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樂縣農業(yè)畜牧局 宋慶華
南樂縣戶用沼氣現(xiàn)狀分析
南樂縣農業(yè)畜牧局 宋慶華
南樂縣是傳統(tǒng)的農業(yè)縣,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充足,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讓秸稈和糞便變廢為寶,自2006年以來南樂縣積極推廣戶用沼氣、養(yǎng)殖小區(qū)沼氣工程,2015年底南樂縣沼氣用戶2萬余戶,沼氣工程48處,總容積達8610 m3,年產沼氣27萬m3。培訓沼氣生產工549人,其中高級工3人,中級工26人,初級工520人。
為了解已建沼氣應用情況以及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近期南樂縣農業(yè)畜牧局對全縣農村已建沼氣使用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調查組隨機抽取谷金樓鄉(xiāng)、福堪鎮(zhèn)、寺莊鄉(xiāng)、近德固鄉(xiāng)、千口鎮(zhèn)的沼氣應用村作為總體,在這些村中,隨機對部分村民開展調查問卷,并進行了深入訪談。
(一)沼氣已成為村民做飯的主要能源
被調查村民對問題“現(xiàn)在您家主要采用什么做飯”的回答,55%的村民選擇沼氣,20%的村民選擇液化氣,19%的村民選擇電,6%的村民選擇煤。
(二)沼氣用途十分廣泛
被調查村民對“您家沼氣用來做什么事情”的回答,選擇做飯的有96%,選擇照明的有3%,選擇其他的有1%。
(三)戶用沼氣的使用頻率高
被調查村民對問題“您家的沼氣都在用嗎”的回答,有85%的村民選擇經常用,5%的村民選擇偶爾用,10%的村民選擇完全沒用。
(四)戶用沼氣的使用效果好
被調查村民對“和以前的沼氣池相比,您覺得現(xiàn)在的沼氣池好用嗎”的回答中,有85%的選擇好用,8%的選擇一般,2%的選擇不好用,5%選擇沒用過。
(五)戶用沼氣的社會效應佳
被調查村民對問題“使用沼氣后,農村環(huán)境和以前比較有改變嗎”的回答中,85%的選擇更干凈,10%的選擇差不多,2%的選擇更臟,3%的選擇其他。
(一)優(yōu)勢
1.生態(tài)效益好。農民用高效清潔的沼氣替代了低效污染的秸稈、薪柴和煤炭;用不銹鋼沼氣灶具、沼氣飯煲替代了傳統(tǒng)柴灶煤爐。戶用沼氣池的使用提高了退耕還林的成效。一口10 m3的戶用沼氣池,年生產沼氣450 m3,基本能滿足3~5人之家的炊事用能,可替代薪柴2500 kg,保護林地0.17 hm2,有效地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戶用沼氣池的使用提高了農民環(huán)境保護意識。農民建沼氣池后,逐步認識到農村資源污染對自身健康影響的嚴重性,認識到沼氣建設對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增強了保護森林植被的意識、農產品安全生產的意識和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社會效益佳。一是戶用沼氣池的使用提高了農民生活的健康水平。沼氣池厭氧過程能有效殺滅人畜糞便中的傷寒和副傷寒菌、痢疾桿菌、血吸蟲卵等病菌,阻斷血吸蟲病等疫病的傳播途徑,并對預防豬鏈球菌病起到重要作用。二是戶用沼氣池的使用提高了生態(tài)家園建設檔次。生態(tài)家園建設變單純建沼氣池為“二建三改”(建沼氣池、建經濟園,改廚、改廁、改圈),使沼氣建設與庭園經濟、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機結合,內容更豐富,功能更完善,層次更高檔。戶用沼氣池的使用使得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變。通過“一池三改”,徹底改變了農村昔日“砍柴煮飯煙熏眼,糞水蚊蠅滿庭院”的狀況,普及了沼氣的村莊村容整潔、環(huán)境優(yōu)美。三是改變了農民精神面貌?!罢託鉄?、沼氣灶,沼渣、沼液做肥料,家務勞動強度小,農民生活步步高。”
3.經濟效益顯著。戶用沼氣池的使用促進了農民節(jié)支增收。一口沼氣池每年可減少燃料支出500~ 1200元,減少化肥和農藥支出100元左右。一個10 m3的沼氣池,年產沼渣5000 kg,沼液24 000 kg。沼肥中氮、磷、鉀的含量平均值分別為6.35%、1.09%、4.64%,按照2008年底,市場含氮、磷、鉀的價格計算,增加的氮、磷、鉀的價值分別為72.70元、13.91元和65.93元,共計159.62元。則沼肥凈增效益為159.62元,加上沼氣綜合利用的增收效果,每年戶平均可節(jié)支增收2000~2500元。
(二)劣勢
針對戶用沼氣池使用率達不到100%和農戶沼氣及副產品利用率偏低這些問題,經過調查分析后,認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經費投入不足。建一座10~ 13 m3的戶用沼氣池需投資2800元左右,加上改廚、改廁、改圈,總投資約4500元。而一些經濟欠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無論是地方財政還是農戶,投入能力都很有限,建池資金嚴重不足,且補助資金、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影響了建設進度和質量。
2.養(yǎng)殖業(yè)收入下滑,阻止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一個10 m3的非“三結合”戶用沼氣池啟動時需要大量動物糞便,后續(xù)使用每天也需及時足量填充原料。一個10 m3沼氣池的正常使用需要最少養(yǎng)殖3頭豬才能保證,而南樂縣大部分農戶散養(yǎng)戶戶均不到1.2頭,畜禽糞便根本無法滿足這種需要,需要向大型養(yǎng)殖場高價購買。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戶用沼氣在南樂縣的推廣普及。
3.“三位一體率”太低。在調查中,95%的戶用沼氣池基本只能服務于農戶的日常炊用,還處于沼氣應用的初級階段。再加上前期投資不足,建經濟園、改廚、改廁、改圈等沼氣增值應用還只是停留在計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