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平
(河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鄭州 450008)
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研究與應用
胡建平
(河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鄭州 450008)
中草藥以其天然、無抗藥性和無殘留,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在水產養(yǎng)殖中得到推廣應用。本文介紹了中草藥主要成份和作用機理,闡述了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研究狀況、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研究發(fā)展方向。
中草藥;水產養(yǎng)殖;研究應用
隨著現(xiàn)代漁業(yè)集約化人工養(yǎng)殖技術的發(fā)展,水產動物感染各種疾病的危險性增加。一些養(yǎng)殖戶為追求高利潤,盲目提高放養(yǎng)密度,長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其負面效應也日益顯現(xiàn)。面對日益嚴峻的養(yǎng)殖現(xiàn)狀,尋找抗生素替代品的難題迫切地擺在了水產養(yǎng)殖者面前。中草藥具有天然、毒副作用小或無、無抗藥性和無殘留、資源豐富以及多樣化等獨特優(yōu)勢,可以解決化學藥物、抗生素等引發(fā)的病原菌抗(耐)藥性和養(yǎng)殖魚類藥物殘留超標等問題,完全符合發(fā)展無公害水產業(yè)、生產綠色水產品的病害防治原則。
目前,在水產養(yǎng)殖中使用的飼料添加劑,除了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性添加劑外,大多還含有促生長劑、抗生素、抗球蟲藥及其他化學合成類抗菌藥物,這些非營養(yǎng)性藥物添加劑如果在配合飼料中長期使用,很容易使病原菌株產生抗藥性,而且易導致水產品藥物殘留量增加,危害動物和人體健康。
我國中草藥品種繁多,已知的具有免疫活性的中草藥就達200多種,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藥有130多種,對病毒有滅活或抑制作用的中草藥有50多種,有殺菌抑菌作用的中草藥達400多種。這些中草藥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多糖、貳類、生物堿、有機酸、揮發(fā)油,此外還有充當營養(yǎng)成分的脂類、糖類、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未知促生長活性物質。
中藥免疫調節(jié)劑對機體的作用,主要通過激活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和補體、激活巨噬細胞和T、B淋巴細胞和誘生多種細胞因子等途徑。如中藥多糖作為生物效應調節(jié)劑,主要影響機體的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具有促進胸腺反應,刺激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白細胞、NK細胞、補體系統(tǒng)以及RNA、DNA、蛋白質的合成和體內的CAMP、CGMP的含量,最終可以促進抗體的生成,使淋巴因子及干擾素的誘生增強。甙類可加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并促進抗體生成,促進抗原抗體反應和淋巴細胞轉化;生物堿能增強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細胞吞噬功能。
用中草藥作為佐劑,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較多的是茛菪類藥,采用茛菪類藥作為魚病免疫防治的一種增效藥物,與疫苗聯(lián)合應用。茛菪類藥具有調節(jié)植物神經,興奮循環(huán)和呼吸中樞,解除平滑肌痙攣,調節(jié)免疫功能[4]等試驗結果表明,草魚水花用多聯(lián)疫苗加茛菪劑浸泡后,其由夏花養(yǎng)成大規(guī)格草魚種的成活率比對照組提高21.9%,并且在經過5個月的飼養(yǎng)后仍可獲得46.7%的免疫保護力。按每kg飼料添加2 mg茛菪1號,投喂羅非魚,試驗組增重率比對照組提高約16%[5]。
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上能夠增強免疫因子的活性已經多方研究證實,其含有的物質能夠激活魚類的免疫系統(tǒng)。中草藥免疫增強劑的免疫多糖可激活水產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提高魚類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數(shù)量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從而明顯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蔡中華等[2]報道黃連、大黃及花粉均對鯉魚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增強作用。羅慶華在鯉魚餌料中添加杜仲葉粉,以試驗魚血液中白細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的凝集抗體效價為指標,結果添加杜仲葉粉能明顯提高鯉魚的免疫應答水平,尤以添加量為4%、6%時效果顯著。
