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峰
南朝特務(wù)比“懸鏡司”更狠?
◎杜宇峰
在電視劇《瑯琊榜》中,“懸鏡司”權(quán)勢熏天,一手策劃了赤焰軍謀逆案,害死了一代賢王?!皯溢R司”的歷史原型其實就是南朝的“典簽”,連皇室子弟都對他們畏懼三分。
劉宋孝建三年(456年),出身士族的宗榖出任豫州刺史。宗榖本來還想有所作為,但是他的所有決定,典簽都不贊成,結(jié)果什么也做不成。宗榖哀嘆道:“我都快六十歲了,為了國家拼了老命,好不容易才當(dāng)上了州刺史,卻被一個小小典簽欺凌至此,真是打臉啊?!?/p>
南齊南海王蕭子罕有一天要出去游玩,出發(fā)之際被典簽攔住了。南海王回到家,撲倒在母親的懷里大放悲聲:“兒子我貴為王爵,竟然連移動五步的自由都沒有,這和囚徒有什么區(qū)別呢?”
邵陵王蕭子貞身患風(fēng)濕,聽人說熊油可以醫(yī)治,便向廚師討要,廚師面露難色說:“王爺,這典簽沒在,我實在不敢私自給您啊!”最終邵陵王也沒能得到熊油。
武陵王蕭曄脾氣很大,任江州刺史時數(shù)次冒犯典簽。典簽當(dāng)眾放話:“我現(xiàn)在就進(jìn)京去見皇帝,等我從京城回來,江州刺史就換人了!”隨后典簽在齊世祖面前對武陵王大加毀謗,而武陵王真就被免去了刺史之職。
典簽的驕橫,激起了王爺們強烈的反彈。荊州刺史、巴東王蕭子響好勇尚武、性情暴烈,有時候看到誰不順眼,就用拳頭把自己的車鸞擂得震天響。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蕭子響搞起了“衣服換武器”—讓漢人的能工巧匠做了幾件錦繡長袍、短襖,打算去和少數(shù)民族換點新式武器玩玩,結(jié)果被典簽密報,蕭子響一氣之下殺了典簽。
齊武帝聞之大怒道:“這個蕭子響是要謀反啊!”不料,大臣戴僧靜在下面放聲道:“諸侯王們都要造反了,豈止巴東王?”齊武帝忙問緣由,戴僧靜說:“這些藩王本是皇族貴胄,但是每天都提心吊膽,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成了階下囚。他們吃一截藕,喝一杯水,都得經(jīng)過典簽批準(zhǔn),如果典簽不在,就只好整日忍渴挨餓。各州郡都知道有典簽,而不知道有刺史,陛下您說,他們能不反嗎?”然而這個狀況并沒有改變,典簽的勢力仍舊如日中天,直至齊高宗蕭鸞時發(fā)展到巔峰。
蕭鸞在篡位前就已經(jīng)權(quán)傾朝野,并對諸藩王展開大屠殺。而殺手們大多正是各位王爺身邊的典簽。典簽柯令孫接到蕭鸞的命令去誅殺建安王蕭子真,蕭子真嚇得鉆到床底下。被柯令孫硬拽出來后,蕭子真叩頭如搗蒜,只求不死,情愿為奴,但照樣被柯令孫一刀了結(jié)。此外,衡陽王蕭鈞、江夏王蕭鋒等治世能臣也都慘死。
把典簽之惡發(fā)揮到極致的蕭鸞坐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幅度削弱典簽的權(quán)力。因為他親身體驗過典簽在誅殺諸王過程中的窮兇極惡,怕以后自己的兒孫充當(dāng)藩王之時,典簽們還是如此驕縱而不可控制。結(jié)果典簽大批被殺被逐。
編 輯 / 燈 火
受“九品中正制”的影響,南朝士族門閥的子弟單憑血統(tǒng)就可以穩(wěn)坐高位;而皇族諸王獨霸一方軍政,往往有分疆裂土之勢。為了轄制這些人,皇帝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平民階級—寒人。劉宋中葉,皇帝更是用寒人出身的心腹充當(dāng)?shù)浜炁赏鞯?。典簽本來是處理文書的五品或七品小吏,但是他們在皇帝的支持下,?quán)力日益膨脹,到后來,各州鎮(zhèn)的重要事項,必須他們同意才能實施。而且典簽每年要數(shù)次回京向皇帝報告地方軍情政情,刺史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全憑典簽一面之詞。因此,出身士族或皇族的刺史都非常畏懼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