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國
山西省陽泉第二監(jiān)獄,山西 陽泉 045000
?
淺析犯罪年輕化心理及預防對策
王保國
山西省陽泉第二監(jiān)獄,山西 陽泉 045000
近些年來,我國犯罪主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年輕人是社會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因此,這一問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這些犯罪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一系列心理問題,由于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家庭、社會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通過對目前犯罪年輕化趨勢中的犯罪主體心理分析,找到相應的預防和解決對策,盡量降低年輕主體犯罪的可能性,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犯罪;年輕化;心理;預防對策
(一)盲目跟從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在對一部分有犯罪可能的年輕人中的調(diào)查顯示,其并無確切的動機展開犯罪活動,只是隨從一些有動機和目的的人員盲從行動,或者可以說是不明不白的做了違法的事情,但是卻在自己認知里并不清楚這些事的嚴重后果。這類年輕人的改造過程相對容易,悔過心理也相對真誠。
(二)僥幸違法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一些年輕人在故意從事違法活動時是存在明確動機的,與上一表現(xiàn)在這點上存在一定的區(qū)別。但是,他們往往認為由于自己年齡小,即使違法犯罪也不會受到十分嚴重的懲罰后果。還有一小部分人自認為能夠受到家庭或者同盟人員的庇護,逃脫法律的制裁。最荒唐的一種想法是認為其他人沒有被抓到犯罪,自己也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這些心理都是誘導年輕人展開范圍無畏心理的重要原因,是錯誤的觀念。
(三)過度虛榮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年輕人的心理不夠成熟,在日常行為中常常爭強好勝心較重,總是十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人想通過一些違法行為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關注。長時期的這種心理會使年輕人的處事態(tài)度變得強硬而不講道理,嚴重者就會發(fā)生打架斗毆等行為,極其可能造成違反法律的行為發(fā)生,這種心理也是現(xiàn)今年輕化犯罪過程中的一個直接原因。
(四)過多欲望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對好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進而很有可能無法掌控自己的欲望,想要得到太多的東西而無法實現(xiàn),進而就可能導致其使用一些違法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過度需求。通過調(diào)查分析,這一心理導致的違法犯罪案件數(shù)量非常多。
(五)學習游戲場景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在網(wǎng)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網(wǎng)絡游戲逐漸在年輕人中盛行,但是許多游戲的音頻和視頻中充滿了暴力等不良信息。許多年輕人沉溺于游戲中無法自拔,也就特別可能導致年輕人對視頻的模仿行為,他們已經(jīng)無法分清現(xiàn)實和游戲的區(qū)別,當真正觸及到法律問題時才深刻清醒意識到自己的違法行為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但是為時已經(jīng)過晚,這些年輕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精神空虛心理
這一表現(xiàn)主要指的是在我國社會發(fā)展不斷取得進步的過程中,年輕人的生活物質條件也越來越充足,但是精神空虛的現(xiàn)象卻在許多人身上有所體現(xiàn),這部分年輕人在社會中常常無所事事,不思進取,也沒有一份長期性工作。缺乏正能量的精神世界使得他們常常在社會上造事,對他人的生活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和危險。當受到不良誘惑時,這部分年輕人通常無法把控自己的行為,也就很可能會觸犯法律的底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近些年,我國的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獲得了較大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國各方面改革也正在處于深水區(qū),許多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年輕人的心理意識薄弱,道德觀念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社會里不穩(wěn)定因素的沖擊,對社會發(fā)展中的一些丑陋行為也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甚至十分可能遭到傳染,造成一些違法案件的發(fā)生。另外,在信息傳統(tǒng)迅速的現(xiàn)代,一些低俗作品的侵襲也對年輕人的意志產(chǎn)生了誤導性的影響,很容易促成年輕人消極心理的出現(xiàn)。
(二)網(wǎng)絡暴力的錯誤導向
對年輕人來說,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元素,是對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補充。年輕人可以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他們想知道的各種信息,但是,這一過程中不僅包含著有益的信息因素,還包括許多不良思想。年輕人常常在網(wǎng)絡中游戲或者瀏覽網(wǎng)頁時受到一些暴力、色情信息的誤導,導致沖動犯罪的發(fā)生,進而受到法律的懲治,也就是網(wǎng)絡的不合理利用是現(xiàn)今我國引發(fā)年輕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在校期間的不合理教育
在校學習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但是許多學校的教育管理卻沒有促成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反而對其心理健康產(chǎn)生了負面的影響。這一現(xiàn)象的造成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教學體制改革之前過多的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而忽略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對于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不當?shù)模€有一部分教師使用暴力教學,對年輕人幼小的心靈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有些學生因此而厭棄在校學習,放棄接受教育,過早的進入社會,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得發(fā)生違法行為增加了可能。
