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華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基于中西茶文化的差異探析大學英語的文化教學
陳益華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和實用工具。在英語教學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不但學明白,更要學透徹,則必須注重文化的教學。學生只有把握了語言背后的文化思想,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消化英語知識。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英語教學越來越被重視,外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通過對中西茶文化的差異性對比,探究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并對文化教學提出了看法,希望能夠對大學英語教學及中西方文化融合和發(fā)展有所幫助。而茶文化在中西文化體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作用,故此,本文從中西茶文化差異性的角度,去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
中西茶文化;差異性;大學英語教學;文化教學
文化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所形成的行為方式、習慣等的總稱,而茶文化也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種植茶葉以及飲茶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茶文化最早形成于中國,隨著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而不斷被西方諸多國家所熟識和喜愛,但是,由于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飲茶習慣等的不同,中西茶文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以茶文化為橋梁,研究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問題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現實意義。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進行語言的教學則必須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展與英語語言相關的文化教學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一方面,大學英語語言教學如果單是進行語法、語句、語言使用等方面的教學與訓練的話,則顯得單調和枯燥,并且就像無根之木一樣失去了其基礎,更難保英語語言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全面性。另一方面,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tǒng)、行為方式、習慣等的總稱,讓學生在課堂中了解承載著語言的文化,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的質量。
茶文化最早形成于中國,隨著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而不斷被西方諸多國家所熟識和喜愛,但是,由于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飲茶習慣等的不同,中西茶文化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
首先,二者產生的時代背景不同。我國茶文化興起于唐,繁盛于宋,一開始被視為奢侈品,到后來在尋常百姓家普及,后來有大量的文人騷客通過詩作對茶進行生動描述,形成了我國寶貴的茶文化財富。我國的茶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時期,是一種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佛教、道家文化為輔助的文化機制。而西方的茶文化則起源于18世紀之前的英國,作為一種極奢品,一開始只在英國皇室中才能看到茶葉。18世紀后,茶葉價格不斷降低,茶葉開始從中上層社會逐漸普及到普通百姓。如今英國有80%左右的人都有飲茶的習慣,茶文化逐漸成為英國人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從茶葉進口數量來看,顯然英國是最大茶葉消費國。從茶葉的種類來看,中國人比較喜歡綠茶,如龍井、碧螺春,英國人卻最好紅茶,如醉紅巖、金峻眉等。近年來,西方國家進口綠茶的比重有所上升,說明茶葉在西方國家又得到了更廣的普及。
再者,在飲茶習慣上,二者有明顯不同。英國人飲茶有固定的時間,如早上茶和下午茶,且偏愛紅茶;中國人飲茶不講究具體的時間,隨性而為,并且更偏愛綠茶。中國人喝茶對沖泡水、茶具、茶道等比較講究,更喜歡品,喜歡原汁原味,追求茶葉自然的芬芳,體現了中國人所喜歡的休閑、養(yǎng)生的思想。西方人在飲茶時更帶有實用主義色彩,喜歡在紅茶中加一些輔料,如糖塊、牛奶等,飲茶過程更為豐富。
通過上述大學英語中的文化教學、中西茶文化的差異分析,筆者覺得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文化教學十分有必要。在英語語言教學中積極進行茶文化的教學,一方面可以使授課的內容更加有趣、豐富、條理清晰,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思維得到深度啟發(fā),理解得更為透徹。具體來說,茶文化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主要體現為:
文學作品是提升學生文化品位和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通過對中西方茶文化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運用到英語教學中,產生對英語語言的喜歡與熱愛,進一步使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快速的提高。在英國的經典文學作品中,關于茶文化有諸多描寫,可見茶文化已成為英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在學習英語語言之前或者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有關茶文化的文學作品,并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活動,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機會,并要求用英語交流與對話,這樣的話,勢必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也能讓學生對文化教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在英語的教學中,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產生的背景,向學生闡述中文茶文化之間異同的原因,并引入實際的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對中西茶文化的差異進行一定的對比分析,讓學生真正去發(fā)現:文化的差異會影響人的思維,進而使中西方人的思維產生差異;而思維的差異又會影響人的具體認知,使中西方人在認知上產生差異;認知的差異又會影響交際風格,進而使中西方形成了兩種不同交際風格的語言體系。因此,學生要想了解英語這種西方的語言,則必須從文化著手?;谖幕町?,提升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例如,由于中英在茶文化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這些差異,如Black tea,教師可以從紅茶的來歷進行講解,引入相關的文化,使學生對于詞匯加深記憶和理解。并且在實施聽力練習的時候,也能對材料中相關詞匯理解更透徹。
學生的認知也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對學生進行課堂內容的講授時一定要注意層次之間的關系以及難易程度的關系。在茶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更要遵循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第一步,從語言結構入手,讓學生對于語句、詞綴、語義、語法等進行深刻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相關文學作品的閱讀。同時茶文化相關詞匯以及相關文化背景也要講解給學生,加深學生的認識和了解;第二步,將茶文化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合英語課本相關內容,進行綜合化處理,進而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文化教學框架。這樣的話,更能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第三步,茶文化拓展。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更加豐富、廣泛的文化內容,不單單只關注茶文化,而且還拓展到其他相關文化領域,幫助學生建立更加豐富、精深的語言文化體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法、語境分析能力。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不但學明白,更學透徹,則必須注重文化的教學。學生只有把握了語言背后的文化思想,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消化英語知識。論文基于中西茶文化的差異進行大學英語的文化教學,一方面實現了英語教學的目的——傳授知識,另一方面也傳承和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茶文化。中西茶文化存在顯著差異,作為文化差異的一部分,語言差異從本質上反映著茶文化差異。從探析中西方茶文化差異角度,重點探究文化差異存在的深層次原因,以及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透過文化差異現象看本質,幫助學生可以靈活運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英語教育與文化教學之間的關系,將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滲透到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1]曾立偉.從中西茶文化差異性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16,(09):269-270.
[2]劉俊杰.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體驗大學英語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16,(04):286-287.
[3]何一丹.淺析茶文化在大學英語文化教學中的實施[J].福建茶葉,2016,(01):190-191.
[4]張文杰.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220.
[5]陳軍.中西茶文化差異與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策略研究 [J].茶葉,2016,60(04):218-220.
[6]王群益,王燕.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以2009級茶文化專業(yè)為例.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8(01):160-161.
陳益華(1977-),女,天津人,研究生,教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