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博士信箱
我今年57歲,平時流不出眼淚,嘴唇也總干燥,醫(yī)生診斷我為“干燥綜合征”。請問,這個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醫(yī)有什么方法治療嗎?
河南 姜××
姜讀者: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以淚液、唾液分泌減少為轉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女性。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可能與E B病毒感染以及遺傳因素有關;而繼發(fā)性干燥綜合征則常繼發(fā)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疾病。
干燥綜合征中醫(yī)稱為“煤證”,中醫(yī)治療常用潤煤的方法,使用養(yǎng)陰、化濕、清熱、活血、通絡等方法治療。清燥救肺湯、杏蘇散、千金麥門冬湯等都是臨床常用的代表方劑。建議您在??漆t(yī)師的指導下治療。
我患有早期肝硬化,半個月前我的食欲減退,同時出現反酸、噯氣、惡心等癥狀。到醫(yī)院做胃鏡檢查為胃粘膜淺表性糜爛及潰瘍,被診斷為肝源性潰瘍。請問,我該如何進行治療?
遼寧 孫××
孫讀者:您據不完全統(tǒng)計,肝硬化患者潰瘍病的發(fā)生率是普通人群發(fā)生率的2~3倍。肝病導致消化道潰瘍與下列因素有關:(1)肝硬化病人門靜脈壓力增高,胃腸道血流緩慢,使氧和營養(yǎng)物質供應不足,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引起黏膜缺血、水腫而受損害;(2)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損,某些激素不能被滅活,刺激胃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使胃腸黏膜受到浸漬、腐蝕;(3)肝硬化病人血漿蛋白降低,致使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發(fā)生炎癥、潰瘍;(4)肝硬化病人易發(fā)生代謝障礙,有害物質如氨等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造成胃腸功能障礙,促使?jié)儼l(fā)生;(5)肝病患者長期服用藥物,而有些藥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刺激性,導致黏膜損傷。
確診肝源性潰瘍后,一方面要加強保護肝臟,積極治療潰瘍,具體的治療方法要根據胃病的類型來確定;另一方面生活上要禁忌煙酒,注意休息,增加營養(yǎng)。藥物的應用必須有醫(yī)生的指導,不可擅自亂用。
我已年過花甲,近半年經常將飯菜燒糊,可自己卻一點聞不到糊味,而且我的手也不靈活。醫(yī)生診斷我患有帕金森病。請問,帕金森病也會對嗅覺有影響嗎?
北京 白××
白讀者: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fā)病年齡為60歲左右。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tài)障礙;同時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近年來研究發(fā)現,帕金森病早期可能影響到嗅覺神經功能,可能會導致人嗅覺減退。據不完全統(tǒng)計,約有70%~90%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嗅覺減退,并且嗅覺減退往往是在震顫、動作遲緩等運動出現前的3~7年已表現出來,這是目前最被重視、最具應用前景的帕金森病早期預警信號。
雖然帕金森病目前仍無法根治,但如果早發(fā)現、早治療,通過服藥加手術的方式治療,配合康復和日常的精心護理,可以延緩病情。需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帕金森病人需要終身服藥,在漫長的用藥過程中,多數病人會產生心理障礙,甚至超過一半的患者會患上抑郁癥。
因此,輔助心理治療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我已年過花甲,近日胳膊、胸前出現多處紫紅色的皮下血斑,有人說這是老年性紫癜,不需要治療,慢慢會自行消退。請問,紫癜如何才能盡快消除掉?
湖南 秦××
秦讀者:老年性紫癜是一種慢性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多見于60歲以上年齡者。其發(fā)病機制主要與皮膚、皮下組織及血管壁本身因素有關?;颊咂つw發(fā)生老年性退行性變,膠原、彈性蛋白逐漸消失,皮下脂肪組織萎縮、松弛,使小血管周圍失于支撐,血管脆性增加,導致局部出血傾向。出血斑直徑為1~4厘米,多在輕微外傷后出現。出血常見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頸部、下臂、手及小腿出現紫斑,呈深紅色或紫紅色。紫斑吸收緩慢,常留下棕褐色色素沉著。伴營養(yǎng)不良或高血壓病的老年患者,臨床出血癥狀明顯。老年性緊癜無不良后果,一般無須特殊處理。本病無有效治療,臨床上有學者應用維生素C口服或靜滴治療本病,但維生素C的療效尚未證實。
我今年76歲,患有前列腺增生癥,經服藥等保守治療無效后,醫(yī)生建議做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請問,做這種手術安全嗎?需要注意些什么?
