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盤活集體資產 增添發(fā)展活力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韓長賦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就《關于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答記者問

      2017-02-22 07:00:00
      農村經營管理 2017年2期
      關鍵詞:股份合作制韓長賦經營性

      盤活集體資產 增添發(fā)展活力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
      ——韓長賦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就《關于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答記者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穩(wěn)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月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農業(yè)部部長韓長賦就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農業(yè)部副部長陳曉華一同出席新聞發(fā)布會。

      韓長賦表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涉及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勢下完善農村生產關系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大任務。《意見》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這是農村管長遠、管根本的深刻的制度創(chuàng)新,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總綱領,對于深化農村改革、保障農民權益、形成農村經濟發(fā)展新動能具有重大意義。

      韓長賦介紹,目前,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累了大量資產。但集體資產管理面臨“兩個適應”問題。一是要適應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要求,通過深化改革,盤活集體資產,增添發(fā)展新活力。二是要適應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新趨勢,推進改革,防止農村集體資產流失,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讓廣大農民分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大量的集體資產,如果不盤活整合,就難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如果不盡早確權到戶,就存在流失或者被侵占的危險。推進這項改革非常必要,非常緊迫。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2015年部署在全國29個縣(市、區(qū))開展積極發(fā)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上強調,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央現在出臺《意見》,是對深化集體產權改革系統全面的重大部署。

      韓長賦指出,《意見》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一是《意見》明確了改革的目標方向。就是要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形成有效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的治理體系。二是《意見》明確了改革的重點任務。要求對集體所有的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產核資,健全臺賬管理制度,從2017年開始,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在此基礎上,將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份額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有序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改革。三是《意見》明確了改革的推進原則。主要是改革要尊重農民意愿,積極穩(wěn)妥有序推進,堅持試點先行、先易后難,不搞齊步走、不搞一刀切。四是《意見》明確了改革的實施要求。要建立省級全面負責、縣級組織實施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加大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支持和法治保障,營造有利于推進改革的法律政策環(huán)境。

      韓長賦表示,農業(yè)部門將認真落實《意見》精神,確保改革扎實推進。隨著《意見》的貫徹實施,農村集體產權關系將更加清晰,農村集體經濟將煥發(fā)新的活力,農民財產性收入將穩(wěn)步增長。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可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

      中央電視臺記者:大家都知道,我國農村三十年來圍繞土地制度改革已經連續(xù)實現了多年的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現在還要部署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出于怎樣的考慮,思路是什么?

      韓長賦:這個問題確實是大家都關心的。從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大布局來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可以說是繼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項管長遠、管全局的重大改革。剛才你講到,我們在土地上已經做了很多改革,前不久我曾經在這里介紹過“三權分置”。為什么現在又要部署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主要有三點考慮:

      第一,這項改革有利于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的活力。農村集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長期的發(fā)展積累,目前全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擁有土地等資源性資產66.9億畝,各類賬面資產2.86萬億元,大體上全國的村平均近500萬元,東部地區(qū)村均近千萬元。這些資產是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就像你講的,30多年前,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和吃飯問題?,F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明晰集體產權關系,盤活集體資產,有利于形成既體現集體經濟優(yōu)越性,又調動個人積極性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的新機制,更好地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第二,這項改革有利于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大家都知道,農民的收入分四個方面,一是家庭的經營性收入,二是打工的工資性收入,三是財產性收入,四是各種轉移性收入。這項改革有利于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集體資產是誰的?是歸農民集體成員所有,因此農民集體成員是集體經濟的主人??梢哉f維護好、發(fā)展好、實現好廣大農民的權益是農村一切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項改革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增加農民收入?,F在,一方面維護農民的財產權利越來越緊迫,另一方面農民的增收或者持續(xù)增收越來越困難。所以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把集體的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實現農民對集體資產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權利,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的新渠道,讓農民共享農村改革的發(fā)展成果。一些先行地區(qū),特別是沿海一些地區(qū)已經開展這項改革。到2015年底,全國已經有5.8萬個村、4.7萬個村民小組實行這項改革,已經累計向農民股金分紅近2600億元,2015年當年就分紅了411億元。

