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
2016年12月1日,一向?qū)ξ鞣綇娪驳亩砹_斯總統(tǒng)普京在一年一度的國情咨文中罕見地發(fā)出了相當溫和的聲音。這是普京自2000年以來第13次發(fā)表國情咨文,雖然沒有了以往充滿“對抗”“反擊”等詞匯,但這一次“找朋友”的邀請仍然令西方不少人憂心忡忡。
“與將俄羅斯視為敵人的外國同事不同的是,我們不尋求也從未尋求過敵人,我們需要的是朋友?!逼站┰谝荒暌欢鹊膰樽晌闹泻币姷匕l(fā)出了相當溫和的聲音,但這一次“找朋友”的邀請仍然令西方不少人憂心忡忡。這是因為近幾個月來,西方“盟主”美國的新領導人——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同普京頻頻“隔空示好”,讓美國和西方一些強硬派擔憂美俄關系“重啟”可能令俄羅斯“這個敵人重新強大”。
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日前警告稱,特朗普必須在上臺后100天內(nèi)對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采取行動,否則就將面臨北約“終結(jié)的開始”。一些媒體也猜測普京這個表態(tài)是長期政策還是為“在制裁下緩口氣而實施的詭計”。
對于西方的各種猜測,普京也再次強調(diào)俄美關系“重啟”的基本條件:“俄羅斯需要朋友,但不會損害自身利益。我們希望并將獨立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命運。”
普京稱“俄不尋求也從未尋求敵人”
普京這次的國情咨文演講以“愛國情懷”開場。他表示,愛國主義價值觀將俄羅斯人民團結(jié)在一起?!拔覀儾坏貌辉趶碗s而不同尋常的條件下完成這些任務。但俄羅斯人民再次令人信服地證明:我們有能力應對復雜挑戰(zhàn),捍衛(wèi)國家利益、主權和獨立自主的國家方針”。
盡管普京本次年度國情咨文更多聚焦于經(jīng)濟發(fā)展、反腐、愛國教育等國內(nèi)政治經(jīng)濟問題,但其對外政策方面的內(nèi)容更吸引人關注。普京表示,俄羅斯愿與美國新政府發(fā)展關系。他說:“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fā)展兩國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俄美兩國相互合作解決全球和地區(qū)問題符合全世界的利益。我們有共同的責任保障國際安全和穩(wěn)定。”他呼吁美國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他還強調(diào),“俄羅斯不尋求也從未尋求敵人,但不會接受外來壓力,我們希望并將掌握自己的命運?!薄拔覀儾幌肱c誰對抗。無論是我們,還是我們的伙伴及國際社會都不需要?!彼劦脚c歐盟關系時表示,希望能夠與歐盟就建立大歐亞伙伴關系進行對話。
談到中俄關系時,普京表示:“目前復雜的條件下,俄中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成為保障全球和地區(qū)穩(wěn)定的關鍵因素之一。”他還強調(diào),“俄羅斯推行的積極東方政策絕對不是出于目前的局勢考量,不是同美國或歐盟關系惡化所致,這是本國長遠利益和國際發(fā)展趨勢所致?!?/p>
“俄美關系可以從干凈的頁面開始”。對于普京在國情咨文中提到的與美國新政府發(fā)展關系,俄新社援引俄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的話稱,普京的講話是向美新政府伸出了手。但科薩切夫同時強調(diào),保障國際安全是俄美共同的責任,兩國合作只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否則兩國關系不會得到改善。
俄人文與政治研究院專家斯拉基諾夫在社交網(wǎng)站上留言稱,過去幾個月,世界形勢發(fā)生巨大變化,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英國脫歐、法國初選結(jié)果出爐,這為俄羅斯減少與西方的對抗打開機會之窗。斯拉基諾夫認為,俄羅斯可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與西方的正常關系。他預測,普京試圖向西方未來領導人傳達一個信息:俄準備進行某種妥協(xié),停止對抗,恢復真正的合作。
不過,俄《生意人報》當天對國情咨文報道的標題是“我們將建設自己的未來,不需要別人的勸告”。該報時事評論員尤辛稱,普京的對外政策仍然強硬,普京在國情咨文中希望告知俄議員和國民的最主要思想是,俄羅斯一切盡在掌控中,國際局勢正在朝著有利于俄羅斯的方向發(fā)展。
俄《新聞報》引述列瓦達中心的最新民調(diào)稱,超過一半的俄羅斯人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俄美關系將改善。普京的國情咨文中也流露出這樣的想法。普京改善與西方關系的思路符合俄羅斯民眾的期待。大多數(shù)俄羅斯人對俄與西方關系惡化感到擔憂,認為新的美國首腦將給俄美關系的重啟帶來希望。
美國會接受普京拋出的橄欖枝嗎?
