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彩 梁慧
螺旋CT三維重建在膝關節(jié)骨折中的應用
●王其彩 梁慧
目的:探討螺旋CT三維重建在膝關節(jié)骨折中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回顧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關節(jié)骨折患者60例的螺旋CT和三維重建資料,并將結果與X線檢查相比較,對檢查的準確率進行觀察比較。結果:螺旋CT的檢出率為100.0%,X線檢出率僅83.33%,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四種重建模式也具有較高的檢出率。結論:螺旋CT三維重建可對膝關節(jié)骨折進行準確的定位定性,為主治醫(yī)生確定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依據,進行檢查的臨床價值較高。
螺旋CT;三維重建;膝關節(jié)骨折;應用效果
膝關節(jié)骨折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是暴力直接作用于膝部所致,常見的骨折部位為股骨遠端,脛骨平臺。損傷后主要通過手術進行疾病的治療。骨折后行X線檢查時,因為骨折類型的限制,檢查難以確診骨折的具體類型,影響醫(yī)生制定具體的手術方案。而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臨床上的確診效果更好[1]。為了研究螺旋CT三維重建在膝關節(jié)骨折中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60例膝關節(jié)骨折患者進行了不同檢查方式下的疾病確診回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關節(jié)骨折患者60例,其中有3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最小22歲,年齡最大52歲,平均(41.13±3.1)歲。全部患者中有高空摔傷30例,交通事故15例,運動摔傷15例,全部患者均進行的X線檢查和螺旋CT及三維重建檢查。所入組的病例資料保存完好,各項研究所需數據完整。
1.2 檢查方法
檢查所用儀器為OptimaCT66064排螺旋CT,,軟件版本版本是4.5的,層厚5.0mm,重建層厚1.25mm.傳入工作站。檢查時,調節(jié)層距1-3mm,層厚1-3mm,分別向CT,3D工作站導入重建圖像,后處理軟件為workstation4.5,重建方法主要有4種,分別是最大密度成像(M IP),冠狀位為主任意斜位成像(MPR),表面遮蓋多方位成像(SSD),軸位圖像,根據臨床實際需要進行選擇。所得結果有兩位醫(yī)師共同觀察后給出統(tǒng)一的結論,如有異議時,由第三位醫(yī)師分析后再行討論得出統(tǒng)一的結論。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對X線檢查和螺旋CT三維重建檢查的檢出率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種檢查方法在檢出率上的比較
全部患者中有脛骨上段骨折30例,髕骨骨折15例,股骨下段骨折10例,腓骨小頭骨折5例,螺旋CT全部檢出,檢出率為100%,X線檢查僅檢出脛骨上段骨折27例,髕骨骨折12例,股骨下段骨折8例,腓骨小頭骨折3例,檢出率為83.33%。螺旋CT檢查的檢出率顯著更高,組間有顯著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螺旋CT不同重建模式結果比較
經過觀察發(fā)現,MPR,軸位圖像,M IP及SSD的骨折檢出率分別為100.0%,95.72%,92.31%,98.02%。
膝關節(jié)作為人體最大且結構最為復雜的關節(jié),在過度運動或突發(fā)事件中發(fā)生骨折的幾率較高,骨折部位主要是脛骨上段骨折,股骨下段骨折,髕骨骨折和腓骨小頭骨折,骨折后,臨床普及率較高的檢查手段為X線平片檢查,但因為膝關節(jié)結構復雜,加之檢查的密度分辨率較低,檢查所得影像重疊,難以清晰地顯示骨折部位裂紋,骨折線或撕裂性骨折,患者因漏診而錯失最佳骨折復位時間。
螺旋CT是影像學檢查中較為先進的檢查方法,檢查掃描速度快,所得圖像分辨率高,層厚薄,圖像的后處理功能強大,可對骨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任意軸向及重建旋轉圖像模型。找到最佳角度后,對骨折的損傷程度進行追蹤觀察,以保證最佳的骨折損傷檢出率[2]。
螺旋CT三維重建可對外傷性骨折進行準確的定位定性,所得圖像的分辨率高,可清晰顯示骨折細微的變化,工作站對傳入數據的后期處理可進行多層面重建,優(yōu)勢明顯:(1)對切割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全方位觀察骨折的全貌[3]。(2)螺旋CT三維重建在檢查膝關節(jié)骨折的同時,還可通過調節(jié)窗位與窗寬觀察軟組織的損傷情況,診斷更為全面,且權威性更高[4];(3)不同的三維重建方式可以準確測算脛骨平臺的塌陷程度及移位方向,為醫(yī)生制定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據。(4)對骨折行手術治療后,骨折復位后的對位對線及斷端成角情況可經三維重建進行準確顯示,準確的評價治療效果,臨床的診治價值較高[5]。
在本研究中,經螺旋CT檢查的骨折檢出率較X線平片檢查顯著更高組間有顯著差異,螺旋CT不同重建模式下均具有較高的骨折檢出率,結合兩組比較結果可以得出,螺旋CT的臨床診治價值較高。同時,本研究納入的病例樣本數較少,且未對全部病例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單因素分析,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期待臨床早日進行大樣本研究,得出更為可靠的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螺旋CT三維重建可對膝關節(jié)骨折進行準確的定位定性,為主治醫(yī)生確定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依據,進行檢查的臨床價值較高。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人民醫(yī)院)
[1]繆亞如,顧新泉,沈賢等.雙排螺旋CT及三維重建對膝關節(jié)外傷性骨折的應用價值[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1,19(10):36-37.
[2]曹文新,夏進東.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對膝關節(jié)骨折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12):2028,2033.
[3]蘇凱燕,劉增韜.膝關節(jié)骨折的CT三維重建[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14(16):250.
[4]丁燕萍,楊瑩.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在脛骨平臺骨折修復中的價值[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4):612-617.
[5]李達志.64排CT三維重建(3d)技術在膝關節(jié)骨折診療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9):4478-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