      第三,這項改革有利于增添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新動能。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發(fā)展農民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有利于激活農村各類要素的潛力,完善現代農業(yè)的經營體系,增添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新動能。應該說各地的實踐也有這方面的經驗,比如上海市閔行區(qū)梅隴鎮(zhèn)華二村通過改革,集體年收入從2005年改革時的3300萬元增加到2015年的8100萬元,年均增長超過9%;再比如廣東省佛山市的南海區(qū),2015年村組78萬名社員股東人均分紅是517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所以這項改革確實意義重大,而且被實踐所證明。我們相信,這項改革可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

      構建集體經營性資產運行新機制

      新華社記者:《意見》提出改革要突出重點,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請問為什么要聚焦于集體經營性資產,是不是這類資產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

      韓長賦:農村集體資產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集體所有的土地等資源性資產,第二類是用于集體統一經營的經營性資產,第三類是用于公共服務的非經營性資產。這三類資產都有改革的任務,但是要分類施策。

      對于資源性資產改革,中央已經有部署,就是要繼續(xù)抓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三權分置”辦法,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這方面的改革正在有序推進中。對非經營性資產改革,主要是結合新農村建設,建立探索集體統一經營的運行管護機制,更好地為集體成員和社區(qū)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務。

      為什么要聚焦在經營性資產?當前的問題突出反映在經營性資產上,現在不少地方集體經濟發(fā)展了,形成數額較大的經營性資產,如果不明晰歸屬、完善權能、盤活整合、創(chuàng)新機制,這些資產就難以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如果不盡早確權到戶,在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進程中,這些資產再過若干年就更難說清楚歸屬,就有流失或被侵占的危險,對此農民反映非常強烈,要求非常迫切。所以經營性資產的改革是這次改革的重點。

      經營性資產改革的重點是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將集體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發(fā)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確權到戶不是把集體資產分了,而是要明確誰有這個權利,大家來共同發(fā)展股份合作制。改革要開展清產核資、確認成員身份、搞好折股量化,構建集體資產運行新機制和收益分配制度,說到底就是落實好農民的集體收益分配權和民主監(jiān)督權。應該說集體經營性資產的股份合作制改革難度也不小,特別是直接涉及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所以需要高度重視,著力推進,這就是為什么這個文件在全面部署的同時,把重點聚焦在經營性資產改革上的原因。

      使廣大農民在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兩個方面都有獲得感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到農村采訪的時候發(fā)現,很多村民都很關心改革后自己的權利問題。請問在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中,如何體現和保護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如何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韓長賦:我前面講過,這項改革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保障農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很多,最重要是兩方面:一是財產權利,包括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二是民主權利,包括對集體經濟活動的民主管理權利。比如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等。也就是說,這一次改革要使廣大農民在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兩個方面都有獲得感。

      在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就保護財產權利而言有兩個要點:一是完善股份權能。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2015年,我們在29個縣(市、區(qū))開展了這項改革試點。從一年多的試點情況來看,應該說成效比較明顯,農民也比較滿意,下一步就要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將試點成果盡快轉化為政策法律。二是實行嚴格保護。為防止外部資本的侵占,現階段開展的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嚴格限制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農民所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流轉要封閉運行,不能突破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

      就保護農民的民主權利而言,一是要保障農民的選擇權。要尊重農民的意愿,發(fā)揮農民主體作用,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涉及成員利益的重大事項都要實行民主決策,比如說成員身份確認、資產股權設置等問題都得由農民群眾來民主討論決定,而不是干部決定。二是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不論是改革方案的制定還是具體組織實施,以及改革之后建立管理制度等,都要維護農民集體成員的監(jiān)督管理權利??偟膩碚f,要真正讓農民成為這項改革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周密設計,精心組織,確保改革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這項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關系到農村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農業(yè)部作為牽頭部門,下一步將具體怎么實施這項改革?