云南 劉××
劉讀者: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目前治療炎癥前列腺增生較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它具有非開放性、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較小、較安全、可重復進行等特點。鑒于你長時間保守治療無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接受這種手術,但要注意術前須進行有關健康檢查,避免某些禁忌證。
前列腺電切術后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手術后當天只能輸液不要進食;(2)在出院后第一個月內,注意避免抬舉重物,同時要避免喝酒、禁房事;(3)調理好日常飲食,防止便秘;(4)由于手術后期有延期出血和感染的可能,因此患者要隨時注意觀察有無異常情況,如尿急、尿痛、血尿、夜尿、尿線粗細如何、尿內有無灰白色組織小塊等,如有上述情況則應及時去醫(yī)院復診,不可拖延。
我今年77歲,患有高血壓,并裝有支架,近來走路總感覺有點晃,不敢出門。去醫(yī)院神經科檢查被診斷為共濟失調,請問,什么是共濟失調?應該如何治療?
河北 吳××
吳讀者:人體任何一個簡單的運動必須有主動肌、對抗肌、協(xié)同肌和固定肌四組肌肉的參與才能完成,并有賴于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和平衡。共濟失調是指在肌力正常的情況下運動的協(xié)調障礙,肢體隨意運動的幅度及協(xié)調發(fā)生紊亂,以及不能維持軀體姿勢和平衡。共濟失調是由神經系統(tǒng)各個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①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②小腦性共濟失調;⑧前庭迷路性共濟失調;④大腦性共濟失調。而通常所說的“共濟失調”,多特指小腦性共濟失調。
對于患有共濟失調患者來說,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對癥治療可緩解癥狀。左旋鄉(xiāng)巴可緩解肌肉強直及其他帕金森癥狀,氯苯氨丁酸可減輕痙攣,金剛烷胺可改善共濟失調,再通過理療、康復訓練,從而使患者盡可能維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雖然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此癥,但如果能重視身體的保養(yǎng),注意飲食、起居,定期做運動,配合康復訓練,將有助于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本病發(fā)展緩慢,如無嚴重的心肺并發(fā)癥,多數不影響壽命。
我今年60多歲,前一段時間做眼底檢查,發(fā)現是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醫(yī)生囑咐我要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請問,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是心腦疾病的前兆嗎?我該如何進行防治?
福建 楊××
楊讀者: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是60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的一種慢性眼底血管改變,主要表現為眼底動脈血管變細、透明度降低、顏色變淡、反光性強、血管平直、分支成銳角等情況。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個典型信號,患有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的人,全身動脈血管多有硬化。因此,發(fā)現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的病人需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查明全身其他部位的動脈硬化情況。
如果僅為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患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蔬果,戒煙限酒,勿暴飲暴食,保持心情愉快。此外,還要注重對老年性眼底動脈硬化的預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除了積極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藥物治療、調整飲食結構和適當的體能鍛煉,還要每隔3~6個月檢查眼底,爭取早發(fā)現問題,早采取針對性治療。
我父親最近上腹不適,食欲下降、乏力,消瘦了很多。醫(yī)生懷疑他胃部可能有惡性病變,說必要時要做活檢。請問,如果萬一是胃癌,活檢會不會導致癌細胞擴散?
甘肅 許××
許讀者:從理論上講,對癌、瘤的任何刺激,包括針刺、切除、取活組織或其他檢查,以及麻醉藥物注射,甚至用力揉搓和擠壓等,都可能造成癌細胞的脫落和擴散、轉移。有研究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約有50%的惡性腫瘤患者的血液中存有惡性腫瘤細胞,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形成轉移癌。大部分癌細胞在機體免疫機制的作用下并不能薦活,只有當機體免疫機能降低,或是脫落的癌細胞過多,超過了機體自身清理能力的情況下,漏網的癌細胞才會在機體某些部位“落戶”,從而生長為轉移癌?;顧z時即使有少量的腫瘤細胞脫落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
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發(fā)生轉移,因為機體免疫系統(tǒng)會很快將它們殺滅。如果能夠在診斷后早期合理治療,如在活檢2周內進行手術切除,術后再合理地化療,腫瘤擴散轉移的風險是可以通過治療來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