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小尖中心小學 顧寶建
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研究
江蘇省響水縣小尖中心小學 顧寶建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拓展,提升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進程中的教學質量。在當今社會,國家迫切需要一批有自己思想和體驗的新興人才,這無疑是當代還懵懂無知的小學生們了。而如何指導他們的學習,教導他們在今后路上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如何發(fā)現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需要當代教師通過一些不同于老一代的教學方法來對孩子們的思維和思考方式進行開拓創(chuàng)新。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浪潮中,響應國家和新課標的政策及要求,摒棄“填鴨式”教育,有肩負著下一代教育重任的責任意識,讓小學生在自身體驗中收獲知識,深入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體驗式教學法的含義、在我國的運用現狀、如何在課堂上得到很好地運用這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筆者相信,在教學過程中是存在“木桶效應”的,即對于一個新興起的教學方法或者模式,需要擁有與它相匹配的教學高端配置,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對于該種教學方法的相信程度和態(tài)度,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的期待和普遍接受程度等等,都是影響一個教學方法是否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果的決定因素。因此,教師對于體驗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是否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分析,也是體驗式教學能否發(fā)揮它作用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所謂數學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思維模式的特點,以學生的視角重塑數學模型或者公式在他們眼中的形象,并以這種視角高度還原教學情景,再現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透徹地剖析知識結構,將所有知識按照自己的思維碎片化,分層理解,透徹理解,從而生成一定意義上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在某種意義上,體驗式教學應在教學過程中設立一定情境,并讓這個情境符合學生的理解模式,生成富有情感的教學價值觀。簡而言之,體驗式數學教學是要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體驗是人的一種實際心理感受,這種體驗式教學可以將知識化為學生的一種實際感受,并不是只抽象地存在于學生腦海中,而是切實存在的,將知識從某種程度上具象化,更有利于學生吸收汲取知識,進而轉化知識。
在新課標中,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因此,不論何種教學方式,終究是學生學習的載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要求讓學生在體驗中生成知識的吸收流程。新課程的改變就是將課程內容從“文本課程”轉變?yōu)椤绑w驗課程”,由此可見,體驗就成了新一代教學方法的重要特征,有效利用這個突破性的特征,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學中,小學教師總是認為小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因而小學階段的學習就應該是教師灌輸的過程,還不以為忤,并不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有什么不對,畢竟當年的教師們也是這樣成長起來的,但是時代在發(fā)展,學生成長的時代背景早已不同,教師若再把學生當作裝載知識的容器,是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他們的要求的。所謂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學生開始形成自己觀念的小學階段開始,就有意培養(yǎng)學生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意識,對他們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幫助。在新時代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被灌輸知識與其主動學習,主動求知的差別是很巨大的。在前者方法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在日后上大學或者需要自主充電的時期,因小學時期沒有培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很容易放棄自我,怠惰不前。而在后者方法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即便無人督促,也可以保持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有所成就。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同學們體會到知識生成的過程,探索到知識來源的時候也會體會到無上的樂趣。與此同時,在課堂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的尷尬場面,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使課堂活動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吸引力,課堂氣氛活躍。
一種好的方法,對它先要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掌握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和弱點、特征和與眾不同之處,才能根據其自身的性質將這種方法靈活運用到使用過程中去。同時,也要對該方法的現狀和試用狀況進行一個系統(tǒng)而全面的了解,在已有的形式上進行更適合我國教育國情的細微調整。在以上兩點都完成后,就可以探討接下來對此教育方法的改進措施或者應用形式了。
1.因勢利導,在操作實踐中思考數學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學生產生與眾不同的想法,教師不要很快否定他們的想法,反而要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在他們自己的思維上進行下去,就有可能引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帶領學生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進而發(fā)現一種新的方法,也可以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想法不拘泥于所謂的標準答案,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2.走出課堂,在現實生活中還原數學
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學生不再只局限于課堂,反而走出教室,參加了許多社會實踐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時間減少了,教師反而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給予學生“生活處處有數學”這個新觀點和新想法,將此想法引入學生的腦海中后,學生很可能因為在實踐或者生活中看見某些事物而習慣性地產生數學聯想,這正是每一位教師都想看到的。這樣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求知欲帶出課堂,還可以在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下接受數學的熏陶,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
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同學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同學們對自己的思維有信心,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發(fā)現新的方法,同時也不要忽視課下的作用,教師對同學們的耳濡目染要無時無刻都存在。長此以往,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的方法一定會更加適合新一代的思維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