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振
賀知章的命挺好:他是古代詩人里最長壽的一個,活了86歲;他流傳下來的詩也就二十首左右,膾炙人口的僅兩首,卻被后人稱為“詩狂”;他雖大器晚成,但仕途一帆風(fēng)順,一直都是皇帝面前的紅人;而且,一般命好的人都易遭人妒忌,賀知章卻有很多朋友,他們經(jīng)常一起飲酒,而他位列“飲中八仙”第一位。
他為什么這么好命呢?答案就三個字:會夸人。
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任命賀知章為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xué)士,宰相在旁邊問他這兩個官哪個好?賀知章說侍郎就是個充數(shù)的官位,學(xué)士可是懷先王之道經(jīng)緯之文的。唐玄宗聽了直接豎起大拇指:實在是高!去陪太子讀書吧!
這句話高明在哪里呢?原來三年前唐玄宗想修一部關(guān)于法律的書,當(dāng)時的修書使說一定要拉賀知章來幫忙;后來唐玄宗還想編纂一部文史方面的書,當(dāng)時的宰相極力推薦賀知章。唐玄宗覺得賀知章很了不起,于是一邊讓他修書,一邊考察他,禮部侍郎的位置就留給他了。
賀知章的話其實很容易招人煩:你這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嗎?誰都知道禮部侍郎就是禮部尚書的接班人,你還說那是個充數(shù)的官位。如果換個人說這句話,那就叫拍馬屁,可是賀知章說,大家就覺得天經(jīng)地義。因為他說的是實話,他還真沒把禮部侍郎當(dāng)回事,腦子里想的就是把學(xué)士當(dāng)好,把這兩部典籍好好編完。
不久,唐玄宗準(zhǔn)備到泰山封禪,祈求天下太平、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樂業(yè)。結(jié)果群臣因封禪時間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賀知章說:封禪之事貴在一顆為民之心,何必拘泥于時間呢?這一句既解決了問題,又夸了唐玄宗一心為民、是個賢君,一舉兩得。唐玄宗非常高興,當(dāng)即決定三天后就去泰山封禪。
賀知章的夸人還為朝廷搜羅了兩位大人物。
天寶元年(742年),他在終南山遇到氣度不凡、仙風(fēng)道骨的李白,就多看了兩眼。李白也多看了他兩眼。他們就這樣攀談了起來,當(dāng)李白得知他就是賀知章時,趕緊把自己寫的詩拿出來恭恭敬敬地請他品評。賀知章讀完整首詩,激動地夸道:“你就是天上貶謫下來的仙人!”從此,李白“詩仙”的名號就傳開了。最終,李白因賀知章的舉薦,還做到了翰林待詔。
賀知章夸過的另外一個大人物是李泌。在李泌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賀知章就曾說過:“這小兒目若秋水,智力過人,將來一定能做卿相!”后來唐玄宗便讓李泌去給太子當(dāng)伴讀。安史之亂爆發(fā),李泌給太子出了不少主意,及時挽回了時局。安史之亂后,李泌當(dāng)過宰相,為大唐的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
賀知章夸李白是“詩仙”,這個名號流傳了千年;夸李泌一定能做卿相,后來預(yù)言成真。其實,賀知章夸人的背后,是他看人準(zhǔn)、分析判斷能力強的表現(xiàn)。也正因為此,他才能將夸人的話說得恰到好處,最終達(dá)到了成就自己和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