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二中 李 昊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應對策略探討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二中 李 昊
學習困難學生的產生是世界上每一個實施普及義務教育制度的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我們邊遠山區(qū),這幾年隨著高中入學率的提高,高中數學學困生有增多的趨勢,這就影響了新課標在農村高中的推行,也背離了新課改精神。本文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新課標理念努力尋求應對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學困生;高中數學
所謂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學習成績低下,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學習困難的學生。數學學困生除具有一般學生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
表現在對數學學習有畏難情緒,怕數學,煩數學。越不想學,成績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學,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
據有關數據顯示,84.2%的數學學困生對于數學課沒有多少興趣;在回答“上數學課是不是非常讓人感到難受”這一問題時,86.8%的數學學困生的回答是“是”。由此可見,數學學困生把學習數學當成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去對待,體會不出數學學習的樂趣。
2.自卑感強,自信心差
問卷統(tǒng)計表明,有 71.1%的數學學困生“在數學方面常常有一種失敗感”; 在判斷“雖然目前你的數學成績不理想,但你有信心在老師的幫助下,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時,數學學困生中竟然有75%的人表示沒有信心。這說明數學學困生由于長期缺乏成功的體驗,最終導致這些學生有較強的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
3.缺乏健康向上的情趣,學習品質差
大多數學學困生認為數學難學、抽象,對數學有厭學情緒,上課時不能進入角色,從心里排斥數學學習。他們的情趣大都在吃、穿、玩中游蕩,停留在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低級層次之中。大多數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出現不穩(wěn)定的傾向,學習品質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情緒波動大,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4.課堂參與意識不強,缺乏學習主動性
這些學生一般只對結論感興趣,但對通過觀察、推導找出數量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抽象概括出數學規(guī)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維過程不重視,不愿參與探討過程,課堂參與意識不強。這樣,沒有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結論終究不會形成牢固的知識概念。
1.廣大農村落后的生活條件是學困生形成的客觀因素
廣大農村大多偏遠閉塞,不僅信息不靈,而且交通不便,尤其是生活條件、衛(wèi)生狀況明顯低下。在走訪過程中,筆者發(fā)現有的家庭還住在一個山岡上,根本沒有基本的生活用具,生活在潮濕的小草屋里,難免會給少年兒童的身體造成一定的障礙,比如虛弱、營養(yǎng)不良而導致失調等身體障礙和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堅強等。
2.學生自己不客觀的成就歸因是學困生形成的自身因素
通過著名的歸因結論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學生對學習這件事做努力的歸因時,他們往往有成功和向上的心理情感,有非常愉快愉悅的心情,就算是沒成功,學生首先會從自身找原因,認為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夠導致的。而數學學困生的自我認識、自我評估通常是非常消極和不客觀的,對于考試結果不理想,他們一般會把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歸因于某些外部因素上,如試題、教師、運氣、怯場等,很少從自己努力不夠等方面去找原因。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回答“你認為高中階段數學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時,竟然有 26.3%的學困生選擇是“老師講得不好”,有 21.1%的學困生選擇是“高中數學太難、太抽象”。
另外,家庭條件差、學校不重視、部分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等也是高中數學學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1.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激起學困生學習的熱情
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币岣邔W困生的學習水平,教師必須與學生有所溝通,與學生建立感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真誠的關愛,從而用教師的熱情激發(fā)學困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老師要懂得去發(fā)現數學學困生身上的一些優(yōu)點,每當學生的閃光點閃爍時,就要對他們進行比較和及時的引導。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總是用“放大鏡”去看待每一位學生,不放過學困生身上每一個值得稱贊的優(yōu)點。哪怕這個優(yōu)點非常小,也要進行一定的表揚和鼓勵。使學困生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上進的信心。
2.自主探究與啟發(fā)式講授有機結合
教學中,教師啟發(fā)性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應該并用。對于一些定義、概念等已經定論的知識,就無需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現在我們的教材中設計了非常多的諸如“想一想”、“閱讀與思考”以及一些研究性課題等,這些書本上提供的內容都是非常適合學困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材料。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做好引導的工作,而不是一味的硬性灌輸,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和實踐驗證的時間和機會。
3.采用個性化教學評價
在課堂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情況:有位同學回答完問題,教師就會用“某某同學回答得很好,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等話做總結和評價,這樣的評價沒有什么內容,基本上是一種形式,有時更是一些老師的口頭禪,大多數學生根本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雖然課堂氣氛看上去比較熱鬧活躍,但是學生的思維卻是冷的。
因此,老師對于學困生的評價要注重內容,多以鼓勵為主。比如“你對于這道題目的理解非常獨特,也很巧妙,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和思考過程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你的思路非常正確!”“再多考慮考慮,舉一反三一下,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思路和解法?”……教學實踐表明,教師體現個性差異,客觀地評價學生,有利于“學困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4.培養(yǎng)學科興趣,增強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對數學是否感興趣是指對于該學科所具有的獨特魅力的欣賞程度和感受,能夠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傾向。一般來講,大部分學困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沒有興趣和學習動力,也更不具有堅持不懈的品質,體會不到數學這門課程所具有的樂趣,所以我們應該注重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并逐步培養(yǎng)他們學習數學的愿望,增強他們數學學習的自我效能感。為此,教師應加強對學困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打消他們對學習數學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5.改進教學方法,開展活動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教育必須面向所有需要接受教育的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機會和條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究竟如何引導學困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獲得全面發(fā)展?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
總之,在農村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中,老師起著主導性作用。雖然學困生轉化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我相信,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農村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一定會不斷提高,他們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book=24,ebook=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