“普京開始尋找朋友”,德國《南德意志報》稱,過去,普京的國情咨文講話一直把重大外交問題,特別是反擊西方作為重點:2014年,他慶??死锩讈喭滩?。2015年,他在演講中猛烈抨擊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zhàn)機。2016年普遍被認為是俄美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糟糕的時期,美國此前高調(diào)指責俄黑客干擾美國大選,在敘利亞支持“獨裁者政府”,歐美還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但這次普京卻沒有提到“反擊”。
路透社稱,普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語氣“不同尋常地溫和”,他并未如以往常見的那樣連篇累牘抨擊美國和西方,而將大多數(shù)時間用于談國內(nèi)社會、經(jīng)濟問題。報道稱,此次演講的主要聽眾是俄羅斯人,而非外國,因為俄羅斯正經(jīng)歷一場嚴重經(jīng)濟危機,而下一次總統(tǒng)選舉是在2018年,雖然未明言,但人們普遍認為普京會尋求連任。
美國會接受普京拋出的橄欖枝嗎?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盡管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對俄羅斯講了一些緩和的話,但在莫斯科,人們對當前美俄關系令人失望的下滑趨勢發(fā)生逆轉(zhuǎn)的前景仍然不樂觀。與關注特朗普的很多觀察家一樣,俄外交政策專家認為特朗普是一個“黑箱”,根本無法知曉他的對俄政策到底是什么樣子——如果有的話。而且當前的美俄關系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眾多領域里正在經(jīng)受著考驗:包括美國在東歐的軍事演習,因烏克蘭問題而帶來的經(jīng)濟制裁,兩國官員之間的口水戰(zhàn),雙方軍隊在敘利亞的對峙,都可能帶來致命誤判的風險。甚至歡迎特朗普獲勝的普京都警告說,恢復兩國間的友好關系可能比在冷戰(zhàn)時期還要困難,這將是一條“漫長而困難的道路”。
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意大利報紙《晚郵報》采訪時強硬表示,北約的破壞性行為導致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地區(qū)部署“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tǒng)。他稱,北約近來一直增加旨在對俄施加軍事政治壓力的“東翼”軍事設施建設,并且在俄邊界周邊經(jīng)常舉行公開挑釁性質(zhì)的軍事演習,這是美國與北約有意提高與俄羅斯關系緊張度。
西方政客力促特朗普對抗普京
在普京發(fā)出緩和對美關系的同時,美國與西方對俄的擔憂卻越來越強烈。美國“國會山網(wǎng)站”2016年11月30日稱,美國眾議院當日以390票支持,30票反對,通過了年度情報政策授權法案。該法案條款包括對俄羅斯試圖在世界范圍內(nèi)施加秘密影響的活動進行監(jiān)視等內(nèi)容。該法案的另一條款對俄外交官在美國的行動進行了限制。條款稱,俄外交官最多只能在自己辦公范圍25英里內(nèi)活動。
西方政客近來紛紛力促美國不要放松與俄的“對抗”。“世界需要警察,美國是唯一選擇。”“美國之音”2016年12月1日引述北約前秘書長、丹麥前首相拉斯穆森的講話這樣寫道。拉斯穆森2016年11月29日在華盛頓參加關于“美國領導力和美國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的討論會,他把俄羅斯稱為世界面臨的危機之一。他稱,“在東歐,俄羅斯越來越強硬,殘暴地用武力奪取了烏克蘭的領土”,這一切的爆發(fā)可能與美國不愿意使用“硬實力”有關。他警告說:“如果美國退卻,世界就會被壞人占領,美國的敵人會因此強大?!?/p>
英國《每日郵報》稱,拉斯穆森此前還警告說,特朗普必須在上臺后100天內(nèi)對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采取行動,否則就將面臨北約“終結(jié)的開始”。他稱,美國當選總統(tǒng)必須表現(xiàn)出“力量”,因為普京“只尊重強者”。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日前在電視二臺發(fā)表演講時警告特朗普不要跟普京走得太近。她稱,“特朗普必須清楚地表明他究竟站在哪一邊——是站在普京一邊還是和平秩序與民主一邊?”
