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林,高宇
(西南林業(yè)大學,昆明 650224)
淺談昆明市無障礙景觀設計
李曉林,高宇
(西南林業(yè)大學,昆明 650224)
文章對我國社會現(xiàn)狀、家庭結(jié)構(gòu)和目前的養(yǎng)老方式進行了分析;從無障礙設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進行了論述;提出了安全、系統(tǒng)、易識別、易達、可交往的方法;進行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研究;達到了無障礙設計能真正為所需人群服務的效果;解決了無障礙設計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滯后、不完善的問題。
老齡化;無障礙設計;景觀設計;綠化植物種植設計
(一)無障礙設計的概念
無障礙設施: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區(qū)等建設工程配套建設的服務設施。
無障礙設計:以人本精神為基礎的全方位設計,適合所有身體心理有差異的人群。
(二)國外現(xiàn)狀
無障礙設計的首次提出是在西方國家。1961年,美國第一次提出了要制定無障礙設計標準和規(guī)范,1971年,該標準成為強制實行的條款,從此便把無障礙設計的概念推廣到了各個設計,所以到目前美國的無障礙設計體系是最系統(tǒng)、最普及的。在歐洲還有英國的無障礙設計也在不斷完善法律和標準。
(三)國內(nèi)現(xiàn)狀
我國在無障礙化設計上的發(fā)展起步較晚,加上人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guān)懷意識不強,所以我國的公共環(huán)境的無障礙建設發(fā)展并不理想,直到2001年我國才出臺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相對于我國經(jīng)濟比價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無障礙化設計是比較完善的,而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的無障礙設計更要滯后和不完善。筆者在南京所見:在地鐵樓梯一側(cè)有輪椅升降梯,還有專門的無障礙化通道,電梯里面的按鈕高度設計的也是符合在輪椅上的人的坐高,樓梯的兩側(cè)扶手開始一端有盲文,地鐵通道里有盲道;公園、圖書館、商場等公共環(huán)境都有設置有無障礙通道。而在經(jīng)濟水平不發(fā)達地區(qū),盲道的設置形同虛設,即便是設置有盲道,但隨處可見的是盲道被占用、被攔腰截斷……
跟著盲道走你會發(fā)現(xiàn),可能下一步盲道就不見了,這對他們的出行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中國飛速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他們,是小康社會的一部分,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生活,是每個人的義務。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個國家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中國也早已在2003年步入了“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中。到2025年前后,世界將會有25億60歲以上的老人。
而隨著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有關(guān)于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設計標準開始制定和實施?,F(xiàn)有的住宅設計標注已經(jīng)不能再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配套的適合他們的設施建設和安全環(huán)境建設都已經(jīng)跟不上發(fā)展的腳步了?;谖覈莻€人口大國,再加上我們特有的獨生子女政策,如何使眾多老年人群的晚年過的安全、舒適、幸福,解決老年居住、出行等問題是整個社會迫在眉睫的問題。
另外,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大概有6.5億殘疾人,占全世界人口比重的10%。2006年,我國進行的全國范圍內(nèi)的殘疾人抽樣調(diào)查中,盲人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五百萬,并且還在以平均每年45萬的數(shù)量增加。
王寧(2010)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如果根據(jù)聯(lián)合國判斷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昆明早在1991年就已經(jīng)步入了老齡化社會的行列中,并且每年以3.8%的速度增長,比我國平均年增長率還高0.52個百分點,比我們整個國家水平早了整整九年。老齡化速度與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失衡、高齡化趨勢明顯、數(shù)量呈上升趨勢的空巢老人等這些都是昆明市現(xiàn)有的問題特征。
現(xiàn)階段社會中的老年人有很多子女,所以他們大都是選擇家庭養(yǎng)老的方式,但是隨著家庭結(jié)構(gòu)的變化,這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方式將面臨巨大挑戰(zhàn)。
所以,在物質(zhì)生活豐富的今天,在景觀設計和建設中體現(xiàn)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關(guān)愛,盡量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要求,并且創(chuàng)建出安全、便捷、舒適、宜人的無障礙景觀環(huán)境,是景觀設計工作者的重任。
老年人和殘疾人由于自身特殊的特征,對環(huán)境的要求和體驗是異于常人的。生理上來說,他們的感知能力、認知能力開始下降,反應不再靈敏。心理上來說,雖然他們行動緩慢,反應遲鈍,他們?nèi)匀幌M麆e人能夠尊重他們,給他們自己的空間。
無障礙景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應該充分了解這些弱勢群體的心理活動和生理特點,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和受眾的不同去做適當?shù)恼{(diào)整。設計者應該與使用者感同身受,而不是讓這些公共環(huán)境建設浪費。
無障礙設計就是為了營造一個平等、安定、和諧的社會氛圍,“人人平等”的體驗是無障礙設計的原則,讓老年人和殘疾人像正常人一樣享受公共空間帶來的樂趣。所以無障礙盡管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安全性
