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劉瑩
靜注免疫球蛋能夠迅速提高機體血液中IgG的水平,是治療原發(fā)性免疫缺乏癥、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藥物,靜滴丙種球蛋白在新生兒臨床治療中有著很好的效果,以下從幾方面分析人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中的應用。
免疫球蛋白;新生兒;應用
由于新生兒抵抗力較低,且身體稚嫩,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尤其是早產(chǎn)兒,其體內(nèi)IgG濃度僅為5g/L,因此很容易發(fā)生各種疾病。IVIG的主要作用是與抗原起免疫反應,生成抗原-抗體復合物,使病原體失去致病作用。IVIG中含有豐富的IgG分子,其構(gòu)成比和人體正常血清非常相近,能比較徹底的清除血液中的細菌和病毒。這充分證明了IVIG治療新生兒常見疾病的高效性及其應用價值。
2.1 新生兒溶血性疾病
新生兒溶血病是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種免疫性溶血,IVIG能加速IgG抗體代謝,中斷抗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靜脈使用大劑量IVIG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所致嚴重高膽紅素血癥已被證實能顯著減少換血率并縮短光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國外有報道指出∶在使用IVIG治療患同種免疫溶血性黃疸的新生兒時,IVIG組的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NEC)發(fā)病率為6.0%,非IVIG治療組的NEC發(fā)病率僅為0.3%[1]。我國學者胡玉蓮等探討新生兒ABO溶血病靜脈用大劑量IVIG與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的關(guān)系,得出結(jié)論:晚期早產(chǎn)及足月ABO溶血病新生兒使用IVIG可能增加發(fā)生NEC的危險性[2]。由于IVIG在新生兒出生后的最初數(shù)天使用,因此其促血栓形成的作用加重了胎兒或剛出生新生兒自身的生理性高凝狀態(tài),增加了新生兒小腸血栓形成的危險,可能導致 NEC的發(fā)生。
2.2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
新生兒免疫功能未完全成熟,存在免疫缺陷,容易誘發(fā)感染性病變,如新生兒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肺炎等。IVIG能提高血清中的IgG水平,改善呼吸道條件,使細菌黏附能力下降,激活補體系統(tǒng)。新生兒敗血癥是致死率非常高,且在新生兒中非常容易發(fā)病,靜滴IVIG不僅能夠提升患兒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還能提高患兒的治療效率。吳亞軍等[3]研究顯示,IVIG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縮短咳嗽消失時間與退熱時間,增加免疫球蛋白水平,抑制病毒與細菌復制,提高患兒的免疫能力,安全性較高。尤其是對于早產(chǎn)兒來說,能夠有效幫助患兒改善IgG水平和CD4+細胞水平值。
2.3 IVIg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新生兒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較少見,發(fā)病率為1∶(5000~10000)。IVIG始終作為ITP的一線治療藥物。IVIG可以封閉巨噬細胞Fc-受體,調(diào)節(jié)其表達和粘附功能調(diào)節(jié)細胞因子,還可通過儲備Treg細胞參與細胞免疫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一般采用IVIG劑量0.4g/(kg·d),連用5d。也有研究者采用IVIG1g/(kg·d),連用2d或單劑0.8g/(kg·d)。某研究顯示應用IVIG0.8g/(kg·d)單劑和1g/(kg·d),連用2d對于血小板短期提升無顯著差異。
2.4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IE)
HIE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在0.4%左右。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靜脈應用大劑量IVIG治療重度HIE能明顯縮短患兒恢復時間,提高新生兒行為神經(jīng)評分,對預后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4]。
2.5 其他
除上述疾病以外,靜滴IVIG還能對乙肝的母嬰阻斷、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進行預防。此外對于急性感染、新生兒神經(jīng)性炎癥也能進行有效治療。
3.1 影響交叉配血
輸注IVIG治療會干擾交叉配血試驗,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患兒如需要輸血,應注意是否同時進行IVIG輸注,建議在停止IVIG輸注后,再進行交叉配血,以便減少其對交叉配血試驗的干擾[5]。
3.2 其他不良反應
隨著IVIG的大劑量應用,其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越來越高。主要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背痛、惡心、嘔吐、腹瀉、潮紅、發(fā)熱、寒戰(zhàn)、發(fā)抖、呼吸短促、胸悶、低血壓、高血壓和斑疹等。這些不良反應多為暫時性,且可能與IVIG的輸入速度有關(guān)。
3.3 注意事項
臨床治療中要對患兒的心率、尿量情況進行觀察。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核對保質(zhì)期;(2)配藥時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3)滴注的過程中要控制藥物的流速,先慢后快;(4)本藥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且剩余藥物不可重復使用;(5)不可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
靜滴IVIG在新生兒臨床治療中有著很好的效果,其不僅能夠?qū)π律鷥焊腥绢惣膊∵M行治療,還能增強患兒的免疫能力,提升患兒的治療效果。近些年來,IVIG在新生兒中超適應癥的臨床應用逐漸增多,盡管IVIG的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炎、抗感染作用可能對新生兒疾病有效,但應考慮相關(guān)注意事項,避免 NEC等急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大理大學臨床學院)
[1]Figueras Aloy J.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and necrotizingenterocolitis in newborns with hemolytic disease〔J〕.Pediatrics,2010,125(1):139
[2]胡玉蓮,夏世文.新生兒ABO溶血病靜脈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與壞死性小腸結(jié)腸炎的關(guān)系[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5):316.
[3]吳亞軍,甘凱.免疫球蛋白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046.
[4]劉會青,李方,高建波.河南醫(yī)學研究[J].2015,11(24),11:54.
[5]邱小蘭,鐘昌瑞,闕慶,邱啟東,李玉閩.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導致新生兒交叉配血不合一例[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6,31(5):390.
劉瑩,女,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