,沿隧洞軸線方向長度40m,底板以下深度55.88m,上部直通山頂。處理措施:采用樁基結合地梁,底板下高壓旋噴灌漿。成功處理溶洞段[10]。
3.1.3 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大規(guī)模溶洞可采用全斷面灌漿方案、開挖線周圍灌漿方案、樁基方案、地梁方案、背管橋方案或者兩種以上的方案,在提高填充物承載力同時也滿足了現(xiàn)場開挖及隧洞永久工程質量要求。缺點,由于此類溶洞規(guī)模較大,采用單一的施工方案有時候達不到理想效果,處理方案復雜,工期較長,造價高,后期也需要輔助一定的監(jiān)測設備進行隧洞穩(wěn)定監(jiān)測。
3.2 大規(guī)模充填過水型溶洞
3.2.1 溶洞特性描述
此類溶洞規(guī)模同上,不同的是溶洞內填充物含水量較大,承載力更低,對隧洞的危害更大。
3.2.2 建議處理措施及典型工程實例
此類溶洞在處理時需要考慮,既要增加充填物承載力又要考慮止水問題,可盡量采用地梁、拱橋形式跨過溶洞段。
典型工程實例一,天生橋二級水電站3號引水隧洞樁號2+040溶洞段,沿隧洞軸線跨度約40m,底板以下深度約61.1-77m,填充物為可塑性黏土夾雜碎石,地下水活躍。處理措施: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利用上下游巖石段修建拱座,然后修建拱橋,橋體凈跨62m,矢跨8m,然后上部采用明管修建隧洞[4],成功的通過溶洞段。
3.2.3 處理措施優(yōu)缺點分析
采用拱橋、地梁方式,有效的避免了隧洞底板與溶洞填充物接觸,在承載力和變形方面均能滿足設計要求。缺點:對溶洞周邊(沿隧洞軸線方向)巖石完整性要求較高,且拱橋跨度不宜過大。
本文根據(jù)溶洞的規(guī)模大小及充填物性質進行了分類,對不同規(guī)模溶洞的建議處理措施如下:
1)小規(guī)模溶洞,在隧洞開挖過程中清除充填物后可采用加強支護通過,減少對開挖的影響,襯砌時可預留回填灌漿管,后期采用回填材料回填處理。
2)中等規(guī)模無充填物型溶洞,可采用加密拱架、掛網(wǎng)、噴混凝土封閉(預留灌漿管)、砌筑擋墻、增設封堵體等對溶洞進行封堵,結合實際情況回填素混凝土、石渣等材料。
3)中等規(guī)模有充填物型溶洞,在部分清除充填物后,可考慮注漿加固充填物或者石渣、灌漿結合等方案處理。
4)大規(guī)模充填物型溶洞,可考慮注漿加固充填物以提高承載力(全掌子面灌漿或沿開挖線周邊灌漿)、修筑擋墻(混凝土封堵體)等封堵溶洞、石渣回填替換、修建“背管橋”、樁基結合地梁、樁基結合基礎固結灌漿等。
5)大規(guī)模有充填過水型溶洞,盡量采用地梁、拱橋等方式跨過溶洞充填物,能有效的解決充填物承載力低、灌漿效果差的問題。
溶洞的處理方案不是唯一的,在充分了解溶洞規(guī)模、巖石條件、填充物性質的前題下,結合隧洞工期,經濟指標,保證安全情況下,提出適合現(xiàn)場施工和滿足工程永久安全的處理措施。
[1]李文芳.TBM施工隧洞溶洞處理相關技術探討[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增1):2517-2518.
[2]劉清文,王勁光.鐵路隧道溶洞處理技術[J].隧道建設,2005,25(02):47-49.
[3]徐文川.丹達河水電站導流洞溶洞段快速處理施工[J].四川水利發(fā)電,2011,30(增2):18-19.
[4]余波.深埋隧洞中的巖溶地基工程地質問題及地基處理[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1,20(03):406-407.
[5]余奇,張文虎,王海峰.南水北調中線釜山隧洞溶洞分析及處理方案[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6,4(03):28-29.
[6]尹興盛.清水塘隧洞通過溶洞群的施工措施[J].西部探礦工程,2004,96(05):108.
[7]羅鍵,湯從貴.貴陽市西郊水廠輸水隧洞第九標段溶洞的處理[J].2000,14(01):41-42.
[8]王潤厚.溶洞復雜地層中開挖大斷面水工隧洞的施工技術[J].2003,17(04):32-33.
[9]王玲.水工隧洞無水溶洞處理方案總結[J].2003(09):106.
[10]李廣.天生橋二級水電站2號引水隧洞典型溶洞段的處理[J].2001,20(03):33-35.
1007-7596(2017)04-0117-03
2017-03-12
孫志明(1981-),男,遼寧沈陽人,工程師,從事水利設計工作;孫近福(198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助理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管理、水文觀測及水庫調度工作。
T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