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保
陶行知“愛滿天下”教育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孫立保
“求真創(chuàng)造,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之靈魂,包含著對學生無限的賞識、關(guān)愛、尊重與信任,它昭示著教師以一種大愛的情懷投入到教學中去,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獲得個性的尊重、人格的發(fā)展和精神的營養(yǎng)。
如果我們愛學生,我們首先要懂得尊重他們,關(guān)注他們的心理。
教師的“權(quán)威”一直是學生心理中存在著的無形障礙。教師應(yīng)該放下自己“專制”的權(quán)威姿態(tài),用平和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情感和才智被尊重,師生之間的“心距”縮短,愛得以自然傳播,并浸潤于心。
教師的教學不僅表現(xiàn)在知識的傳授過程,更是展示自身教學風格和教學魅力所在,因此,教師的教學心境無時不在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并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心境,愛于是也就油然而生。教師用真心和真情對待學生,關(guān)注他們的情感和個性體驗,并形成雙向的互動交流,教師必將贏得學生的信任與信賴,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也會由此愛上英語這門學科,并進一步形成老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好情境。
教師工作的源泉是“愛”。當教師的愛浸潤于學生內(nèi)心的時候,學生也就感受到了溫情與關(guān)懷,師生之間就可以自然地交流情感。
一個特別的學生,英語成績還不錯,因為新學期剛換了班級和任課老師,對新班集體不太適應(yīng),最主要不能適應(yīng)我用全英文教學,對我還有點敵視,甚至有想換班的欲望。為此我跟他談了幾次話,收效甚微,無奈我只好用心想辦法慢慢引導他。在每次上課前我都會用英語熱情和他打個招呼,課堂上我會一如既往用英語問他問題,并請他來回答。當然,英語課堂的問題也要求他只能用英語來回答,每次無論他答對或答錯我都表揚或鼓勵他。課后,我及時問他是否能聽懂我當天所教的內(nèi)容,而且還夸他英語說得很好聽。沒有學生不想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沒過多久,他不僅適應(yīng)了我的英文課堂,而且還被我流利的口語深深的感染,從那以后他不僅喜歡上了我的課,而且課堂上主動地、積極地回答問題。后來,我們竟然還成為很好的朋友。這就是愛的回報。
英語語言的學習要因人而異,尤其從學生發(fā)展的視角看,更不能強求每一個學生都要達到同一個目標。這勢必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教學計劃,設(shè)計教學方法。對于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的作業(yè)量應(yīng)該有所保留,對于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不僅作業(yè)量要加大,難度也要有所拓展,總之,只要能有利于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獲得的成績最大化,我們的教學就算成功了。學生既能感到?jīng)]有被教師放棄,又能感受到自己學習成績的穩(wěn)步進步,情感和成績同時獲得,實際上也就是感受到自己在愛的關(guān)懷中不斷成長。
在學生學說英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此時教師不可語言粗暴,盡顯責備與批評,而是要盡可能給予語言鼓勵。比如,在單詞的初始閱讀中,只要學生能夠勇于讀出來,我就會用“Verygood!”進行鼓勵,學生的信心大增,并且很愉快地愿意進一步參與到閱讀中去;對于一些信心不強,害怕讀錯被笑話的學生,我會先與他們進行溝通,告訴他們首先要有勇氣,即使讀錯了也沒有關(guān)系,讓他們從心理上卸下包袱,然后再逐步地對他們提出相應(yīng)的要求,如“Can you read it louder?”等;當學生回答問題出現(xiàn)困難時,我就會主動和他面對面進行交流,并給予適當?shù)膯l(fā),如果學生最終還是不能回答出問題,也不便著急,而是先讓他“sit down!”再讓他課后進行思考,并尋求同伴或教師的幫助;如果學生雖然回答了問題,但不夠確切,那更不能隨意給予否定,而是要先肯定他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墓膭钚栽u價,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Who can say it better?”這樣,不僅回答問題的學生感受到自己有所成功,還能從其他學生的補充中完善自己的回答,課堂氣氛和諧,身心在健康的氛圍中得到了發(fā)展。
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教育學生的催化劑。教師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執(zhí)著地堅守著對學生的愛,弘揚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的博大情懷,熱愛學生,關(guān)懷學生,才是真實地體現(xiàn)著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辛勤的耕耘,就會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p>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縣南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