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清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郭曉清
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出發(fā),提出在閱讀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以引導者、輔助者的身份示范提問,讓學生能夠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指導學生實踐,培養(yǎng)學生整體自學的能力、質(zhì)疑和探究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力求尋找到一條行之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新路子。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意識
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是進行創(chuàng)新活動的開始。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環(huán)境和氛圍,引導、啟發(fā)學生去進行實踐活動,運用積極的求異思維、敏銳的觀察力、活躍的靈感去發(fā)現(xiàn)“新”問題。教師如何使學生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中說:“學生是獨特的人”,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還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一位老師教《清平樂·村居》,揭題后就展示課件——和書中插圖一樣的畫面,然后讓學生看圖說說“村居圖”是什么樣的。其實,因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村居圖”在學生頭腦中也應該是形式各樣、風格各異的,水鄉(xiāng)村居、山野村居、北方村居、南方村居……揭示“村居”一詞后,如果先讓學生自由想像,學生一定能描繪出各種各樣的村居圖。即使辛棄疾筆下之村居也未必是課文插圖所描繪的樣子,那只是做插圖的人讀了詞所產(chǎn)生的個人感受而已。如果能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村居的畫面自己發(fā)揮想象,自己產(chǎn)生疑問,自己開始探索,相信學生的興趣會更高,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好的提問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應針對文章的重點,設計出精當?shù)膯栴}。比如有老師在講授《幽徑悲劇》時問道:“寫藤蘿之美前,為什么花了大量的筆墨寫幽徑呢?”“藤蘿的悲劇是它個人的悲劇嗎?”再如《阿里山紀行》中,老師問道:“作者寫焦雷劈過的神木是為什么,它還神嗎?”這些問題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關鍵所在,利于把握文章脈絡、貫穿全文,具有一定思考容量。通過問題的提出,然后引發(fā)學生讀書、思考、討論,解決問題。使學生學會探索,進行研究性學習?!霸O計豐富的課堂提問,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思考,是學習深入的源頭,啟迪知識宮門的鑰匙,溝通智慧之路的橋梁。閱讀教學的著眼點,應該放在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上;切不可讓學生成為“坐上客”,始終處于被動、消極的狀態(tài)。教師要設計豐富的課堂提問,千方百計讓學生大腦這部機器開動并運轉起來,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引發(fā)學生思考,并讓學生在探索中進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問題。”
初中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這正是問題意識的表現(xiàn),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重學更重問。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偉大的友誼》一課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之后,啟發(fā)學生提問。其中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插圖中哪個是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關,顯然,學生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太沒價值了。然而,這位老師頓了頓,笑著對全班同學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呀,哪個是馬克思呢?”話音剛落,學生紛紛舉手。這時,老師繼續(xù)說道:“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依據(jù)來?!边@位老師沒有像學生那樣一關了之,更沒有說出“這還用問嗎?”之類的話。而是抓住這個契機,鼓勵這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給全班學生提供了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并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畫,一邊看一邊思的能力,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待學生提問,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才敢問。久而久之也才會問。也才會去創(chuàng)新。當學生有了敢問的勇氣時,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質(zhì)疑,幫助學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隨意性,打破思維定勢,引導學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不滿足于思維的求同性,注重思維的求異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讀書習慣。
要學會欣賞學生的問題,要耐心的傾聽學生的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時,老師千萬不能漫不經(jīng)心,甚至諷刺挖苦:“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學生的“知音”,讓他覺得他很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應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讓心靈和心靈產(chǎn)生碰撞,教師的認真、平等會使學生更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質(zhì)疑,大膽探索,因為課堂上有一個始終陪伴著他的研究伙伴。有老師在教梁衡的《夏》時,有學生問道:“為什么作者說夏天的顏色是金黃的,我認為應該是墨綠色呀?”教師以一個研究伙伴的身份和她一起探討:“是啊,我們眼里的夏天的確是墨綠色的,那么作者和我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他眼里的夏天和我們不一樣呢?我們一起在文中找一找?!边@種評價比“你問得好”“你提的問題太棒了”更能令學生滿意,他們會明確的意識到自己找到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并充滿激情的去找尋問題的答案。
綜上,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促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