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校園創(chuàng)客
在位于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大學城校區(qū)的“廣附時光”咖啡館內,從咖啡師、服務生到收銀員,無一不是年輕稚嫩的面孔。他們穿著校服,系著圍裙,彬彬有禮地接待著八方來客。2016年4月5日,廣大附中學生文化創(chuàng)客空間在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后正式開業(yè),“創(chuàng)客風潮”已悄然從大學涌到中學。
還記得王健林說的“先掙它一個億”的小目標嗎?對于中學生來說,創(chuàng)業(yè)實踐也許言之尚早,但了解、學習創(chuàng)業(yè)精神,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也能為未來的選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NO.2 模擬提案
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三份中學生“模擬提案”: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關于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節(jié)儉教育的提案》,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關于完善學生社會實踐體制的提案》,西安高新第一中學的《關于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提案》。學生“模擬提案”上“兩會”,不僅能及時反映青少年關注的社會問題,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青少年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從小我們就知道,我們是“未來的主人翁”。這群小伙伴已經用行動證明:做主人翁,不必等到“未來”!
NO.3 高三女生直播開學
2016年9月1日,某直播平臺上,身穿校服的高三女生王芳(化名)直播開學情況,自稱這樣的直播方式非常新鮮。對此,校方表示,已對該名學生進行約談并做出了相關勸導,同時也明確表示不支持學生在校使用直播功能。專家稱,國內直播平臺需要加強監(jiān)管力度。
現在的直播平臺魚龍混雜,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可以在直播平臺上進行直播或表演。直播界限該如何設定,直播內容該怎樣被監(jiān)管,都需要審慎考量。
NO.4 豐臺少年一號
2016年11月10日早上7點42分,我國第一顆由中學生參與研制的科普衛(wèi)星——“豐臺少年一號暨少年夢想一號”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搭載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印度之后第六個發(fā)射由青少年參與研制衛(wèi)星并順利升空的國家。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NO.5 “記住父母生日”
2016年11月,浙江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參照之前各版本的中小學生守則,以及英美等國外的學生守則,重新擬定了浙江版《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其中增加了“記住父母生日”的內容。
相關人士稱,對孩子只說“孝”未免太空洞,因此提出了具體要求:從記住父母生日開始。讓中華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內心,除了寫入規(guī)范,或許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