“在莫斯科談論普京和特朗普可能的會面時,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官員準備阻止安撫普京的任何努力”。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稱,類似的緩和舉動可能會面臨來自國會、國家安全官員和歐洲盟友的反對。
普京的朋友圈困境
普京為何會釋放出“找朋友”的善意信號?實為環(huán)境所迫,因為他沒有有實效的對話者。
雖然世界歷史進程早已表明,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沒有絕對的友誼。大國領袖或面帶微笑侃侃而談,或劍拔弩張彼此指責,但國家和民族利益都是底線。
從烏克蘭的“顏色革命”起,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國際舞臺上在與西方大國領導人的對話中,他更強烈地張揚起兩面旗幟:一是俄羅斯的威望和聲譽不可侵犯,二是俄羅斯的價值觀優(yōu)越于西方。這兩面旗幟將普京送上了極為強硬的道路,引起了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抵觸。
西方大國領導人也不寬容,指責、制裁甚至刀劍相逼隨之而來。普京與奧巴馬不能好好對話,甚至佯裝微笑和友好會見都很難。美國成了俄羅斯頭號敵人,歐盟成了俄羅斯勁敵。似乎就在瞬間,普京被隔絕于西方世界之外,除了默克爾,他沒有可坐下來認真一談的對話者。
普京在國際對話舞臺上變得孤獨起來,俄羅斯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也就難以沖破西方制裁和自我封閉的圈子。近來法國雖漸漸表露出要改善對俄關系的意向,但進展不大,關鍵還是因為美國。
普京的希望寄托在奧巴馬的下臺上,而特朗普的勝利為俄羅斯與世界對話打開了一扇門。但這扇門能開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兩個問題:一是特朗普執(zhí)政后的實際對俄政策,二是普京是繼續(xù)堅持自己的兩面旗幟,還是有所改變。
特朗普的對俄具體政策尚不明確,但從他發(fā)出“不再以價值觀來對話”的信息來看,也許他執(zhí)政后美國與俄對話的意識形態(tài)因素會有所削弱?所以,在這次國情咨文中普京也發(fā)出了“尋求朋友”的信號。話雖短,卻很重要,表明普京需要朋友,而為了朋友,就不需要去尋找敵人。如果普京和特朗普都能在價值觀和大國威望這兩個問題上有所退讓,俄美關系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當然,特朗普只是普京的新對話人,兩人很難成為人世間的真誠朋友。
法國前總理菲永在總統(tǒng)選舉的黨內(nèi)初選中勝出。他也說過要與俄羅斯改善關系,但他的底線也是法國利益。即使他能競選成功,也只是為普京提供了一個新的對話機會,而對話結(jié)果難以預測。
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部署了“舞會”和“棱堡”岸基導彈系統(tǒng),遭到日本的抗議:普京不久前和安倍會見,談了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問題。事后普京稱:“我們不拿領土做交易。”隨著美國亞洲政策的變化以及韓國政局的新動向,韓日、美韓、美日關系也將發(fā)生相應變化。普京與安倍的接觸也尋找新的對話機會,但俄日關系充滿變量。普京希望安倍成為有效的對話者,但安倍本身就是個不確定因素。
至于屬于當時蘇聯(lián)陣營的國家如保加利亞和摩爾多瓦,新近都有親俄政治家當選總統(tǒng)。但歷史進程表明,往往越是親俄的人執(zhí)政,這些國家的民族主義越是旺盛,與俄羅斯的矛盾就越激烈,向俄羅斯索要的越多。俄羅斯與這些國家間談不上真誠的友誼。
世界確實在發(fā)生深刻變化,這給了普京尋找新對話者的機會,但并不表明普京形勢大好。所謂“民粹主義讓普京擁有無數(shù)粉絲”,顯然是種誤判。普京仍面臨一系列深刻難題,他確實需要“朋友”,需要有實效的對話者,而關鍵仍是與美國的對話,與特朗普的對話。當然,國家和民族利益依然還都是底線。
(綜合摘編自《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