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莉
(呼倫貝爾學院,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021008)
儀式觀視角下茶文化在俄羅斯語言文化中的傳播
原 莉
(呼倫貝爾學院,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021008)
茶作為文化傳播一項基本載體,又與文化積極融合。我國茶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發(fā)展歷史。我國茶文化中融合了儒家、佛教、道家的思想,獨具特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在俄羅斯語言文化中,茶文化扮演著重要角色,為發(fā)揚俄羅斯文化發(fā)揮著積極的效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俄羅斯語言文化中茶文化的有效傳播,這對于大力促進俄羅斯文化意義重大。
儀式觀;茶文化;俄羅斯語言文化;傳播
茶作為全世界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飲品,發(fā)源于我國。俄羅斯人并沒有太長時間的飲茶歷史,但其茶文化也是具有深厚內(nèi)涵的。對于俄羅斯人們來講,茶已經(jīng)成為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毫不夸張地說,茶已經(jīng)深入融入俄羅斯人的生活中,已經(jīng)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人喜歡飲茶,也就為茶賦予了很多內(nèi)涵,使俄羅斯語言中的“茶”具有著更深一層的含義。
在俄羅斯人們的生活觀中,其生活是與茶有著無法分割的聯(lián)系。在某種程度上,“茶”能夠代替鐘表,在俄羅斯人們交談過程中,經(jīng)常會聽到這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事情,而對方回答:快喝到茶的時候發(fā)生的。
對于從商的人而言,茶通常發(fā)揮著微妙的作用。茶能夠妥善解決一些尷尬問題,有效緩解談話雙方之間的矛盾。若是在價格上買方與賣方談妥后,就肯定要約好喝茶:3anuTb Ma a 1W u(吃請);若是在價格上雙方不是特別滿意的狀況,其中有一個就會說:HY.uaRHO,nouReM sbnZUTb uato a Mo}e}brTb couReMCR.的確,很多時候在喝了茶,就能夠有效化解剛剛還雙方拔劍弩張的尷尬氣氛。在俄羅斯文化中,“茶”也已經(jīng)成為了很多文物代名詞,很多文化活動和經(jīng)濟活動中都會涉及到“茶”這一個字,如很多時候給服務生小費就說“給茶錢,I}IssosuuK,no.uYuus Ha二。,no}b}rxusaR 6Y6eHUUr}aMU,yexa.u co Rsol},a cTa.uo cosep}HHO Trio(馬車夫拿到了小費就把鈴擋弄的當當響,趕著車子走了,接著院子里一片沉靜)。CJI.TocT_socK}ceHUe)”。
除了這些,俄羅斯人們還喜歡用是否喝茶了來判斷主人是否熱情好客。若是到主人家里做客后,主人沒有沏茶,就表明這個主人不熱情,不懂得友好待客。通過研究還發(fā)現(xiàn),俄羅斯人深深眷戀著茶,對茶有著如癡如狂的情懷。即便生活條件很差的人,也會每個月留些錢放在買茶葉上。他們向往著喝茶聊天的生活,也就是很多俄羅斯人們口中所講的那樣,為了能夠達到精神上的要求,必須要每天要飲茶。
據(jù)有關記載,茶葉傳入俄羅斯也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隨著茶葉傳入歷史年限越發(fā)增長,俄羅斯人對茶葉越發(fā)喜愛和認可。而我國作為茶葉的發(fā)源地,隨著向各個國家的傳入,我國的茶葉文化也得以深入發(fā)展。自從茶葉傳播到俄羅斯之后,茶葉傳播與俄羅斯自身的文化發(fā)展與外交文化有密切關系。我國茶葉很早就傳播到俄羅斯各個國家,據(jù)有關史料中記載出,在1567年俄國哥薩克首領在收到沙皇伊萬四世明林后,到我國進行外交談判,但是在我國首都北京,兩位首領寫作了《見聞記》,其詳細的描述了中國茶葉口感以及特征,使俄國開始初步了解我國茶葉。
在1640年以后,俄國的使者出使我國并達到我國西北地區(qū)后,蒙古族代表就用代表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茶葉招待了他們。俄羅斯客人在我國品嘗到了我國的茶葉,而且蒙古族首領還贈送了俄羅斯客人很多新鮮的茶葉。在剛剛接觸茶時,俄羅斯客人并不想接受這一份禮物,為表達禮貌還是收下了這份禮物。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俄羅斯的達官貴族在飲用我國贈送的茶葉后大為贊許,得到了俄羅斯飲茶者一致的認可,也正是因為這樣,俄羅斯才正式接觸和了解我國茶葉。
茶文化傳播能夠順利有序進行,很大原因在于運用強有力的傳播手段,也就是參與表演的肢體語言、器具等等,用于營造中國式的文化氣氛。