      韓長賦:這項改革確實是和全國各個行政村及村民小組都有關系。我開始時候已經講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涉及農村生產關系的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涉及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涉及農村長遠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另外我國地區(qū)差別比較大,情況也比較復雜,這方面工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周密設計,精心組織。

      為積極穩(wěn)妥推進這項改革,中央對地方黨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要建立省級全面負責、縣級組織實施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地方各級黨委書記尤其是縣鄉(xiāng)黨委書記要親自掛帥,承擔領導責任。要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工作措施,提出具體要求。要創(chuàng)造保障條件,確保這項改革事有人管、責有人負。

      《意見》明確,在中央層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項工作由農業(yè)部和中央農辦牽頭實施。作為牽頭單位,我們農業(yè)部和各級農業(yè)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通過包括新聞發(fā)布會在內的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中央的改革政策,也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幫我們共同學習領會和解讀好中央的改革政策。要抓好對地方黨政領導、基層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增強各級干部抓好改革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們準備組織一批農業(yè)部門特別是搞政策的干部到基層去調查研究、指導改革。要抓緊制定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方案,指導地方開展清產核資,夯實改革基礎。要繼續(xù)開展試點,在已有的29個縣(市、區(qū))的基礎上,準備再選擇100個縣(市、區(qū))來擴大改革試點。要推動完善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法律,清理廢除阻礙集體經濟發(fā)展的不合理規(guī)定。還要開展改革的督導檢查,層層傳導壓力,督促落實改革責任,確保改革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既要得到多數人認可,又要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權益

      《中國婦女報》記者:《意見》提出,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過程中,要切實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因為在目前的現狀當中,在一些農村地區(qū)尤其是一些可能比較偏遠落后的地區(qū),女性權益受侵犯的現象還是有的,在此次改革過程當中有哪些具體舉措?

      韓長賦: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很關鍵。請陳曉華同志回答。

      陳曉華:體現公平和效率是解決好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農村的改革實踐中,一些地方確實存在多數人侵犯少數人利益的問題。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次文件特別提出,成員身份確認既要得到多數人認可,又要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權益,并且特別提出要切實保護婦女合法權益。實際上,這些年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在土地問題上已經有明確政策規(guī)定,在法律規(guī)定上也有明確要求。實踐中,不少地方都采取措施來防止婦女的權益受到侵犯。比如,在近期開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為了保證婦女的土地承包權益,明確在登記的時候,要體現共有人,也就是說,婦女在財產權益的名冊上要有記載,權益要得到落實。同樣,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確定經營性資產股份時,也強調以戶為單位,這樣有利于更好地保護婦女的權益。實踐中,基層都在積極探索,不斷尋找好的解決辦法。

      韓長賦:我補充一下這個問題。剛才陳曉華同志講了,這一項改革要確定好每個集體的成員,概括地講就是要做到兩點。第一,成員必有份。只要是這個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通過將集體資產量化到人、確權到戶,就可以獲得相應的集體資產份額和權利。第二,誰是成員,農民公認。是不是成員要由集體組織的成員大家來共同民主討論確認。我們提倡在縣域范圍內,出臺成員身份確認的指導性意見,最后由群眾來民主決定。從實踐來看,應該說各地都有很多創(chuàng)造,基本上是把應該界定為成員的都界定了,包括保護婦女的權益。群眾公認了,這項改革才能健康進行,才能夠保持農村的和諧穩(wěn)定。

      堅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難;堅持試點先行,由點及面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想就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提一個問題。我國各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水平差異比較大,如韓部長提到的,改革會觸及農民的切身利益。請問作為農業(yè)部門來說,如何推進這項改革?