中草藥除了有增強和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的功效外,對許多致病菌有抑制或殺滅作用,很早就被用于水產動物疾病的防治中。清熱解毒類中草藥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功效,常用于抑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消炎、止痛、解熱等治療。用中藥組方:大黃、黃芩、黃柏、郁金、黃連、板藍根等治療虹鱒魚鏈球菌病,與對照組相比,療效明顯,投藥后第3 d死魚明顯減少,第7 d停止死亡,基本恢復正常[7]。說明幾種中草藥結合能有效的滅殺病原菌,同時調動魚的非特異免疫力發(fā)揮功能。
集約化、規(guī)?;B(yǎng)殖的水產品,使水產品的瘦肉率低下,脂肪含量過多,肌肉不緊致,食用時口感差。人工飼養(yǎng)的魚類與野生魚相比肉質風味有較大差異,主要原因是人工飼養(yǎng)魚的肉質風味成分如游離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醛、酯、酚等的含量和比例發(fā)生了變化。中草藥中的某些有效成分能夠改善養(yǎng)殖水產品的生化組成,提高養(yǎng)殖水產品的食用品味,如中草藥中的大蒜、杜仲、沙棘等能有效調節(jié)魚肉中風味成分,改良肉質。同時許多中草藥含有植物色素能夠改善水產品的色澤。在鯉魚基礎飼料中梯度添加大蒜素和杜仲復合添加劑對比得出:添加量超過0.10%的大蒜素和杜仲復合添加劑可以明顯改善鯉魚的粗蛋白、粗脂肪、鮮味氨基酸、肌肉耐折率和失水率等肌肉品質。
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在使用上還處于摸索階段,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產品添加量難以精確控制。目前使用中草藥添加劑還只限于直接效果上,對于其作用機理和有效成分研究不夠深入。中草藥種類繁多,所含的成分比較復雜,難以完全判斷是哪個成分起到主要作用。同時,產地、季節(jié)、加工方法等都會影響藥材質量,不正確的加工方法會使中草藥的藥性發(fā)生變化,甚至產生毒性,在監(jiān)管控制上還缺乏有效的技術控制手段。
加強對中草藥有效成分、藥效、藥理的深入研究,制定規(guī)范的產品標準和劑量標準,規(guī)范生產過程,使相關的檢察部門可以更好的監(jiān)管。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上還沒有形成規(guī)?;瑳]有一個標準,要加快商品化的進程,為水產養(yǎng)殖健康發(fā)展提供更全面的產品。同時要利用現(xiàn)代科學的分析方法,精確分析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加強中草藥配合使用和協(xié)同機理的研究。
中草藥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日益顯著,同時中草藥也是替代化學合成藥物理想的飼料添加劑,對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高澤霞,王衛(wèi)民.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在水產養(yǎng)殖中的應用[J]. 中國飼料,2007,(18):32-34.[2017-09-13].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07.18.011.
[2]賈文濤.中草藥在水產病害防治中的應用[J].海洋與漁業(yè),2015,(02):70.
[3]溫周瑞,劉慧集,駱敏,周敏.中草藥對水產動物免疫作用研究進展[J].水利漁業(yè),2004,(02):1-3.[2017-09-15].DOI:10.15928/j.1674-3075.2004.02.001.
[4]艾桃山,等.茛菪佐劑多聯(lián)疫苗浸泡草魚苗種免疫防病試驗初報[J].魚類病害研究,1990(1):29~32.
[5]趙建培,黃諺諺.茛菪類藥對尼羅羅非魚生長的影響[J].福建水產,1994,(2):5~ 6.
[6]齊子鑫,徐文彥,唐國盤.中草藥對魚類免疫力的影響及應用研究[J].河北漁業(yè),2007,(01):1-3+21.
[7]郭建坤,楊雪珍.中藥治療虹鱒魚鏈球菌病報告[J].淡水漁業(yè),1999,29(12).
[8]張耀武,鄭建武.大蒜素和杜仲復合添加劑對鯉魚生長性能和肌肉品質的影響[J].科學養(yǎng)魚,2010,(02):65-67.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s in aquaculture
Hu Jianping
(Aquatic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Zhengzhou,450008,Henan,China)
Chinese herbs are widely utilized in aquaculture,for their natural,non-resistant and non-residual characteristics.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action mechanisms of the Chinese herbs.The research states and problems during utilization of Chinese herbs in aquaculture were also demonstrated in the study.Finally,the author made proposals for future research.
Chinese herbs;aquaculture;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胡建平(1969-),男,漢族,水產師,在河南水產技術推廣站工作多年,從事水產基層體系建設、水產技術推廣等工作。
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