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鞠吉東 鄭文秀 季冬青 張國青
中藥鑒定技術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
●李哲 鞠吉東 鄭文秀 季冬青 張國青
隨著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中藥鑒定由傳統(tǒng)的眼觀、口嘗、鼻聞、手摸、水試、火試等傳統(tǒng)鑒別逐步發(fā)展到了分子鑒別或是基因水平的DNA標記鑒別。這些新技術的發(fā)展為中藥鑒定提供了更多科學有效的手段,與傳統(tǒng)技術相結合可以形成一套完善的鑒別體系。本文結合有關文獻就近年來中藥鑒定新技術的發(fā)展做一綜述。
中藥鑒定;新技術;綜述
中藥具有悠久的治療歷史,是醫(yī)藥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中藥真?zhèn)蔚蔫b別是中藥發(fā)展及臨床應用的前提和保障。中藥種類繁多,品系復雜,為了確保其安全性,一套完整鑒別體系的建立尤為重要。傳統(tǒng)鑒別技術往往由經驗所得,在鑒別粉末藥材,破碎藥材及中成藥上有一定局限性。現(xiàn)代新興鑒別技術能夠克服環(huán)境因素,材料來源等的影響,因此,合理地結合運用傳統(tǒng)鑒別技術與新技術,能夠推動中藥鑒定技術的快速科學的發(fā)展。下文將對現(xiàn)代鑒別新技術進行簡要概述,以期為中藥鑒別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促進其發(fā)展。
很多中藥在外形上具有相似性,但其內部細胞性狀和組織結構卻大不相同,單純觀察中藥的外部形態(tài)不能進行準確的鑒別。顯微鑒別技術能夠通過觀察中藥的細胞形態(tài),組織碎片結構以及內含物等特征來鑒別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顯微鑒別具有準確,快捷,簡便等優(yōu)點,特別適合中藥粉末制劑的鑒別。楊穎[1]研究表明:牛黃的正品及偽品在顯微鑒別上存在顯著差異,天然牛黃的粉末中可見不規(guī)則的團塊,內部有紅棕色或黃棕色細小類方形晶體,遇水合氯醛后呈明顯的金黃色,久置后會變綠,而牛黃的偽品均無天然牛黃的顯微特征。王世清等[2]研究對婦科再造丸中的成分進行鑒定,其結果表明三七、當歸等中藥的分泌細胞作為顯微鑒定的特征起到重要的鑒別意義。
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基因水平上的DNA分子標記技術成為現(xiàn)代用于中藥鑒定的有效手段之一。DNA分子標記技術是利用DNA分子的多態(tài)性對其缺失,重排,易位等特性進行診斷和標記,研究方法相對復雜。DNA為生物體內的遺傳載體,穩(wěn)定性很高,不易受生長環(huán)境,生理狀態(tài)等的影響,因此將其用于鑒別中藥材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并且其準確性與可靠度也很高。有研究通過該技術對真假人參進行了PCR擴增,結果發(fā)現(xiàn)真假人參的DNA指紋圖譜存在顯著差異。孫岳等[3]研究采用9個特異性引物對南、北五味子的基因組DNA進行PCR擴增,結果發(fā)現(xiàn)3個特異性引物擴增得到多態(tài)性好的條帶,通過觀察其瓊脂糖凝膠電泳所顯示的DNA帶型的不同可以對南、北五味子進行迅速區(qū)分。
聚類分析技術基于現(xiàn)代統(tǒng)計學方法對研究對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進行分組歸類。通過選取不同的長短距離或模糊相似的系數對一批中藥材樣品進行數據處理,可以得到不同的動態(tài)聚類圖,以此可以對中藥進行分類,鑒定及質量評價。
常璇等[4]利用該方法對寧夏平羅縣和中寧縣兩地枸杞中的鋅、銅、錳、鋅、硒、鍺、砷 6種微量元素的含量進行綜合評價,以此來比較不同枸杞存在的差異。結果顯示,根據比較6種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區(qū)分不同產地的枸杞且鑒別準確率為100%。該研究表明聚類分析技術可以為制定標準的枸杞道地性質提高科學的理論依據。在中藥鑒定技術的發(fā)展中,聚類分析技術的前景十分廣闊。
光譜鑒別技術是通過研究中藥的紫外線、紅外線以及熒光等的穿透性對其理化性質進行分析,紫外-可見光譜法、紅外光譜法、質譜法、X射線衍射圖譜法等為常見的光譜分析技術。
紫外-可見光譜鑒別是將中藥的提取液進行紫外測定,根據結果對中藥進行評價,張桂芝[5]使用紫外一階導數光譜法配合紫外光譜法,對我國2個地區(qū)的5種不同樣品進行品種和質量鑒定。
紅外光譜法是將中藥在用溶劑處理或壓片前置于紅外光譜區(qū)進行測定,根據圖譜的差異進行鑒別,具有準確度高,取樣量小,特征性強等優(yōu)點,是中藥鑒定的常用方法,石蕓等[6]對10批不同產地的黃蜀葵花樣品采用傅里葉紅外光譜法進行測定,采用聚類分析方法,共有峰率、變異峰率雙指標序列進行分析,結果將10批樣品分為三類。
質譜法是將樣品分子在真空系統(tǒng)中離解成帶電離子,通過對帶電離子的質量和強度進行測定來分析藥材的成分和結構。采用薄層色譜可以鑒別天山雪蓮、綿頭雪蓮、水母雪蓮和鼠曲雪蓮,但結果精密度較低。采用超高壓液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儀(UPLC-TOF-MS)可以用來精確快速地鑒別天山雪蓮與其混淆品,并能找出其指標成分[7]。
通過X射線照射的物質可以產生不同程度的衍射特征圖,因此可以用來進行中藥鑒定,利用該法對明礬、石膏、信石、滑石等的鑒定表明礦物藥具有較好的結晶度,其衍射能力很強,特別適用于存在晶型差異的藥材的鑒別[8]。
除了以上幾種鑒別技術外,研究表明,熱分析法、電泳法、化學模式識別法等也可用于中藥的鑒定。
(作者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
[1]楊穎.牛黃及其偽品的鑒別[J].中國健康文摘.臨床醫(yī)師,2008,5(7):319.
[2]王梅,范亞剛.RP-HPLC 梯度法測定血塞通滴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參皂苷Rb1及人參皂苷Rg1的含量[J].中成藥,2002,24(9):6811.
[3]孫岳,李景鵬,金元昌,等.南、北五味子ISSR鑒別研究[J].中醫(yī)藥學報,2003,31(1):29.
[4]常璇,胡奇林.用聚類分析方法對寧夏中寧縣和平羅縣枸杞中6種元素綜合指標的比較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3):248.
[5]張桂芝.肉桂的紫外光譜鑒定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0):951-953.
[6]石蕓,談獻和,池玉梅等.黃蜀葵花紅外指紋圖譜研究田[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2,31(2):29-32.
[7]董瑋瑋.名貴中藥材鑒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
[8]古今,劉萍.中藥鑒定技術的新進展[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2,18(4):223-225.
李哲(1995~)2014級本科中藥學專業(yè)。
張國青(1993~)2015級中藥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質量控制。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藥與天然藥物活性物質高效分離純化單元技術平臺”(2010ZX09401-3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