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林
前些年,筆者幾乎在同一時間采訪過兩個鎮(zhèn)。
一個位于渝東北,一個在主城區(qū)。
兩鎮(zhèn)的區(qū)位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等都無法相提并論,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局面卻讓人意外。
渝東北那個鎮(zhèn)積極轉方式、調結構,通過發(fā)揮無職黨員的作用,帶動群眾修復生態(tài)、興修水利、發(fā)展旅游、招商引資,三五年下來,全鎮(zhèn)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滿意度很高。聽說記者來采訪,有好幾位老黨員天不亮就起床,趕到座談會現場,嚷著“我要表揚幾句”。
另一個鎮(zhèn)盡管地處主城區(qū),但部分黨員干部不僅沒有用好天時、地利之便推動發(fā)展,反而利用征地拆遷與民爭利,結果不僅錯失發(fā)展良機,還導致黨委班子成員中有一半因貪腐身陷囹圄。
新年伊始,之所以要講述這兩個鎮(zhèn)的故事,是因為——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大事多、喜事多,黨的十九大將在下半年召開,重慶還將迎來市第五次黨代會、直轄20周年。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部署了2017年的經濟工作,強調要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fā)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發(fā)展實體經濟,促進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今年也是區(qū)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三級換屆后的第一年。這次換屆,換出了新班子,換出了新氣象,也換出了新希望。一批年富力強的領導干部走上新的崗位,正在謀劃新目標、新舉措。
越是大事多、喜事多,越是新班子、新崗位,越要沉心靜氣、深謀遠慮,越要將市委提出的走對路、扎實干這一要求理解透、執(zhí)行好。
“走對路、扎實干”,這六字要求,是對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事業(yè)之所以能夠順利推進,正是得益于“走對路、扎實干”。這六字要求,既是工作導向,又是方法論,為進一步推進重慶各項工作明確了方向路徑。
走對路,就是要看清方向。如果方向偏了,路走錯了,一味瞎干,那么再多努力也只會付諸東流,這叫南轅北轍。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這就是我們現階段努力的方向。當前,最重要的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中央要求謀劃和推動重慶發(fā)展,讓中央的決策部署在重慶落地生根。
扎實干,關鍵是腳踏實地。鄧小平同志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市委提出的“低調務實、少說多干,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十六字要求,強調的也是實干,把每一句話的最后一個字連接起來,不就是“實干當為”么?方向定了,路走對了,就要沉下身子,腳踏實地,察實情、謀實招、辦實事,老老實實地干,踏踏實實地干,以釘釘子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件一件干到底,一步一步往前走。
走對路、扎實干,要特別注意凝心聚力,團結帶領干部群眾同心同向一起走、同心協力一起干。從基層采訪和實地調研看,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堅持走對路、扎實干,干部群眾的干勁越來越大、信心越來越足,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種向上的風氣和力量,這是重慶爬坡上坎、再上新臺階的底氣所在。要萬分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局面,把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轉化為群眾的意愿和自覺行動,避免出現干部著急干、群眾“背著手看”的現象。渝東北那個鎮(zhèn)之所以發(fā)展得既快又好,一個訣竅就是善于發(fā)動黨員帶動群眾,用一位老黨員告誡鎮(zhèn)黨委書記的話說,“困難困難,困在家里才是難,大家伙兒一塊干,哪有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