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春娥(山東)
美國幼兒園的畢業(yè)典禮
文 陶春娥(山東)
今年6月下旬回國前夕,我有幸見識了美國幼兒園的畢業(yè)典禮;看到5歲的外孫艾頓戴著“博士”帽,我戲稱這是“加冕”儀式。
外孫所在幼兒園位于華盛頓市郊的一個社區(qū)內(nèi)。畢業(yè)典禮那天,幼兒園的小禮堂被裝飾得溫馨活躍,里面座無虛席,不少家庭一家老小盛裝出席。孩子們的節(jié)目是表演唱,遺憾的是老師精心輔導的兩首歌曲,被這些左顧右盼、無拘無束的小演員弄得詞曲全非,不僅發(fā)聲南腔北調(diào),動作更是不整齊;小朋友們帶著這般純真和稚嫩,結束了幼兒時代的生活。
接下來,老師逐一介紹孩子的姓名和將在9月份入學的校名,以及每個人的理想。
孩子們的理想堪稱 “當前時”或曰 “現(xiàn)在時”。由于教育理念所致,美國并不提倡在幼兒園階段以“現(xiàn)在戴小‘博士’帽,長大戴真博士帽”作為激勵性口號,而是注重從日常抓起,倡導鼓勵孩子始于小事,著力培養(yǎng)動手能力。所以,在“孩童圈”里難以聽到暢想未來的豪言壯語及帶有這個“家”、那個“家”頭銜的理想。當外孫在音樂聲中第一個(因年齡和個頭兒最?。┍活I上講臺時,老師莊重地宣布:“艾頓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士兵!”聞此言,我心里禁不住發(fā)笑:從未聽他講過啊,興許是這幾天跟他哥哥玩打仗游戲而臨時形成的理想吧!
接下來,其他孩子的遠大抱負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想當社區(qū)義工,有的要當裝修師傅,有的想成為開垃圾車的司機,還有個孩子的理想是上午養(yǎng)寵物,下午開卡車,晚上當警察。我不禁感嘆:美國孩子的理想,檔次可是真夠“低”的啊!
每位家長都獲得了三件禮物:一本自家孩子在本學期由若干個“瞬間”組成的冊子,里面是老師分別搜集整理的每個小朋友日常生活和參加各類活動的點點滴滴,有照片,也有文字說明,還有孩子們五顏六色的繪畫“杰作”;另有一件是印有校名的紀念衫;還有就是剛剛穿過的那套畢業(yè)禮服。這些禮品滲透著老師的心血和責任感,必將成為孩子們?nèi)松猛局杏篮愕募o念。
據(jù)悉,美國所有的幼兒園每年都會給將要入讀小學的畢業(yè)生舉辦畢業(yè)典禮,通過這個儀式送走一批批畢業(yè)生。孩子們無法將童年生活的一幕幕永久銘記于心,然而長大后當他們翻閱那本圖文并茂的檔案冊子,童年生活記錄便會躍然眼前。正因如此,這種獨具風格的畢業(yè)典禮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熱烈歡迎,給他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畢業(yè)典禮后,我反復叮囑外孫和他媽媽,一定要保存好這次“加冕儀式”的所有物品,作為家庭檔案的一部分。若干年之后它們將是家中的文物與寶貝。
責編/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