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哲 玄靜 張國青 馬云 石曉晨 張玉
中醫(yī)藥治療痛風的現代研究進展
● 李哲 玄靜 張國青 馬云 石曉晨 張玉
痛風是一種代謝障礙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地不便。近年來,臨床研究表明痛風的中醫(yī)藥療法效果顯著,與西方醫(yī)藥相比,其不良反應少,價格低廉。本文參考有關資料就中醫(yī)藥治療痛風病的主要療法做一簡要概述。
中醫(yī)藥;痛風;主要療法
在臨床上,痛風與高尿酸血癥有密切關系,是因尿酸鹽沉積而導致的一種關節(jié)炎。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中年男性痛風患者居多,并且在近幾年患病人群趨于年輕化。已有研究發(fā)現患有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和肥胖癥的人群患痛風病概率較高。痛風的主要癥狀是患處關節(jié)疼痛且夜間疼痛加劇,目前臨床上常用類固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尿酸鹽排泄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等治療痛風,這些藥物能夠起到降低血尿酸濃度,減輕炎癥的作用,但其不良反應較多,易復發(fā)且對有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不適用。而中醫(yī)藥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中醫(yī)藥在治療包括痛風等在內的痹癥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診治經驗相當豐富,中醫(yī)藥獨特的優(yōu)勢逐漸得到當今人們的認可。下文將對中醫(yī)藥治療痛風的主要療法進行闡述,以期加強痛風患者對中醫(yī)藥療法的認知,為臨床治療痛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醫(yī)藥治療痛風的方法多樣,其療法主要有中醫(yī)辨證分型,中藥外敷,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等。
對于痛風的辨證分型,方策等[1]根據此病特點將其證型分為痰濁阻滯型、瘀熱阻滯型、濕熱蘊結型、肝腎陰虛型。鄧兆智[2]將痛風分為血瘀痰阻、濕熱痹阻、肝腎陰虛3型。梁熠等[3]認為治療痛風病應當辨瘀血、痰濁、寒熱。目前中醫(yī)臨床常用四型分類對痛風進行辨證。
痰濁阻滯型痛風,主要表現為患者的關節(jié)局部腫脹,疼痛酸麻,甚者關節(jié)周圍彌漫腫脹,面部浮腫,苔白膩,治以化痰去濁,健脾利濕,逐瘀瀉熱,可藥用半夏白術天麻湯,也可用滌痰湯加減。
瘀熱阻滯型痛風,表現為關節(jié)紅腫刺痛,膚色暗紫,屈伸不利,治以通絡止痛,利濕散結,活血祛瘀,可藥用活血通絡飲,桂枝湯加減。
濕熱蘊結型痛風,表現為腳關節(jié)紅腫熱痛并伴有口渴心煩,舌紅苔黃,脈滑數等癥狀,治以活血散結,清熱利濕,可內服清熱祛濕飲,也可用四妙散加減。
肝腎陰虛型痛風,表現為關節(jié)變形,屈伸不利,日輕夜重并伴有耳鳴頭暈,舌干苔少,治以滋補肝腎,通利關節(jié),藥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滋腎柔肝湯加味。
中藥外敷法是根據藥物“透皮吸收”的原理,通過應用藥物不同的理化性質,經“體表-經絡-臟腑”傳遞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于靜等[4]研究使用清痹散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作患者30例,并與外抹扶他林乳膠劑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C反應蛋白、血沉、血尿酸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下降,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該研究表明清痹散對于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有一定效果。王隆川等[5]用自制的通風止痛膏(黃柏,川烏,青黛,冰片,白芷,川芎)為233例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患者外敷,其治療效率高于90%。鄧敏[6]用枇杷葉泡酒外敷兼內服治療痛風患者28例,其治療效率為96.43%。因此,中藥外敷治療痛風效果明顯。
閆濱[7]對針灸配合放血療法治療痛風進行觀察研究,治療組針灸取昆侖、太溪、隱白等穴位,放血取痛點;對照組以痛舒膠囊和別嘌呤進行口服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對痛風的治愈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明顯,關節(jié)疼痛腫脹等癥狀得到緩解,其療效穩(wěn)定且不良反應較對照組少。宗靜杰等[8]臨床實驗觀察溫針灸療法對于治療急性痛風關節(jié)炎的效果及其對患者血尿酸的影響,將40例急性痛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其中一組用溫針灸治療,另一組用西藥治療,結果顯示,兩組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溫針灸組治療效率達95%,西藥組治療效率為75%,溫針灸組患者的血尿酸也有顯著降低。由此可見,針灸治療痛風的意義重大。
推拿治療為中醫(yī)的一大特色,中醫(yī)用推拿手法來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改善氣血運行,推拿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散尿酸鹽結晶,使氣血調和,進而達到止痛消炎的作用。通過推拿法來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以推拿第一跖趾關節(jié)為例,首先點按患者足部公孫、太溪、合陽、太沖、三陰交、光明穴位各1min,然后使用滾法在跖趾關節(jié)的周圍治療10min,再點揉然谷穴、涌泉穴2min,最后推拿陽陵泉、陰陵泉各1min,配合TDP照射治療15min,最終會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9]。劉鵬等[10]運用運脾化濁推拿法來治療中老年痛風,觀察臨床90例患者治療前后痛風癥狀的變化和血尿酸水平,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痛風癥狀明顯改善,血尿酸水平顯著降低,該結果表明推拿療法用于痛風病效果顯著,應得以推廣。
(作者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
[1]方策,劉元祿.辨證分型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168例分析[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5,19(3):232-233.
[2]鐘秋生.鄧兆智治療痛風經驗[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9(17):235-236.
[3]梁熠,周學芳.活血通絡利水法治療痛風體會[J].陜西中醫(yī),2009,30(6):765-766.
[4]于靜,高明利,紀維峰,等.清痹散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30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3):51-52.
[5]王隆川,王斌,王袁元,等.痛風止痛膏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233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1,10(6):10.
[6]鄧敏.枇杷葉治療痛風28例[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27(3):78.
[7]閆濱.針灸配合放血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30(12):101-104.
[8]宗靜杰,高宇,王淑穎等.溫針灸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20例[J].四川中醫(yī),2011,29(3):115-117.
[9]李鑫浩,趙樹森.中醫(yī)藥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yī)學,2014,(11):1235-1236.
[10]劉鵬,齊兆雙,張燕.運脾化濁推拿法治療中老年痛風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7(34):3832.
李哲(1995~)2014級本科中藥學專業(yè)。
張玉(1992~)2015級中藥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藥質量控制。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藥與天然藥物活性物質高效分離純化單元技術平臺”(2010ZX09401-3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