      韓長賦:正像你說的,中國地區(qū)差異很大,農村集體資產的情況也比較復雜,所以推進這項改革總的考慮是要積極穩(wěn)妥,尤其是要穩(wěn),要穩(wěn)步推進,穩(wěn)慎開展,使這項改革健康進行,保持農村社會穩(wěn)定。

      從農業(yè)部門來講,根據中央文件的要求,我們在推進這項改革當中主要是把握兩點:第一點,堅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難。改革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fā),改革首先在有經營性資產的村鎮(zhèn),特別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經濟發(fā)達的村來開展,因為這些地方集體資產多,農民改革的呼聲也高。從全國情況看,目前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第二點,要堅持試點先行、由點及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關乎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各地情況十分復雜,所以要試點先行。中央明確,2017年在繼續(xù)搞好原有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各?。ㄊ?、區(qū))也可以按照中央的要求,根據本地實際自主安排一些試點,通過試點探索經驗來逐步推開。

      文件里設定3年和5年這兩個時間表,3年左右搞完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5年左右搞完農村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就是考慮到這項改革比較復雜,所以要由點到面來實行。我們相信,通過各地的不斷試點,無論是我們的干部還是我們的農民群眾,都會通過實踐來學會適應這項改革,并且在改革之后能夠建立起好的運行機制。

      由群眾來選擇和決定集體資產股權管理模式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在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方面,股權管理提倡實行不隨人口增減變動而調整的方式,請解釋一下不提倡調整的原因。第二,《意見》中提到探索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的條件和程序,現階段農民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不得突破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但是可以在本集體內部轉讓或由本集體贖回。為什么要限定這樣的退出范圍呢?由于不存在這樣的交易市場,其有償交易的價值又應該如何來體現呢?

      陳曉華:這位記者提出的問題確實也是改革中群眾比較關注的問題。在實踐中,股權管理主要有兩種形式或者說兩種模式。一種是動態(tài)管理,也就是說能夠在一定時期內隨著人口的增減而調整股權或者份額。第二種是靜態(tài)管理,也就是說,生不增、死不減,保持穩(wěn)定。在確定管理模式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要由群眾來選擇和決定。從現在已經開展的改革和已經進行的試點來看,多數地方或者說多數老百姓是選擇靜態(tài)管理模式的,不以人口的增減和變動,而隨時去調整股權關系。廣東佛山市南海區(qū)搞股份合作制改革已經搞了20多年,到今天為止,仍然是限定在社區(qū)內,他們的說法就叫做“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社內流轉,長久不變”。從中央安排的29個縣試點來看,有24個縣是選擇的靜態(tài)管理的模式,不隨人員的變動而隨意調整。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應該說是多數群眾的選擇。同時從制度設計上來看,農民的幾項基本權利應該相互銜接,農民的土地承包關系要求保持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正因為這樣,所以中央提倡不以人口的變動而隨時來調整股權。當然,是選擇動態(tài)還是選擇靜態(tài),那要由群眾來最終決定。

      關于剛才說到流轉范圍的問題,流轉范圍的確定也好,運行規(guī)則的制定也好,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有利于保護農民的基本權利,包括財產權利和民主權利。大家都知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經濟組織有很大的不同,按照法律規(guī)定,它的財產屬于成員集體所有。同時,農村集體經濟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征,就是它的社區(qū)性,主要表現在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針對這種特殊性,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特別是防止外部資本的侵占,文件明確兩點:第一,改革的范圍嚴格限定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第二,股權的流轉不得突破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這兩點規(guī)定非常重要,現階段也是符合農村實際的。

      明確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的范圍、任務和責任,力爭3年基本完成

      《農民日報》記者:《意見》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完成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全國有50多萬個行政村,490多萬個村民小組,清產核資工作如果3年完成,工作量非常巨大,請問這項工作應該如何具體來開展?

