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 許迎東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
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 許迎東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大中城市的地下管線系統(tǒng)也日益龐大,電力、供水、通信等管線星羅棋布,縱橫交錯?,F(xiàn)場施工時,往往因為管線情況不清,常引起斷水、斷電、斷氣情況。因此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在施工應用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本文對幾種常用探測方法從應用原理及其特點方面進行了簡要說明。
探測原理;特點;局限性
目前地下管線探測方法大多利用探測對象與周圍環(huán)境介質的物理特性差異進行探測。下面簡要介紹幾種常見的探測方法。
1.1 電磁法
電磁法是基于電磁感應原理進行探測的方法,即:交變電磁場能夠在地下金屬管線上感應生成次級磁場。由于原磁場和次級磁場傳播距離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建立交變磁場,通過金屬管道或電纜進行傳遞,在較遠的距離外測量次級磁場來確定地下管線的方位。
1.2 電磁波法
電磁波法又稱地質雷達法,根據(jù)電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進行探測。利用電磁波發(fā)射裝置向地下發(fā)射高頻短脈沖電磁波,由于地下不同環(huán)境的波阻抗不同,反射回地面的波形將發(fā)生變化。因此,根據(jù)接收到的雷達反射波推斷出地下管線位置及深度,有的甚至可以探測出地下管線的規(guī)格。因此電磁波法也是目前發(fā)展前景最好的地下非金屬管線探測技術。
1.3 聲波法
聲波法與電磁波法類似,都是利用回收波形的變化進行探測的。主要應用于對測深精度要求不高的金屬及非金屬管道。
1.4 紅外輻射法
紅外輻射法利用熱交換原理,主要應用于探測那些對測深精度要求不高且管內外存在溫差的金屬及非金屬管道,在實際的地下管線探測中也具有一定的應用空間。
1.5 綜合分析法
所謂綜合分析法就是整理一切可利用的證據(jù)和參考資料,通過綜合分析,對地下管線精確定位。以供暖管道為例,證據(jù)包括管線的閥門、預留口、檢修井、變徑、蓋堵等出露位置、各種管網資料圖、各種探測方法所提供的信號信息等等。參考資料則包括探測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技術理論、管道施工及管網布設的一般規(guī)律及本地特殊規(guī)律、干擾因素的估判、個人探測經驗、相關人員提供的管道信息等等。綜合二者因素進行分析以確定管線的位置、深度及規(guī)格等。綜合分析法是地下管線探測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技術方法,它貫穿于各種探測方法之中,是探測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
雖然上述探測手段在一定條件下能得到需要的結果,但在實際應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任何探測方法都只適用于某一種或某一類管線,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針對不同探測對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探測方法,使用不同的探測裝置。
(2)由于現(xiàn)今大多探測方法是基于感應原理,探測深度受到制約。而且容易受到周邊環(huán)境中的磁場干擾,最終影響探測的準確性。
(3)在實際探測過程中,探測儀器自動化程度不高,數(shù)據(jù)記錄方式較為原始,探測者的知識水平和工作經驗都會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4)探測設備的采購和使用都伴隨著大量人力、財力等成本的投入。因此,經濟性也是制約探測技術發(fā)展的因素之一。
總之,隨著城市地下空間多樣化的發(fā)展,地下管線的類型、數(shù)量與日俱增;鋪設方式錯綜復雜。因其具有隱蔽性,必會給將來的管理留下隱患。因此,要獲得精準的地下管線數(shù)據(jù),為施工應用服務,地下管線探測技術是物探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礎技能之一。
[1]聶上海,楊向東.復雜條件下的地下管線探測技術[J].地質科技情報,2005.7.Vol.24.Sup.P129-130.
[2]吳云波,探地雷達在工程地質勘查中的應用[J].上海水務, Vol.20 No.3 2004.P21-22.
[3]周鳳林,洪立波主編.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8.北京.
[4]冶金工業(yè)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地下管線電磁法探測規(guī)程[S].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5.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