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郁芬,賴妍莉
(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以茶學思維為引導探究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策略
張郁芬,賴妍莉
(贛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贛州 341000)
伴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英語的地位逐步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已然成為大學生的基本技能。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大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相差較大,在各類應試中,閱讀一項幾乎能夠占總分數(shù)的三分之二,因而作為大學生,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升非常重要。在諸多領域中,茶學思維都能夠為之起到推進作用。縱觀茶學思維的英語文章,將許多優(yōu)美的詞句與茶文化的韻味融合在一起,從而使茶學文化得到傳承。因此,為順應時代的需要,且能夠更好地傳播茶學文化,本文從茶學思維的角度出發(fā),對當代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在提升策略上進行了指導。希望能夠為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拓寬思路,更能夠擴大茶學思維在世界的影響力,讓悠久的茶學思維發(fā)揚光大。
茶學思維;大學生;英語閱讀;策略
茶學最早起源于我國古代,而后,經(jīng)商業(yè)貿(mào)易的發(fā)展,其茶學思維也逐步傳向了世界各地。英語作為世界第一語言,在日常學習中,英語閱讀能力是展示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反映,這對大學生詞匯儲備、邏輯思維等都有諸多幫助。教師也應該重視這一方面,讓茶學思維與當代英語閱讀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學生們通過文字闡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或情感。在英語這門學科中,充分把握閱讀能力,能夠讓自身的學習更加廣泛。就茶學文化領域來說,其包含的英語詞匯都數(shù)不勝數(shù)。因而,若能夠以茶學思維來學習英語,對閱讀理解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要想與國外友人在閱讀理解上有更深層次的交流,大學生就必須更加深入的融入國學文化,茶學便是其中一點。
英語閱讀對每個大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學校教育狀況的不同。不同大學,不同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部分學生在讀大學之前英語基礎能力就比較差,因而上了大學后,仍沿用以前的慣性思維,僅僅通過字面意思來猜測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顯然與英語閱讀所要完成的使命背道而馳。如此一來,既浪費了時間,又挫傷了大學生學習英語閱讀課程的興趣。
筆者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都習慣帶上字典,當然這是好事,但許多學生存在查了字典卻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出現(xiàn)這種狀況最重要的是因為學生弄錯了學習英文的目的,因為學生依然將學習英語當做應試教育的工具,所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還是不求甚解。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首先是擁有英語交流的能力,能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能正常交流,這是首要的任務。其次是通過對外語的學習能夠了解一些外國的文化,這是因為很多外語的文章并不是我們翻譯過來的,而是直接由外國人撰寫的,所以,這樣的文章能夠讓我們直觀地了解外國的人話,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式,從而開拓學生的眼界。此外,許多詞匯在句中的意思與字典中的含義存在差異,語言也是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我國高校學子在進行母語閱讀時,沒有過多地感覺到隔閡或者說有較為困難的地方。即便這篇文章未清楚的交代相關(guān)背景,許多學子都能夠憑借自身所學的知識儲備進行正確的理解文章大意,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擁有這種能力,尤其是大一新生,在閱讀英文文章時,只在意陌生單詞,忽略了文章的主旨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從整個文章中掌握單詞的含義。而這些正是我們學習英文要解決的問題,畢竟沒有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過,因而在閱讀英語文章時難免在理解上較為困難。
此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在英語閱讀方面,也逐步出現(xiàn)了諸多與茶學文化有關(guān)的文章,且許多文章被納入考試的內(nèi)容中。從思維角度上來看,英語語言較注重語法,通常直接地表達出文章的大意。茶文化在外國具有很高的地位,英國是最早接觸到中國的茶文化的歐美國家,當時的英國國力強盛,因此茶文化被英國帶到了北歐、南北美等國家,茶文化和英語語言密切相關(guān),可以說茶文化思維和英語思維很多時候是相通的。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如今,許多大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時,都不注重語法結(jié)構(gòu),以至于沒法聯(lián)想詞匯的含義,從而不能夠準確把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再加之英語老師通常利用原有的課程設置模式,與其它枯燥乏味的課程一樣,都是學習理論,如此一來,僅僅靠只字片語的表述,也就導致了學生不重視英語閱讀理解的狀況。