(四)合理家庭教育的缺失
通過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進入監(jiān)獄改造的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缺失健全的家庭教育,主要原因有父母離異、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懷、與父母相處方式不適宜等等因素。現(xiàn)在社會中比較常見的是父母在年輕人成長階段,單方面追求對其物質生活的滿足,認為掙更多的錢讓其隨便消費就是最好的關心,而對其精神世界卻莫不關心,對孩子的成長放任不管,過于溺愛,這是造成年輕人心理扭曲的一個重要因素。還有些家長以不適宜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以專制手段和暴力方式管制孩子,或是逼迫其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無論是過度溺愛還是專制暴力都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都有不利的影響,也使其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家庭關懷。
(五)年輕人自身觀念不正
年輕人作為犯罪主體,自身原因也占較大的比重。首先,許多犯罪年輕人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與其在成長過程中的經(jīng)歷以及自身意志薄弱有較大的原因,造成很多年輕人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總想通過不法手段獲得意外財富。其次,法律觀念的淡薄,許多年輕人在做事情過程中忽略法制的強制力,故意與法律對抗,還有一部分年輕人是不懂法律,只有真正觸犯法律后受到應有的制裁才懂得尊重法律。最后,年輕人的認知過于幼稚也是誘導犯罪的一個關鍵因素,這部分年輕人在看待事情的過程中過于簡單化,并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嚴重的法律后果。缺乏判斷力,看待事物過于局限,常常容易沖動,這些都是年輕人犯罪的主觀性因素。
(一)營造全社會積極向上的風氣
為了減少年輕化犯罪的趨勢,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在全社會形成一種積極的社會風氣,對一些消極的因素應該大力打擊,尤其是社會中的一些不良觀念的宣傳一定要摒棄掉,大力宣傳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為年輕人的生活提供一個有豐富正能量的環(huán)境,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
(二)加大網(wǎng)絡產(chǎn)品的監(jiān)督力度
網(wǎng)絡傳播的迅速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其帶來的消極因素也應該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對于那些想要通過網(wǎng)絡傳播犯罪的行為一定要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同時,對于網(wǎng)絡游戲和網(wǎng)絡視頻中暴力、色情的因素應該責令要求相關部門對其改進,不可在網(wǎng)絡上對年輕人形成誘導,否則一律給予嚴懲。
(三)推進素質教育改革進程
學校教育方式在新的發(fā)展階段也應該產(chǎn)生根本性變革,注重對學生們的思想道德的建設,不應該單純的追求學生成績的提高。杜絕暴力處理學生糾紛的事件發(fā)生,對一些在思想和學習中有問題的學生應該尋找適合的方式與其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其解決困難,使年輕人的心理健康成長,感覺到學校和社會的關懷,而不是被放棄而逃到社會中生活。
(四)注重家庭教育質量的提高
家庭教育是年輕人成長的最根本要素,父母是年輕人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人生觀的樹立也產(chǎn)生最大的影響。首先,父母應該充分展示對孩子的關懷,不應該只注重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還要參與孩子的成長,并為其提供各種建議。其次,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應該是既有管制,又有自由的,必須掌握好這個度,不應該過于強硬或是完全放任不管。最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互動是溝通感情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父母應該與年輕人經(jīng)常交流,隨時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并及時對其進行改正。
(五)強化我國司法管制
司法機關對年輕人犯罪行為的預防工作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各個案件處理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司法程序執(zhí)行,堅持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還應該注重司法救助方面的工作,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目前有犯罪傾向和已經(jīng)犯罪被判刑的大多數(shù)年輕人沒有享受到這方面的救助,對年輕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權益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另外,還應該加強年輕人的法制意識,可以讓其參加一些法律案件的庭審,進而對我國的法律有一個更充分的理解。還應該注重于相關部門的配合,大力宣傳法制管制,開展學習活動,使年輕人們懂得法律的意義,從心理上塑造正確的法律觀念,減少犯罪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犯罪年輕化這一新趨勢的發(fā)生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各相關主體應各司其責,完善好年輕人的成長環(huán)境,避免一些消極因素對年輕人心理造成負面的影響,同時,年輕人自身也應該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切勿盲從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項,推進全社會的健康發(fā)展。
[1]湯印大,廖夢園.當代大學生暴力犯罪心理及預防對策[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12):57.
[2]李立明.大學生犯罪心理透視及預防對策思考[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33):235-236.
[3]陳斌,趙雪婷.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預防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2):259.
[4]楊素華,閆向東.論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及預防對策[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3):49-50.
D
A
1006-0049-(2017)13-0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