在19世紀中期出現(xiàn)了俄羅斯茶炊,制作茶炊的工藝也日益完善。到底是何時打造的首把茶炊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根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在十八世紀中期俄羅斯茶飲才真正的出現(xiàn)。在當時包括茶壺型茶炊、爐灶型茶炊兩種茶炊。茶壺型茶炊其功能在于煮茶,也常常被賣熱蜜水的商販用來將蜜水裝起來,便于可以保溫。其中爐灶型茶炊不但使用豎直型筒,還將其分隔成好幾個部分,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能夠同時進行燒煮茶。這種“微型廚房”式的使用范圍不但在家庭中普遍使用,并且也深受廣大旅行者的追求。在草場和森林中,都能夠找到可以用作燃料的物品,人們都能夠隨處擺上爐灶型茶炊,隨時隨地享受茶飲。到了十九世紀后期,茶飲定型包括茶飲型茶壺、燒水型茶炊、爐灶型茶炊三種類型。
到了1888年后,俄國開始構建了首個制造茶飲廠,命名為圖拉茶飲。在茶飲需求量越發(fā)增多下,圖拉茶飲得到迅猛發(fā)展,并快速發(fā)展下成為了茶飲生成的主要基地,在高峰期生成了近七十多萬只茶炊。這里生產(chǎn)了近一百多種茶炊品種,并且每個茶炊品種都造型獨特,顏色鮮艷。茶炊的開關龍頭、把手等等都被做成了各種樣式的動物,其塑造的淋漓盡致、渾然天成,受到了世界各國茶品消費者的廣泛喜愛和爭搶購買,大大促進了俄羅斯茶文化經(jīng)濟的繁榮和發(fā)展。
飲茶是俄羅斯人非常重要的生活內(nèi)容之一,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有的重視俄羅斯對于茶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茶對于俄羅斯人來說不僅僅是簡單的生活內(nèi)容,長時間的文化積淀,賦予了茶的精神內(nèi)涵,使茶文化成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人在表達對客人的歡迎與尊敬的時候就會用茶來體現(xiàn),歡聚是俄羅斯人非常重要的慶祝方式,而茶往往是歡聚宴會上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俄羅斯人喜歡在歡聚的時候坐在一起,一起品茶、唱歌、聊天、吃蛋糕、說笑。俄羅斯人對于茶的喜愛是超乎想象的,這種喜愛不會因為客人的貴賤、茶葉的好壞而改變。在俄羅斯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的茶文化體現(xiàn),比如俄羅斯重要的詩人普希金的作品《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就有所體現(xiàn)。普希金通過詩歌中的對茶的描寫將俄羅斯民族文化的茶文化表現(xiàn)了出來,也看出了茶文化對于俄羅斯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巴·庫斯托季耶夫是俄羅斯非常著名的一名畫家,其最有特點的一幅作品就是《商婦品茗》,這幅作品就是描繪了一幅婦人飲茶的場景,通過作品將俄羅斯的茶文化形象的表達了出來,讓人們對俄羅斯茶文化形象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俄羅斯茶文化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和推廣。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見,在我國茶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也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但茶文化并不僅僅是我國的專屬,還在其他國家中有著同樣優(yōu)秀的、悠久的茶文化,俄羅斯就是茶文化中典型代表。在民族文化中,茶文化是一項關鍵組成部分。我國與俄國兩國茶文化各有各自的特點,其文化內(nèi)涵與飲茶風俗有很多不同。茶文化也是民族精神與民族性格二者形成的一種有效載體。在民族文化體系中,俄羅斯茶文化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促進俄羅斯茶文化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俄羅斯現(xiàn)代人們享受古代人創(chuàng)造的茶文化基礎上,也在塑造著屬于現(xiàn)代文化體系中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因此,從儀式層面上分析俄羅斯語言文化體系中的茶文化還是可行的,其能夠對俄羅斯茶文化深入分析和了解,并為促進俄羅斯茶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1]李寶貴,劉家寧.俄羅斯對外語言傳播策略對漢語國際傳播的啟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11-17.
[2]陳建華.論中國俄蘇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J].外國文學研究,2006,(04):108-118.
[3]瑪爾萊娜·拉呂埃勒,陸象淦.文化學——俄羅斯新的“老套思想”?[J].第歐根尼,2005,(01):30-49.
原 莉(1964-),女,河南鄭州人,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羅斯語言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