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局743400)
設施杏樹促成栽培技術
王田利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局743400)
杏樹休眠淺,需冷量少,果實成熟早,是設施適栽樹種之一。設施栽培杏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售價高,效益好。
栽培杏樹的設施應建在土層深厚,土質(zhì)肥沃,地下水位高,有一定排灌條件,四周開闊的地方。設施坐北朝南偏西5°左右,周圍無高大建筑群,特別是東、南、西部要開闊,以利于冬春采光,東西長50~80 m,南北跨度6~8 m為宜。如果采用冬暖式溫室,有條件的最好能將北邊靠在地埂上,以增加保溫效果,減少筑墻用工。如筑墻,北墻及兩邊的山墻厚度應在1 m以上,后坡要先覆30 cm左右的作物秸稈,再在上面蓋20 cm左右的泥,前坡底角應挖深、寬均為50~60 cm的防寒溝,在溝內(nèi)填入麥衣、草木灰、鋸末等隔熱物,提高保溫效果。
設施栽培杏樹應選擇休眠期對低溫要求不太嚴格、適應性強且自花結實率高的品種,一般自然條件下7月上旬前成熟的品種均可進行設施促成栽培。生產(chǎn)上應用研究的品種有凱特、金太陽、大棚王、瑪瑙杏、香白杏、華縣大接杏、蘭州大接杏、沙金紅杏等。
由于杏樹成花不及桃樹容易,生產(chǎn)中最好栽植2年生以上有花芽的大苗,促進早果,縮短栽植到受益的時間,從而提高設施生產(chǎn)效益。
杏樹自花結實率低,栽培時應配備栽培總量30%以上的授粉品種,為良好結果打好基礎。生產(chǎn)中可選擇花期相近、綜合效益優(yōu)良的2~3個品種混栽,以保證相互授粉。
杏樹可春栽,也可秋栽。春栽在4月份臨近萌芽時進行,秋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土壤封凍前進行,提倡秋季豐水期栽植,以利于提高成活率。設施栽植杏樹多采用過渡密植的方法,以提高前期產(chǎn)量,可按照1~1.5 m×1.5~2 m的株行距。在移栽時應注意保護根系,盡量縮短根系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栽植時肥水要充足,定植坑要大,以利于緩苗。定植穴深、寬、高均應大于60 cm,坑挖好后,每坑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5 kg左右、過磷酸鈣0.5 kg左右,栽后每穴澆水20 kg左右。栽后立即用黑色地膜覆蓋保墑。
栽植當年,要注意促生分枝,增加枝量,以形成有效的結果面積,促進前期產(chǎn)量的提高。
6.1 采用紡錘形為主的整形方式設施栽培杏樹時栽植密度大,如果樹形選擇不當,極易出現(xiàn)郁閉,如果樹形不規(guī)范,樹形凌亂,樹體間相互交錯,不利于通風透光,導致內(nèi)膛枝細弱,結實能力差。杏樹喜光,干性差,內(nèi)膛枝易枯死,結果部位易外移,設施栽培時如沿用露地生產(chǎn)中的圓頭形樹形,則不利于產(chǎn)量的提高。根據(jù)設施栽培的特點,除最南邊一行由于受限整成開心形外,其它的應以紡錘形為主,以增加枝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促進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提高。
6.2 保持枝條主次分明大枝過多,必然占據(jù)大量空間,而設施栽培時空間所限,只有在大枝稀、小枝密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結果的優(yōu)勢。生產(chǎn)中要保持枝條主次分明,要多培養(yǎng)小枝,只有小枝多的情況下,樹體才豐滿。對于樹干上抽生的枝要多留,生長季根據(jù)枝的長勢,綜合采用摘心、拉枝開角、拿枝軟化等方法,將臨時性枝轉(zhuǎn)化為結果枝。要充分利用杏樹芽的早熟性,采用摘心措施,促進分枝,防止光桿枝的出現(xiàn),增加有效結果部位,提高結實能力。在扣棚前剪除無效枝,控制樹體枝量,花后除萌,果實采收后及時進行更新修剪,回縮結過果的老枝,培養(yǎng)新的結果枝,以保持樹體旺盛的結果能力。
6.3 適時控制,促進成花結果杏樹枝條年生長量大,在不加控制情況下,枝條年生長量可達1 m以上,而設施密植栽培條件下,極易郁閉,如放任枝生長,極易出現(xiàn)樹體相互交錯,不利于田間作業(yè),不利于通風透光。應注意控制枝的長度,一般應將枝的長度控制在60~70 cm,對超越部分應及時摘心。設施栽培杏樹對樹高要求嚴格,要求樹體距棚膜至少60 cm,否則不利于溫度調(diào)控,易發(fā)生凍害及高溫危害,對超高部分應及時回縮。杏樹多抱合生長,不利于成花,應注意拉枝。由于設施栽培杏樹密度較大,拉枝應及早進行,一般在枝長30 cm左右時開始拉枝,通過拉枝緩勢,增加枝中養(yǎng)分積累,多形成優(yōu)勢花芽,促使早投產(chǎn)、早受益。為了促進花芽形成,從7月份開始,應根據(jù)樹體及枝條長勢,酌情噴15%多效唑或PBO200~300倍液,以抑制新梢生長,促進成花,一般噴兩次即可達到效果,對于旺長的樹體或新梢可在8月加噴一次。
