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獨家專訪
□記者夯石(張琳)
你會愛上他們
■本刊獨家專訪
□記者夯石(張琳)
2016年2月7日,除夕夜,萬家團圓的時刻,北京市公安局政工微信公眾號“正警事兒”誕生了!19個月,580多個日日夜夜,3000多篇文章,從閱讀量破千、破萬到破十萬,從收獲第一條留言到組織千名粉絲見面會再到開通網絡直播平臺,如今,“正警事兒”已擁有粉絲20萬,總閱讀量超過千萬,躋身騰訊區(qū)域排行榜前20強,先后受邀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企鵝號、北京時間等知名新媒體平臺,原創(chuàng)文章先后被人民日報、騰訊新聞等200多個公眾號轉載,“正警事兒”,儼然已經成為全國公安機關最具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之一!
小睿警官——“正警事兒”的主編,也是小編們口中最親的“姐”。她從最基層的民警干起,宣傳、策劃、主持、采訪、攝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亭亭玉立,更兼英姿颯爽,第一次見面,她的“口頭禪”總是:您叫我小睿。
記者:“正警事兒”,畢竟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有大量的粉絲,還有咱們的警察同事,怎么把控這方面的差異?
小睿:我們推送的內容,要保證不涉密,然后是必須考慮不同受眾的關切和需求。我們每天推送5條信息,基本上覆蓋了不同群體,比如頭條一般是重大活動,公安整體形象,比如英模人物;二條是政策解讀,理論學習;三條一般是原創(chuàng)的警營文化,如基層民警的文學攝影作品,豐富大家的業(yè)余文化生活,調動大家愛崗敬業(yè)的積極性;四條一般是生活服務類內容,這是大家都需要的;最后一條通常是身心健康方面的。
小睿的團隊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吃苦、特別有執(zhí)行力,關系融洽,如家人一般。短短的接觸中,你都會有加入其中的沖動,很舒服,沒有距離感。為了有效緩解壓力,調解身心健康,小睿利用業(yè)余時間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她經常給團隊成員做心理輔導和催眠放松……“給大家提供足夠的空間,讓每個人都能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我,平時都很緊張,都繃著,可大家都需要放松,不能互相提防著,勾心斗角,在我們團隊里沒有這種內耗。真到節(jié)骨眼兒上,沒有掉鏈子的,指哪兒打哪兒?!?/p>
記者:平時顧得了家嗎?
“顧(家)啊”。轉而嘿嘿一笑,略顯頑皮。三十多歲了,還沒有小孩。問到這個問題。小睿干咳了兩聲。我分明看見如瀑長發(fā),卻是銀絲縷縷。父母會怎么想,能不滿眼的心疼嗎?
干“正警事兒”之前,小睿負責公安典型宣傳工作,也經常熬夜寫稿子,“但沒這么厲害。”小睿一臉不在乎,聲音卻低了下來。
搞文字工作對身體損耗極大,而且是不可逆的。警察辦新媒體,雙份的危險和辛勞,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這么簡單。在如今自媒體風起云涌的時代,想往前站,小睿和團隊的付出可想而知。
細膩、溫柔、周到是雷厲風行的小睿的另一面,兩者無縫對接。小編們私下叫她“姐”,她提醒賈頎拍照時涂點口紅:“你臉太白了。”一遍不行再說一遍,“涂一點,淡淡的。”我看小賈之后拍照也很受用。沒有命令和大道理,小編們真把她當“姐”,其實大不了幾歲。她能隨時加入大家的調侃嬉笑,擠對長得好的“帥到孤獨”。她現在很大的一個“私活兒”是心理疏導方面的各種輔導班和自修,她要做大家情緒的一個出口,“我理解基層民警的苦與樂,我是他們的一員,快樂著他們的快樂……”
參加完北京廣播電視報社讀者生活館“社區(qū)安全大講堂”第十場大興站的收官活動,小睿說她在想怎么能把“安全送到家”這樣的活動常態(tài)化……對于跟著忙了半天的大興區(qū)當地民警和大興讀者生活館的工作人員,總不忘說幾句熱絡話,沒有什么是應當應分的,小睿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正,處處周到得體,讓并肩奮戰(zhàn)的戰(zhàn)友、同事、朋友感覺舒服,自愿互相給予。讓大家有尊嚴、有收獲感,顯然是她更看重的選項。
采訪中,她不忘提醒小編把特意帶的小禮物——印有正警事LOGO的T恤衫送給大興的同行和戰(zhàn)友們。小睿接上剛才岔開的話,“這白頭發(fā)五年前有的,去年一下子就……嗨,爸媽看了挺心疼?!彼中ζ饋恚┖┑?。“爸媽很支持我的工作,他們覺得只要我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有意義的事就行。他們平時替我分擔了很多家里的事。所以我還是覺得很有力量的!在單位和小伙伴們一起為了理想、夢想干自己喜歡的事,一起努力奮斗,家里有堅強的后盾,還可以吧。我們公安院校畢業(yè)的,獨立性特別強,特別能吃苦,能熬,抗壓能力強,不嬌氣。人的潛力實際上是很大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像《詩韻忠誠》等大型直播活動,其實都是浩大繁重的系統工程,通常要幾十上百人的幕后團隊才能完成,而小睿愣是帶領幾個人一次又一次扛了下來,所以她總愛說的一個詞是“挖潛”。
“團隊里互相激勵很重要?!毙☆Uf,“有一個高標準,加上每個人自身的標準,不待揚鞭自奮蹄,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每個人都想做好,形成一個好的團隊氛圍,比著趕著做好,還能互相幫助。這樣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一開始,誰有了好題材,也都想自己把著,‘他是值班編輯,我不管’……實際上在團隊工作中是不能分彼此的,需要互相補臺,互相幫襯。我們一起在微信群里提意見、一起校對,這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每個人都會有被認可被鼓勵的動力,真正做到了三個臭皮匠能頂諸葛亮?,F在大家都認可我們要對得起20萬粉絲這個事,我們是對事不對人,不像以前憋著不說,怕得罪人?!聝骸吘共皇且粋€普通公眾號,頭腦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干活才有動力,才不跑偏。”
記者:如何面對涉警敏感問題的把握?
小睿:的確,這個度,很不好把握,現在主要操的是這個心。讓領導滿意,讓民警愛看,讓老百姓沒的可挑。逐字推敲,一篇文章有時會改好幾天。文章會越改越好,這需要長期積累和鍛煉。我們主要是引導涉警輿情,警察的心理情緒也需要及時疏導。一些社會負面情緒,對民警的傷害其實是非常大的,日夜付出,流血犧牲,經常一月一月地回不了家,我們是為什么?詆毀、謾罵等種種不配合,真的非常傷人心!警察也和您一樣,有血有肉,食人間煙火,有七情六欲,不是鋼鐵之軀。希望百姓支持、理解我們的工作,我們和您不是矛盾對立的,平安北京,需要大家一起共建、共贏、共享!
一位犧牲民警的母親說得好:他們身上都帶著同樣的一股勁兒,一種只有警察才有的特殊的精氣神兒。
京城百姓很快就愛上了“正警事兒”,愛上了“社區(qū)安全大講堂”,如果你見到“正警事兒”幕后這些辛勤、忙碌、時尚的小編們,如果你見到“社區(qū)安全大講堂”的教官們——經過層層選拔產生的高顏值、精英級、來自一線的民警,你會更快地愛上他們。
歲月靜好,因為有你。歲月靜好,不負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