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融洽師生關系、引起學生共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文章從互動時投入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鑒賞時挖掘情感因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創(chuàng)作時提升情感體驗、構建魅力美術課堂三方面研究初中美術課堂中如何融入情感教育。
關鍵詞:美術;情感教育;知識與技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6-0031-01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和體驗。新課改下,教師既要注重教學的知識和技能目標,也要注重情感目標。而情感目標的實現要求教師必須注重情感教育,以促進課堂教學。初中美術是一門注重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表現美”的課程,但在教學中不止要注重“美”,還要關注學生情感。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注重情感的融入,用情感染學生,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一、互動時投入積極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實施情感教育,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豐富的情感。尤其是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更要在課堂中投入積極的情感,用情感染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有部分教師認為這是“副科”,并不重要,因而在教學中缺乏情感的投入;也有部分教師認為美術教學重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因而情感被逐漸弱化。缺乏了情感,教學就難以達到激趣的目的。為此,教師要變革教學,在美術互動中投入情感。
如在教學初中美術七年級“情感的記錄”這一課時,教師在互動時融入情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課主要是學習“色彩靜畫物的體現”,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梵高的向日葵作品,讓學生感受大師的作品,體驗美術的魅力。接著教師設計問題促進互動:你覺得梵高筆下向日葵的造型與顏色有著怎樣的色彩情感?有的學生說:“通過作品,我感覺到了作者內心的熱情與活力?!苯處熾S即評價:“哇,透過色彩感受作者內心,非常高的境界,值得表揚。”此時,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漲。有的學生說:“向日葵如火焰般,同時散發(fā)著秋天的成熟,意味著豐收?!庇械膶W生說:“我覺得這也透露出梵高對生活的熱烈渴望?!弊詈蠼處熖釂枺喝绻屇銈儺嬒蛉湛?,你們會怎么畫?會運用什么顏色表現其中的情感?這樣的互動真正實現了情感高度的互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會很快被激發(fā)出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尋找教學的切入點與學生的興趣點,優(yōu)化課堂互動,并融入積極的情感。
二、鑒賞時挖掘情感因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改尤其關注情感目標的實現,不再只側重于知識和技能目標。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加以滲透,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找準教育契機,加以滲透,強化效果。
如在教學初中美術八年級“自然意趣——中國山水畫”這一課時,教師適時展開情感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課的知識和技能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山水畫的表現技法,情感目標是讓學生領略山水畫中的意境之美,并激發(fā)起保護自然的意識。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鑒賞大師作品:《溪水行旅圖》《容膝齋圖》《云山墨戲圖》《萬山紅遍》。這四大作品在寫景與抒情方面各有不同,可以讓學生在鑒賞時領略山水畫的不同風格。一般而言,山水畫基本都取景于自然之中,如果自然遭到破壞,美感自然也會減弱或者消失。為了激發(fā)學生保護自然的情感,教師進行引導啟發(fā):“同學們,這些作品是不是很美?既然山水畫取景于自然,那么我們是否應該在工業(yè)化發(fā)達的今天更加注重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呢?”這樣,教師成功地將美術鑒賞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學生自然樂意接受。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需要尋找合適的契機,主動滲透,提升效果。
三、創(chuàng)作時提升情感體驗,構建魅力美術課堂
在初中美術情感教育中,如何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呢?教師可以結合美術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設計一定的創(chuàng)作活動,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構建魅力課堂。同時,教師在設計創(chuàng)作活動時,既要考慮學生的興趣,也要考慮活動的情感價值等。
如在教學初中美術八年級“美麗的書”這一課時,教師嘗試在設計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中融入情感因素,學生積極響應,樂于接受。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其主要情感目標是讓學生感悟書籍設計的藝術美。結合教學目標,本課主要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看、學、做、創(chuàng)新。看,主要是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書籍設計,從甲骨裝到線裝等。學,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書籍設計,學習其中的各大要素及整體設計的方法等,為“做”奠定扎實的基礎。做,即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并融入創(chuàng)新元素,如材料的選擇、個性的設計等。教師設計的創(chuàng)作活動是:自主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重新設計封面、封底和書脊。要求: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融入創(chuàng)意元素,讓書籍更吸引人。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最真實的情感體驗,使美術課堂變得更有魅力。由此可見,創(chuàng)作活動的設計給予了學生自由的發(fā)揮空間,能讓學生樂于融入其中,有利于本課情感教育目標的實現。
四、結束語
總之,初中美術課堂不能缺少情感教育,因為教學有情感支撐才會更加有魅力,更加活力而高效。因此,美術教師要主動開辟更多的實施情感教育的教學途徑,從而全面促進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毅.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
[2]陸春.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美術教育研究,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