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軍
面對新課程的實施,我們都在積極地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但我們也很茫然,很困惑,我們的語文課堂有時看似充滿了新課程理念,實質卻是高耗低效。而“簡約”,能讓語文教學更加扎實,高效!
何謂“簡約”?重點突出為簡,厚積薄發(fā)為約。語文教學的“簡約”說到底是要在語文教學中盡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東西,把時間擠出來,讓學生和文本之間能進行更為深入的充滿智慧的對話,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力求做到“簡約而不簡單,平淡而不平庸”?!昂喖s的結構,深入的對話”,這樣的課堂才是“簡約”的課堂,這種“簡約”是對冗繁的語文課堂的一種“清洗”,是對語文學習本質的一種回歸,是學生自身主動意識的一種彰顯。
“簡約”語文有以下四個理論支撐:1、“從簡論”:刪繁就簡。古詩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導標新二月花。”2、“樸實論”:追求樸樸實實。一堂課呈現出的是樸實、真實、落實。3、“得失論”:有所失,才能更好的有所得。4、“效益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一課一得,目標簡明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航標”,讓教學顯得有序而有效。有了它,教師的教才有方向,學生的學才有動力。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高度集中,只有集中的目標才能更好地完成。一節(jié)課能夠集中精力解決一二個問題就足夠了。包羅萬象,一樣都不像。再優(yōu)秀的獵手不能同時追求兩個獵物。過泛的教學目標表面上看是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其實質是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或者是故弄玄虛,裝腔作勢。簡約的課堂,教學目標一定是高度集中、重點要突出,絕不旁騖。簡約的課堂應該是瓶子,瓶口是目標,內容是瓶肚,瓶口雖小,內容豐富。切不可把一節(jié)課上成了碟子,口子很大,內容卻淺顯,毫無韻味。所以我們首先要立足文本特點,分析文本的教學價值,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其次要根據新課標規(guī)定的年段目標,制定適合本班學生水平的具體的教學目標。所制定的目標,學生通過努力可以達成,并應在細節(jié)處得到落實,落實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落實在每個學生身上。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總目標基礎上,明確每一節(jié)課應達到的具體教學目標。
一堂課,只要能徹底解決一兩個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真正給學生留下點東西,就是一堂好的課。例如《學會看病》一課,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借助課題和課文主人公,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簡潔而高效教給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接著,圍繞課前的學習導語開展閱讀探究,緊扣母親矛盾糾結的心理,抓住文本特色,層層推進,扣人心弦。設計渾然天成,教學抓綱舉目,充分體現一課一得的教學目標。
二、學會取舍,內容簡約
有詩云:“繁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卻見本真?!闭Z文教學的本真是什么?語文課應該教些什么?崔巒老師曾告誡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咬定語文的‘本真不放松,要注意克服目前課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語文手段的現象,還語文教學的本來面目,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闭n堂教學時間只有短短的40分鐘,如果面面俱到,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因此,我們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實際等要素,學會取舍,簡約教學內容。就教學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語文學科的課文不等于教學內容,我們不是“教課文”而是“教語文”。很多時候,需要教師鉆進文本,更要跳出文本,對“課文”進行二度開發(fā)。由于教學時間有限,我們應當選擇最有教育價值的內容教學,合理剪裁。根據教材的體裁、語言特點、段落結構、表達方法等不同,進行有效的取舍。有的適合個性朗讀、讀中品味;有的適合品字讀句、深化內涵;有的適合內化語言、提升認識;有的適合挖掘空白、讀寫實踐……
