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i真可憐,先有TG把七彩繽紛的爆炸品放在它的高壓氫氣缸旁邊,現(xiàn)在還得跟著TG大玩賽車運動中最容易撞個焦頭爛額的拉力賽。話說有一位叫國、尺光宏的老兄把一輛Mirai改造成全副武裝的拉力賽車,所以TG不惜明查暗訪,終于在東京附近找到他的巢穴,十分客氣地要求在Mirai現(xiàn)身日本拉力錦標賽之前幾天讓我們試一試招。
對于有技術(shù)有手段自行制作拉力賽車的朋友,作為體重達到1850kg、足以令雙龍路帝顯得格外苗條的113kW轎車,豐田Mirai顯然是最后才會考慮的改裝對象。問國沢先生為何有此一舉時,我早已料到答案會帶點哲學味道。結(jié)果他抽起一邊眼眉反問:“那你為什么要攀登高山?”
原來此君早有前科,在2013年就試過把原裝日產(chǎn)聆風改造成拉力賽車,并且在第三次上陣時奪得日野拉力錦標1400組別冠軍。他對我說勝利關鍵在于盡量降低底盤重心,以及善用電動汽車扭矩隨傳隨到的先天優(yōu)勢。
所以Mirai的改裝功夫理應如出一轍,盡管扒光車廂裝飾所省下的重量,最終仍然被N組賽車的翻滾保護架完任抵消掉,113kW的動力系統(tǒng)則維持原有規(guī)格。所以這輛賽車談不上速度驚人,零至一百需時9.6s,就拉力賽而言相當緩慢,不過拐彎才是勝負關鍵。
由Sanko Works操刀的改造工程,前后花費了兩個月,工程包括安裝翻滾保護架、清除車廂裝潢、裝上6kg重的Bride桶座和特制座椅固定架、架起殺氣騰騰的夸張尾翼,以及用他們自行開發(fā)的彈簧和減震器取代原有懸掛組件。走在東京附近彎彎曲曲的郊區(qū)道路,它的聲浪比標準型Mirai大了一點點,不過前置電動機的嘯聲和燃料電池的嗡嗡聲依然如故。我試著加油殺進第一個急彎,同時做好車身翻往彎外順勢推頭直插路旁溝渠的心理準備,結(jié)果卻順利過關。
它的車身傾側(cè)幅度整整縮減了一半,車頭更勇于鉆進彎心,質(zhì)地較柔軟的輪胎當記一功。不過下盤反應仍然相當柔順,能夠順著路面起伏或伸或縮,而不是硬碰硬,所以舞起來惰性較低,步法感覺上更為輕靈。有興趣上一課重溫保持動量的重要性嗎?這輛車可謂示范教材。
你我要等上多久才會見到有力問鼎錦標的氫能WRC賽車或燃料電池F1呢?國沢有此見解:“燃料電池的體積在未來五年會縮小一半。若能維持這種發(fā)展速度,2020年當可見到重量更輕、動力達到224kW的賽車,屆時氫能錦標賽就可以變成事實?!?/p>
“在30年內(nèi),F(xiàn)1也會采用氫能。傳統(tǒng)技術(shù)現(xiàn)已發(fā)展至強弩之末,燃料電池技術(shù)卻方興未艾,今后只會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