設施杏樹栽植密度較大,對養(yǎng)分需求量大,應加大施肥量。每年基肥施用量,667 m2應保證有機肥不少于4 000 kg、油渣不少于300 kg、過磷酸鈣75 kg以上、硫酸鉀50 kg以上,在定植時或每年9月份施入。追肥應注意施用的時間,可在花前和果實膨大期進行營養(yǎng)補充。追肥應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為主,防止偏施氮肥導致枝梢徒長、影響坐果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追肥量根據(jù)樹大小、結果多少靈活掌握,每次667 m2施量控制在10~15 kg?;ê笠刂谱贩屎鬂菜?,如花后大肥大水供給,則會導致營養(yǎng)生長過旺,樹體養(yǎng)分失衡,供給開花、坐果的養(yǎng)分少,落花落果加重,因而在花后15 d內(nèi)不應施氮肥、澆大水。在花后20 d左右,為促進果實生長可進行追肥澆水,同時進行葉面噴肥,促進樹體生長,提高坐果率。追肥后視土壤墑情澆水,保持田間持水量50%~60%,澆水時少量多次澆灌,防止?jié)菜刻髮е碌販亟档投l(fā)落果。
杏樹必須在完成自然休眠后扣棚,才能保證生長結果的順利進行。杏樹需冷量為400~700 h。多數(shù)品種在12月中下旬扣棚較適宜,在暖冬年份或栽植需冷量大的品種應適當延遲扣棚時間,適當晚扣棚對設施杏樹是有利的??叟锖?,升溫應緩慢進行,以提高樹體的適應性,如升溫太快,則氣溫的升高較地溫快,會出現(xiàn)先葉后花現(xiàn)象,不利于結果。應采用分期升溫法,在扣棚的第1周白天揭去苫簾的1/3,第2周白天揭去苫簾的2/3,以后白天全部揭開。
在生長結果期,要根據(jù)不同時期對溫濕度及光照、二氧化碳的要求,細致調(diào)整,嚴格控制溫濕度,保證生長結果的順利進行。花期既要防夜間低溫凍害的發(fā)生,又要防止白天高溫的危害。杏樹花果期,溫度低于-1℃杏花即可全部受凍,溫度低于-0.6℃幼果便會受凍。花期高溫會導致大量落花,一般花期溫度高于30℃就會造成危害,溫度高于35℃果實會全部脫落?;ㄆ跍囟葢M量維持在16~20℃,白天最高不要超過22℃,夜間不要低于6℃,以利于花粉發(fā)芽,延長花期,提高坐果率。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杏樹對溫濕度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表1)。生產(chǎn)中可通過揭蓋苫簾、通風、加溫等措施進行調(diào)節(jié)。
表1 杏樹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對溫濕度的要求
在調(diào)控好溫濕度的同時,由于設施栽培中光照不足問題突出,設施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低,均影響生產(chǎn)的正常進行,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充。補光可用白熾燈,從發(fā)芽后開始,按每10 m棚長懸掛一個燈泡的方法,每天補充2~3 h,一直補充到果實采收為止。補充二氧化碳最好采用懸掛二氧化碳氣袋的方法,從果實坐住后開始補充,至4月揭膜為止。
杏樹主要靠昆蟲傳播花粉,設施栽培時,環(huán)境空氣流動量小,昆蟲數(shù)量少,對授粉受精非常不利,授粉受精不充分常導致落花落果,坐果率低,應加強授粉。一般可采用設施內(nèi)放蜂的方法,授粉均勻,效果好。通常每棚放養(yǎng)蜜蜂1箱或放養(yǎng)壁蜂100只左右,即可保證授粉的順利完成。如果沒有放蜂的條件,可用雞毛撣子在樹體上滾動授粉。設施栽培杏樹是高投入產(chǎn)業(yè),提高其商品性是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途徑,而提高商品性的關鍵是保證果實充分生長,提高果實的均一性,而實現(xiàn)此目的的主要措施是疏花疏果。通常以疏果為主,從花后3周開始,根據(jù)枝的長勢進行疏果,保持果間距5~8 cm,一般長果枝留3~4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短果枝留1個果,花束狀果枝不留果。
瘡痂病、褐斑病、葉腫病、蚜蟲、螨類是杏樹生產(chǎn)中的主要病蟲害,應加強防治。在扣棚前噴一次5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菌蟲體。扣棚后應以煙熏防治為主,在花后用百菌清+吡蟲啉煙劑燃燒熏蒸防治瘡痂病、褐斑病、蚜蟲等,在果實生長期蚜蟲、螨類危害嚴重時可噴1.8%阿維菌素3 000倍液。
S662.2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1.013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