在現(xiàn)代茶學思維的拓展中,要融入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結(jié)構(gòu)化的訓練,這與閱讀理解不謀而合。我們正常人在英語的學習中其實本質(zhì)上是中英文的來回切換,正如我們一般人看到一個英語句子,想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是要先將其在腦子里翻譯成中文,然后才能理解其意思。換言之,我們大部分人理解的所謂英語其實還是按照中文的意思理解的,只是中間加了一個中英文翻譯的過程。我們在和外國人用英語表達的時候也是一樣,大部分人就是一種來回的中英文切換。發(fā)散思維是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點,在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中,盡可能地融合茶學思維,符合翻譯規(guī)律,遵從術(shù)語的基本規(guī)則。讓學生從根源上理解英文文章的邏輯表達習慣,爭取讓學生第一眼見到英文句子的時候就可以理解大致意思,只有有意識地去鍛煉,才能切實提升英語閱讀的能力。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增加學生英語閱讀的實踐工作,通過實踐來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讓茶企與校企結(jié)合,依靠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以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傳遞消息。在閱讀理解時,老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準確把握文章內(nèi)容。
茶學思維象征著我國的文化底蘊,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很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茶學文化就是其中一種,它介于藝術(shù)和教育之間。茶學思維很多時候和英語思維是相通的,通過引導大學生以茶學思維進行英語學習,對提升大學生閱讀能力有極大幫助。因而,在校園內(nèi)推廣開展茶學英語教育十分有必要。
隨著微信等一系列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在英語閱讀課程中,老師也可以充分借鑒網(wǎng)絡渠道。譬如,收集與茶學思維有關(guān)的英文信息,通過新平臺告知大學生們,以學生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去引導學習,通過隱性教育達到目的,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對英語閱讀文獻的理解,更能夠通過茶學思維將茶學文化發(fā)揚光大。
有了思維模式的建立,大學生在學習閱讀理解時也就有了一層幫助。譬如以茶學一類的英文讀物為例,在閱讀前就應該自發(fā)地去尋找一些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以更好地理解內(nèi)容。大學生們對茶學的基礎了解越多,自然而然對英語讀物的理解程度就越深。其實,閱讀理解上的考試內(nèi)容小部分取決于英語詞匯或語言,大部分都在于大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因而,作為教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就應該有目的地為學生們講解相關(guān)茶學的背景文化。通過諸多活動,引起學生興趣,在介紹茶學背景時要簡明扼要,緊扣主題。
茶學思維和英語思維很多時候是一樣的,教師若能夠通過將英語教學與茶學思維相結(jié)合的方式,從中找出聯(lián)系點,就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同時,基于茶學思維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學,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全新的認知理念,進一步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傳承茶學文化中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助理大學英語閱讀的教育。當然,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只有學會將茶學思維與閱讀技巧融會貫通,有意識地積累學習,相信大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必然得到提升。
[1]段麗,趙曉軍.非英語專業(yè)蒙古族大學生英語閱讀障礙調(diào)查的文獻綜述[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143-148.
[2]盧珊,賈蕃,吳耀武.大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基于分層處方教學的視角[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6(3):72-75.
[3]李潔,Cecilia Ka Wai CHUN.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元認知知識個案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5(2):166-187+246.
[4]羅紅芳.大學生英語閱讀策略使用研究——以銅仁學院大學生閱讀調(diào)查研究為例[J].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03-107.
[5]羅金娟,尹德謨,郭莉梅.對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中母語與外語“語言-思維雙元結(jié)構(gòu)”相互作用的統(tǒng)計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16-120.
[6]李瑛,王矗,黃燕等.認知風格、閱讀策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相關(guān)性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107-111+116.
[7]谷力群,王濤,金洪源.條件性情緒反應干預法對提高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性[J].教育科學,2008(6):66-69.
[8]束定芳.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目標與閱讀教材編寫——寫在《快速閱讀》出版之際[J].外語界,2008(1):15-19.
[9]楊曉健.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閱讀焦慮狀況調(diào)查與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84-87.
[10]周柳琴,鄧杏華.民族地區(qū)大學生英語閱讀障礙成因分析及教學策略[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71-74.
2014年江西省社科規(guī)劃“江西高校外囯語言教學研究專項課題”“慕課”背景下大學“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大學英語課程為例(編號:14wx318)。
張郁芬(1963-),女,江西崇義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賴妍莉(1982-),女,江西南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