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不良老板拖欠血汗錢,要如何科學地討回公道呢?其實從自身做起,平時注意積累維權知識、增強維權意識很有必要。因為如果被不幸欠薪要打官司,最重要的是要有證據,如:招聘簡章、記錄以及勞動合同;職工名冊、考勤記錄;上崗證、工作證(牌)、出入證、飯票、加班記錄、押金收據、工資欠條、同事證言等,這些可以證明自己和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更加重要。收集好證據后,就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維護自身利益:
先協(xié)商 先爭取協(xié)商解決。如果是團體被欠薪,首先要聯(lián)合起來,選出代表協(xié)商;在協(xié)商時,要主動亮出證據,并注意通過錄音等方式保存協(xié)商記錄;對企業(yè)負責人講明政府和法律對欠薪的處罰規(guī)定。
撥打維權電話 當一個人單打獨斗不知所措時,可以撥打有關部門的熱線服務電話,咨詢并獲得維權幫助。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12333;司法部門:12348;工會組織:12351
申請調解 如果所在單位有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可申請調解。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相對獨立地依法調解本單位勞動爭議的群眾性組織,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如果自當事人書面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未結案,則調解不成功。
找工會 工會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發(fā)組織的社會團體,這個團體包括為同一雇主工作的員工,在某一產業(yè)領域的個人。工會組織可以與雇主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所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職責所在。如果遭遇拖欠工資,可撥打工會“12351”維權熱線,或前往工會幫扶中心、工會法律援助中心尋求幫助。
找政府 如果要向當地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投訴,除了撥打上述“12333”熱線,還可以登錄當地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官網,找到受理勞動權益事宜的分類窗口,按流程進行維權,或直接前往當地勞動監(jiān)察機構投訴。 必須要注意的是:拖欠工資行為須是2年內發(fā)生;查清隸屬關系,到單位所在地的監(jiān)察機構投訴;投訴書面材料要說明姓名、性別、身份證明、年齡、職業(yè)、工作單位、住所和聯(lián)系方式,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說明被拖欠工資的事實和要求足額支付工資等投訴請求事項。如果不會寫投訴書面材料,可以口頭投訴,由接待人員記錄,投訴人確認無誤后按手印。
申請仲裁 被欠薪的勞動者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有時效性,需在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會對欠薪爭議案件優(yōu)先受理。仲裁費用一般為200元至300元,如果勞動者的仲裁結果勝利,則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打官司 如果經勞動仲裁后,有任何一方不服的,或者雙方都服從,但裁決生效后,用人單位拒不執(zhí)行的,勞動者可以在拿到仲裁書后15天之內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申請強制執(zhí)行。此外,屬于勞務欠款類的糾紛,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申請免費法律援助 如果被欠薪后手頭緊打不起官司,還可以向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請求指派律師免費幫你打官司。申請時要提交身份證明材料、經濟困難的證明及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有關的案件材料。
相關法規(guī)
《勞動法》第50條規(guī)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如果用人單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包括: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解除勞動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第91條規(guī)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并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guī)定,如果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可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