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冰珠 李桂敏
論我國基層疾病預防控制現狀及改善措施
●魏冰珠 李桂敏
在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已形成國家、省、市、縣、鄉(xiāng)、村管理的模式,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可以說疾病預防控制的網絡很健全。但是在這個網絡的邊緣力量是很薄弱的,主要是指縣區(qū)級以下的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其工作人員少、任務繁重,素質低、專業(yè)技術人員少,待遇跟不上、極大地影響了工作質量,所以說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
基層;疾病預防;控制;現狀
目前,我國縣區(qū)級的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工作人員少、素質低、任務繁重、待遇較差。這種現狀極大地影響了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的工作質量。所以說,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本文就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指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首先是現有單位人員結構不合理,退(離)休職工多,在職職工年齡偏大,高級工人、以工代技人員偏多,技術骨干相對較少,導致“用兵時人少,閑時顯得人多”的現象經常出現,給中心的工作安排帶來困難。另外是人員很少,并要兼職做流行病、免疫規(guī)劃、健康教育、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結核病防治等工作,同時還承擔許多臨時性的任務,面對上級的各種檢查,對其工作確實是應接不暇,顯得尤為心有余而力不足[1]。
慶幸的是國家給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醫(yī)生賦予了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等職能,每年給予防保人員一定的補助,從而增加了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并分布于各鄉(xiāng)村,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別是近2年來,國家對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工作給予高度重視,資金投人力度加大,給工作條件和環(huán)境都帶來了很大的改善,國家是加大力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并做好基層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工作。但制約工作好壞的因素還有很多。
我國是個農業(yè)大國,13億人口中有9億位于農村,其基層的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質量和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能力,并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應該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放在縣級,加強農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好農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的工作,才能達到真正保障廣大群眾的健康利益的目的。
(1)要解決的是科學人員的配置問題,即根據所轄區(qū)人口、工作量對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人員進行科學的定員定編政策。并做好最基層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的合理配置,是尤為重要。
(2)要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行直管制度,從經費到人員,避免其出現截留和挪用,避免無學歷人員的進人。
(3)要實行人員準入,持資格證書,經培訓后上崗。
(4)要解決待遇問題,在解決了最基本工資問題后,其工作人員才能無后顧之憂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并做好服好務工作。
(5)投人的經費,應保證用到刀刃上?,F在國家已經給公共衛(wèi)生服務投人了很多資金,但如何保證經費能確實用到相應的工作上,其服務補助費的發(fā)放就應該得以落實,從而充分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F在政府對其投人的增加,可以更好地實現預防工作。只有預防工作提高了,才能減少因疾病而導致治療費用的缺乏,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事情的發(fā)生[2]。有許多慢性病在經過健康教育,以及行為干預后,能夠完全降低其發(fā)病率。據專家統(tǒng)計:每花一塊錢進行預防性行為干預,就可以見到成效?,F在就應該開展預防了,首先要做好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各種機會,開展各類人群的衛(wèi)生防病知識、進行進行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意圖通過宣傳,使廣大群眾掌握衛(wèi)生防病知識,有意識地去改變一些不良嗜好和一些高危行為,從而達到防病的作用。通過學習掌握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適量運動。
(6)建立預防性保障機制。建立預防性保險機制或保償機制,使預防工作達到普及。目前用于預防傳染病的二類疫苗都是配有保單的。將所有的二類疫苗、進行行為干預都添上保險后,會更加得到人們的青睞。
圣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可是作為現代社會的人們,卻忽視了這一點?,F在政府投放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到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上,作為最基層的疾病預防控制人員,應責無旁貸作好疾病預防工作,特別是慢性病的防治,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單位:許昌市建安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齊小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研究導言[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7,23(2):95.
[2]周欣勇,馬秋云,宗成秀.泰安市岱岳區(qū)2009年法定傳染病流行病學分析及防控[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0,8(2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