無障礙設計中安全原則是尤為重要的。環(huán)境中避免有障礙物和危險物是這條準則的重點。由于老年人和殘疾人他們身心機能的減弱或缺失,導致他們不能像常人一樣感知和應對危險的發(fā)生,所以再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的記住這一點。盡量為他們著想,讓環(huán)境為他們服務。
(二)系統(tǒng)性
系統(tǒng)性是指每個無障礙設施之間應該是聯(lián)系著的,可以連接的,形成點、線、面的立體空間,讓使用者真正能在里面行動自如。
(三)易識別性
是指環(huán)境中的標志和提示容易識別的程度。老年人或者殘疾者由于他們身心機制的衰弱或不健全,使得他們不能及時感知危險的發(fā)生,危險發(fā)生的時候也不能很好的應對危險。所以在環(huán)境中要多次、采用多種方式提醒他們,比如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的方式。合理安排空間次序、以他們能理解的形象、吸引他們眼球的標識方式和溫和的音響提示他們。
(四)易達性
是指通道的設計必須是便捷和舒適的,對于健康的人來說,出門靠腳,我們有腳就可以翻山越嶺,但是對于老年人和殘疾人來說,一條通暢、舒適的路才能夠滿足他們像正常人一樣重返社會的心理。
(五)可交往性
在設計中,公共環(huán)境的可交往性對他們來說是很特別的,我們國家的新一代老人,大部分都是經(jīng)歷過獨生子女政策的老人,在這個政策下產(chǎn)生的特殊的“四二一”家庭結(jié)構(gòu),會產(chǎn)生很多老人,并且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很好的被子女照顧。這些老人平日無人陪伴,和子女交流機會勝少,無障礙景觀環(huán)境能給他們一個放松身心的地方,還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唱唱歌……這正是無障礙景觀設計的初衷。
(一)要素設計
1. 出入口設計:出入口的寬度設計應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時,應該用坡道解決高差問題。
2. 坡道和臺階
坡道面平整,不光滑,不松動,不積水,表面做防滑處理。坡道的最大坡度為1:12,長度不超過10m,如果超過10m,中間應該增加水平的休息平臺。轉(zhuǎn)彎處應該為平臺,在坡道轉(zhuǎn)彎,會使輪椅的一輪架空,發(fā)生危險。坡道低端應該留有較寬的平臺,保證使用輪椅者的視野廣闊。為了避免使用輪椅者跌倒或發(fā)生碰撞,通道上應該裝有圍欄和扶手。
臺階:
踏面寬面:30-35cm、每一級高度:10-16cm、幅寬:大于等于90cm。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夜間照明。
3. 園路
無障礙景觀空間的園路應該滿足輪椅使用者的要求:平整不光滑,園路表面作防滑處理,避免高差,如必須要有高差,應小于等于2cm。路寬大于等于135cm,方便步行者和輪椅使用者錯身通過,園路兩側(cè)的植被不應該是落果類的綠化植被,避免輪椅行走負擔。另外,要有盲道和指引標志的設置,園區(qū)里所有的標識牌和扶手或者欄桿上都應該設置有盲文。
4. 其他
(1)車庫、停車場
車庫和停車場應該設置殘疾人通道,并且應該伴有良好的照明。殘疾人停車位間距應大于一般使用的停車位,因為輪椅使用者打開車門需要至少1.5m的寬度,車庫地面所有方向的坡度都不能大于1:20。停車場的殘疾人專用道寬度不能小915mm,殘疾人專用道在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各種天氣狀況。車庫與主體建筑之間的地面應該無高差。
(2)休息設施與標識物
在較長距離的游步道中間應設休息場所,如亭子、坐凳等。休息場所應有足夠的空間讓坐輪椅者與別人交談。聽覺較弱的人和聾啞人一般問路不方便,對他們來說,路標、指示牌、地圖等標識物很重要,這些標識物的色彩應明亮、和諧,適當?shù)牟课皇褂悯r艷的色彩,以刺激人的視覺,易引起殘疾人或老年人的注意。
(二)綠化植物種植設計
老年人和殘疾人,他們自身的條件讓他們對室外環(huán)境和綠植的渴望要比正常人強烈。植物可以凈化空氣,生機勃勃的長勢看著使人心情明朗,有利于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在綠植選用時,我們更要花心思,從他們的角度考慮,不選擇落果類、根莖暴露的植被,選擇無毒、無害、少蟲害、少花絮的植被,通過景觀設計的造景手法,巧妙地運用孤植,把握好景觀小品和植被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因地制宜的選擇適應當?shù)貧夂虻闹参?。從視覺、聽覺、嗅覺上給老年人和殘疾人一種四季不同的身心體驗,激發(fā)他們生活的熱情。■
[1]王萍. 以人為本 建設無障礙設施[J].社會福利,2005(04):40-42.
[2]相麗,陳海明. 無障礙設計與園林景觀[J].現(xiàn)代園藝,2012(10):130.
[3]王寧. 淺析昆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與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構(gòu)建[J].新西部,2010(06):11-12.
[4]陳洪偉,關(guān)于無障礙景觀設計的思考[J].裝飾,2007(08):59-60.
[5]方婧,劉杰. 園林景觀的無障礙設計[J]. 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10):112.
[6]趙玖香. 淺談園林景觀無障礙設計原則及方法[J].群文天地,2012(20):96.
[7]沈開. 針對行動不便人群的園林景觀無障礙設計[J]. 湖南農(nóng)機,2013(03):108-109.
[8]湯帥帥,胡小祎,殷雄,張爭,明月,吳凱. 淺析老人居住環(huán)境戶外景觀空間之“無障礙”設計[J].藝術(shù)科技,2014(01):56.
Barrier-free Landscape Design in Kunming
LI Xiao-lin, GAO Yu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family structure and current pension methods of our country. I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barrier-free design. It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safety, system, easy identification, accessi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to achieve the barrier-free design can really serve the needs of the crowd; to solve the barrier-free design i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 lagging, imperfect problems.
aging; barrier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green plant design
檢 索 :www.artdesign.org.cn
X915.2;
A
1008-2832(2017)11-0071-02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