例如《六個矮兒子》這篇課文,它的語言都是圍繞“幾只腳”來寫的,而且語言相近,段式相同,學生經過沈老師點撥之后是很容易讀明白的,所以沈老師重點研讀第一個矮兒子的語言,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第一個矮兒子靠捉螃蟹賺錢過日子,那其他的五個矮兒子呢?引導學生再一次走進課文,同桌兩人討論一下,用橫線劃出描寫事物特征的關鍵詞。接下來同桌合作學習,交流其他的段落。這就有了一個點的深入與面的輻射,有張有弛,層次分明。
三、有效整合,環(huán)節(jié)簡化
“簡約”的課堂一定是真實的課堂,是洗凈鉛華露本色,繁華落盡見真淳的課堂。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簡約一些?!昂喖s”的最高境界絕不是簡單,而是一種大氣、智慧和深刻。這樣的課堂往往帶給學生余音裊裊的感覺,獲得智慧的碰撞。“簡約”的語文教學是有足夠底氣的語文教學,決不是看似什么都訓練了而實質上什么都沒有落實的語文。
例如《六個矮兒子》一課,可以引導學生適時練筆,讓教學扎實有效。在學生通過抓住事物的特征,猜出了六個矮兒子分別是靠什么過日子的之后,老師反問,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表達清楚的事,作者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筆墨叫人去猜呢?接著沈老師出示兩組不同寫法的語言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妙處,然后讓學生也來試著寫寫。如果你是第七個矮兒子,你打算靠什么生活呢?這個小練筆的設計還是比較巧妙的,既能引導學生學到運用“根據事物特點,用上關鍵詞語,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又能進一步深入領悟課文的語言特色。老師留足了練筆的時間,先讓學生說一說,喚醒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再讓學生寫一寫,練習仿照課文的語言特色運用語言。在此之前老師還準備了一些圖供學生參考,照顧到能力相對比較弱的同學,讓他們也能有話可說。學生學得扎實,練得充分,老師指導到位,反饋及時,課堂的實效性顯而易見。
四、回歸本真,方法簡便
當下,好多課似乎不用多媒體就是落后,就不成為課。于是,我們的語文課堂成了“大雜燴”。多媒體的泛濫從某種程度上剝奪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和時間。呈現的畫面,學生無法習得文字的表達能力,他們的思維無法靈動,想象的翅膀會因此折斷,更別說在閱讀、交流過程中有著獨特體驗和創(chuàng)造力。于永正老師對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他采用的教學方法很簡便又高效——讀,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讀促寫。語文課就是在扎扎實實、簡簡單單的環(huán)節(jié)中,在品詞析句、讀讀寫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欣賞語文的能力,鍛煉他們運用語言的技能。明確這一點,我們就能在語文中刪繁就簡、輕裝上陣,上出“語文味”來,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緊扣文本,品析語言;體會情感,朗讀課文;由內及外,積累運用語言,使他們最大限度地親近母語,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而不是以花架子來制造課堂的“亮點”。課件可要可不要的時候干脆不要用,有時候一支粉筆、一本教材加一塊黑板的簡約也是一種美。
五、扎實有效,作業(yè)精簡
作業(yè)本身就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鞏固和提升,如果課堂教學缺乏效果,達不到課標的要求,常常需要大量的作業(yè)來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而“簡約”課堂強調的是高效課堂、自主課堂,因此其作業(yè)練習應該是精簡的,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拓展。尤其是要序列、系列的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當然精簡作業(yè)不是等于沒有作業(yè),而是杜絕重復性的機械性的抄寫作業(yè),減少無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愛好的作業(yè)。
讓學生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有針對性、個性化的作業(yè)上。如 “聽”,教師可安排學生聽一些新聞、故事、報告、講演等,以培養(yǎng)學生耐心專注地傾聽、能領會別人說話的意圖、能抓住中心和要點、能夠聽懂別人說話的中心思想等習慣和能力;可以發(fā)動學生自己討論、設計、編排黑板報的版面,將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更有利于激勵學生自主地去學習,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總之,“簡約”的課堂,是單純明快的課堂;“簡約”的課堂是精致大方的課堂。“簡約”并非簡單,它是經過提煉形成的精約簡省,是一種層次的升華?!昂喖s”,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回歸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