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紅
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應該是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將更多有趣的體育游戲帶到小學體育教學的課堂中來,是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體育活動,以提高體育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充分運用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設計體育課堂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喜愛新鮮事物、厭煩重復枯燥的練習的特點,盡量拓展和豐富體育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動作練習賦予新的生命活力。例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立定跳遠時,準備部分設計了兩個游戲,分別是“蕩秋千”和“彈簧跳”。學生在進行“蕩秋千”游戲時,通過手的前后擺動練習,模仿蕩秋千動作,實際上是在模仿立定跳遠的擺臂動作。在進行“彈簧跳”游戲時,學生雙腿彎曲下蹲,兩腳同時跳起,像彈簧一樣上下連續(xù)跳動。這個游戲練習可以訓練立定跳遠的起跳蹲地動作。這兩個游戲,既讓學生玩得痛快,又為立定跳遠教學做了準備,一舉兩得。
二、精選體育游戲,提高學生素質(zhì)
小學體育課程可選用的體育游戲數(shù)不勝數(shù),各個版本、各個年級的體育教材中都有很多的體育游戲供選擇。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時,不應簡單地直接照搬教材里的游戲,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選擇最合適、最有效的游戲,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不斷地學習和鞏固體育知識和技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差,對于重復的練習,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因此,教師在選擇體育游戲時,要注意多選擇幾個類型的游戲,采用輪換交替的教學方法,以強化教學效果。教師要有意識地利用體育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觀念及思維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反應能力等,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例如在上籃球課時,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籃球的運球技術和傳球技術,教師將學生按照五人一隊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組織一場別開生面的“籃球比賽”。比賽并不設置籃筐,兩隊得分的方式就是讓球員通過運球和傳球突破到對方的底線,傳球到對方底線得一分,運球到對方底線得兩分。雖然在比賽中學生由于技術的不熟練,屢屢出現(xiàn)失誤,但是大家興趣盎然,隨著比賽的不斷深入,學生的運球技術和傳球技術都有了明顯提高。
三、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將體育練習與教學情境融合到一起,使練習內(nèi)容故事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設計一些簡單而不失生動的小游戲故事,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鍛煉學生的體魄。例如在訓練學生“障礙接力跑”的課堂中,教師借助小英雄“雨來”的形象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情境:雨來為了將情報盡快地送給八路軍,一路克服了重重困難,蹚過小河、繞過小樹林、穿過山洞,最后翻過山坡,才及時地將情報送到八路軍戰(zhàn)士手中。練習了一段時間后,教師又按照學生的想法對障礙的順序進行了調(diào)整,讓學生體驗了不同的送情報路線。通過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在練習障礙接力跑時仿佛都化身為“雨來”,學習興趣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訓練效果非常明顯。
(責 編 阿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