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實驗小學 秦建芳
理論探討
把握文本內(nèi)容,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
江蘇省南通市實驗小學 秦建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促使學生學會如何把握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如何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情感。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邏輯歸納能力。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很難準確分析并進行歸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采用各種方式輔導學生把握文本主要內(nèi)容,為進一步感悟文本主旨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不少小學教材的文本中都有重點詞句,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找出文本中的重點詞句,以此來輔助閱讀。首先可以找出文本中的重點字詞,然后讓學生嘗試將這些詞句組合起來,形成一整句話或一整個段落,以之勾勒出文本內(nèi)容的主要輪廓,以輔助學生閱讀文本。
例如在學習《牛郎織女》時,教師便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文本中的詞匯,然后讓學生嘗試根據(jù)這些詞匯組句連段,形成一整段話,嘗試總結出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這些詞語分別是:“牛郎、孤兒、放牛、姑娘、嬉戲、織女、懲罰、掙扎、天河”等。這些詞語中有動詞,也有名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先在文章中找出這些詞語所在的位置,并說說每一個動詞關涉的人物分別是誰,說說那些名詞意味著什么,然后再嘗試將其串聯(lián)成段落。如有學生提出:“‘孤兒’指的是牛郎,正是因為其是孤兒,所以才會被哥哥嫂子欺負。”還有學生提出:“‘懲罰’是王母娘娘做的,王母娘娘希望懲罰不聽話的織女?!痹诮處煹膯l(fā)下,學生打算將這些詞串聯(lián)在一起,組成一段話,如有學生嘗試總結:“孤兒牛郎在放牛時遇到了一群姑娘在嬉戲,他結識了其中一個叫織女的姑娘,并和她結婚。王母娘娘要將織女捉回去,還要懲罰織女??椗m然掙扎,但還是沒有用。牛郎追趕過去,王母娘娘用一道銀河隔開了兩人?!?/p>
學者章婷在研究如何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時提出,教師可以檢查學生自學文本生字生詞的能力,并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嘗試用這些詞句建構文章的整體內(nèi)容。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好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還能提高學生邏輯概括的能力,令學生的思維更具有條理性。學生在嘗試勾勒文章輪廓的過程中,也會嘗試選擇更合適的詞匯,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用詞的準確性。
復述是小學語文的一個重要項目,《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復述文章的大意,嘗試表達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讓學生復述的機會,令學生試著在復述文章內(nèi)容的過程中歸納文章的重點。這樣能令學生更好地提高閱讀能力,錘煉其提煉文本整體內(nèi)容的技能。
例如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一文時,教師讓學生嘗試復述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首先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我”初見老人,但是還沒有和其進行交流的部分,而另一部分是“我”和老人交談的部分。學生嘗試先分別復述這兩段內(nèi)容。如有學生嘗試復述:“我攀登天游峰,終于登上山頂,十分得意。此時看見一個老人正在清掃路面,我對這位老人產(chǎn)生了好奇,不知道他為何在這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還能如此輕松?!边€有學生嘗試復述后一部分的內(nèi)容:“我和老人交談,問老人累不累。老人說自己不累,能在欣賞山水的同時掃地是悠閑的事情。我對老人的行為感到贊嘆,并祝愿老人能長命百歲?!比缓蠼處熥寣W生嘗試將這兩部分內(nèi)容組合起來,整理成一整段內(nèi)容。學生發(fā)現(xiàn),“我”攀登高山的內(nèi)容是文章中的次要內(nèi)容,而老者的話語則比較重要,于是便在復述時強調(diào)了老者的話語,而弱化了“我”攀登山峰的內(nèi)容。學生不僅能復述完畢,還能充分歸納其中的重點內(nèi)容。
教師可以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展開練習。首先可以先復述一段的意思,然后將每一段的大意綜合起來,嘗試復述出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由于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不同的學習個體,故其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讓其直接復述整篇文章的大意;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可以讓其先用一個字、一句話歸納一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再進行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比較在意指導學生閱讀連續(xù)性文本,但是實際上理解非連續(xù)性文本的內(nèi)容也十分重要。閱讀圖表這樣的非連續(xù)性文本也是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技能之一。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圖表的內(nèi)容,并學會自己整理填寫圖表,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使用圖表來整理文本的內(nèi)容,了解文本的整體脈絡。
《輪椅上的霍金》是一篇介紹霍金生平的文章,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讀懂這篇課文,教師嘗試整理了一張表格,讓學生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嘗試填寫,并在此同時整理文章的主要脈絡。這張表格的項目分別包括“霍金的生存狀況”、“霍金的成就”、“霍金一天的工作流程”等內(nèi)容。其中,“霍金的生存狀況”一部分讓學生分別填寫哪一年、多少歲的霍金因為什么原因失去了身體的什么功能,導致了怎樣的結果。在填寫這張表格后,學生基本上能對霍金所遭受的不幸有了具體的了解?!盎艚鸬某删汀辈糠职ǎ骸盎艚饎?chuàng)作的科普著作”、“霍金對其他人的影響”等內(nèi)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進行填寫。如有學生在“霍金對其他人的影響”這部分內(nèi)容填寫了:“霍金的科學精神和完全的人格力量感動了大眾?!痹谔顚懲瓯砀窈?,教師可以試著讓學生參考表格的內(nèi)容復述課文,這樣能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
初次嘗試這種訓練方法時,可以由教師繪制表格,而學生只要根據(jù)教師表格中的內(nèi)容填寫相關的內(nèi)容即可。如果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則可以發(fā)展到讓學生自主填寫表格,在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一起探討所填寫的表格有何問題。
本文主要介紹了各種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方法,不管是摘詞成段還是復述文章的內(nèi)容,又或者是嘗試填寫和文本內(nèi)容有關的表格,都能促使學生對文本有整體認知。除了本文介紹的方法以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利用文章的提示語等各種方法來提升整體閱讀能力。只有全面提高整體閱讀能力,才能促使學生讀得更高效,令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