      韓長賦:這個問題很重要。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是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可以說是前提。因為如果集體家底不清,就很難來推廣這項改革,也很難再來確權到戶搞股份合作制改革。這項工作具體怎么搞,請陳曉華同志回答。

      陳曉華:正是因為考慮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所以,中央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清產核資。為了保證這項任務的順利完成,中央明確了3點:

      第一,明確清產核資的范圍。鄉(xiāng)、村、組農民集體所有的資源性、經營性、非經營性資產都要進行清產核資。由于集體資源性資產的清查確認工作,有的已經完成,比如說,現在集體林地確權面積達到了99%,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率達到了97%,承包地實測面積已經達到了12.5億畝,確權面積達到8.5億畝。整個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因此,這次的重點主要是查三個方面:一是還沒有承包到戶的集體資源性資產,二是集體統一經營的經營性資產,三是債權債務等。要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確權到戶,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加強管理,防止集體資產的流失。

      第二,明確清產核資的任務。具體來講主要就是要查清資產,理清債權債務,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臺賬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快建設農村集體資產監(jiān)管平臺。

      第三,明確清產核資的責任。這項工作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來統一部署,縣和鄉(xiāng)鎮(zhèn)要組織實施好,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明確相應的工作責任,以確保任務的完成。當然,農業(yè)部作為牽頭部門,也要搞好工作的指導。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特別強調一點,整個清產核資過程都要尊重農民的意愿,組織農民參與,接受農民監(jiān)督,得到農民認可。

      總結基層創(chuàng)造,使集體積累和農民收入不斷增加

      《中華合作時報》記者:《意見》提出多種形式發(fā)展集體經濟,其中也包括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農戶和各類農業(yè)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農業(yè)生產性服務,請問在這方面有哪些措施?

      韓長賦:我們將用3到5年的時間來完成清產核資和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戶,建立起股份合作制的運行新機制。新機制建立以后,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使它能夠不斷地來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另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不斷地來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從發(fā)展集體經濟這方面來講,目前各地有不少探索,比如有的村用未承包到戶的集體“四荒”地等資源,集中開發(fā)或者通過公開招投標等方式發(fā)展現代農業(yè)項目;有的集體經濟組織利用獨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資源來發(fā)展休閑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這既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可以實現集體增收;有的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閑置的各類房產設施、集體建設用地等,通過出租或者是入股的方式來增加集體收入。再比如還有一些地方整合利用集體積累資金、政府給予的幫扶資金等,通過入股或者是參股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或者通過村企聯手開發(fā)的方式來發(fā)展集體經濟。也包括你說的通過為農戶和其他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實現農產品價值鏈的延長和增值,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集體也會得到一些收益。

      總之,各地有很多的創(chuàng)造,我們在推進改革的過程當中也要總結這些創(chuàng)造,真正通過改革使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民的錢包不斷地鼓起來。同時,集體的積累、集體的收入也逐步增加,為農民群眾服務的能力能夠不斷地增強。

      猜你喜歡
      股份合作制韓長賦經營性
      軍工院所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提升建議
      韓長賦:總結經驗把握規(guī)律 大力推進農村改革
      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2
      建構與創(chuàng)新: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綜述※
      韓長賦:感悟“三農”情懷 做到“一懂兩愛”
      韓長賦:因地制宜持之以恒抓好產業(yè)扶貧
      韓長賦主持召開農業(yè)部黨組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
      農地股份合作制與“重建個人所有制”——以京郊農村為例
      學習與探索(2016年4期)2016-08-21 12:36:56
      關于公立醫(yī)院經營性問題的思考
      四川10縣市區(qū)試點農村集體資產股改
      迁西县| 濮阳县| 会东县| 嵊州市| 漳州市| 浦东新区| 通江县| 天津市| 徐汇区| 新河县| 堆龙德庆县| 获嘉县| 满洲里市| 汶上县| 寻甸| 台江县| 化德县| 太保市| 弥勒县| 淮滨县| 永福县| 大荔县| 额敏县| 襄城县| 平昌县| 同德县| 阳原县| 辛集市| 封开县| 营山县| 汝阳县| 庄浪县| 雷山县| 格尔木市| 威远县| 中牟县| 津市市| 全州县| 阿拉尔市| 教育|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