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霜花白
□王永清
在某一個有霧的日子,霜就下了,像撒了一層薄薄的鹽,風變得生硬了,給熱乎乎的臉來點兒刺激。走在曠野里,有一種縮手縮腳的感覺。
霜打過的青菜,如漿洗過的衣服,摸起來有種板挺的感覺,太陽一曬,就柔軟了,那綠啊,愈發(fā)翠碧,在菜的每一條經絡里流動。扯一把洗凈,瀝水,過油一炒,吃起來沒有青澀氣,格外鮮甜可口。
父親家里栽了幾棵橘子樹。上次回家,樹上掛滿了青皮橘子,父親用幾根木棍撐著,怕壓折了枝丫。前天接到父親的電話,說下霜了,他用草要子把樹圍了,免得凍傷,每個黃橘子都套上了塑料袋,等我回去親自摘呢。放下電話,眼睛濕潤潤的。
鄉(xiāng)下的柿子樹丟棄一切瑣碎,枝椏疏朗交錯,襯著高遠的天空。黑褐色的枝頭高高地挑著幾枚火紅的柿子,宛如老太太頭上扎的幾朵紅花,成為冬日里最美的風景。我吃過霜打的柿子,輕輕咬一個小口,放在嘴邊美美地一吸,一股清涼的汁液便流進嘴里,那香甜滑嫩的感覺,充盈了每條神經。
落霜時節(jié),我和朋友王胖子去五道峽看楓葉。峽內群峰聳立,層巒疊翠,飛瀑流泉。漫山遍野的紅楓、黃櫨,迎霜搖曳,層層疊疊,溢彩流光。王胖子拿著相機狂拍不止,說想蓋一間小茅屋,終老于斯。我在絲絲涼意中俯拾一兩片落葉,閉目沉思,覺得自己和自然真正融為一體了。
“碧瓦新霜侵曉夢”,在清涼的月光里,霜落在屋瓦頂上。瓦上的霜,像薄薄鋪了一層白粉,卻不能完全遮蓋住瓦楞的黑。中年的我,搬一張椅,沏一杯茶,坐在院內看月光。驀然想起余光中的《獨白》: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無論是風景還是人,在霜的映襯下,都異常的優(yōu)美、抒情。戴望舒在《霜花》中寫道:“九月的霜花,十月的霜花,霧的嬌女,開到我鬢邊來?!?、“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莊筆下的賣酒女子,如月光般美好,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讓人遐想萬千。
霜落下來了,那么淺淺的一層,鋪在我故鄉(xiāng)屋頂?shù)耐呱稀⒉穸?、草垛、田野上。“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我從家鄉(xiāng)的石橋走過,把霜踩成一個個腳印,一個接著一個向前延伸。那些石橋上的霜,也被雞們鴨們踩過,被放牛的山娃子踩過,可能也被一千多年前的那個早早起行的旅人踩過,當他無意中瞥見這一道道踩成的霜痕,心底里的鄉(xiāng)愁也就如決堤之水,彌散開了。
一個清晨,寒風中,一個菜菜農挑著一擔菜在賣,菜上,頭發(fā)上,眉毛上都掛滿了霜。我一個人站在一側,看他拉開嗓子吆喝著,霜也跟著動。人活著,都那么不易,只要堅持下去,就像霜,它背后一定潛伏著一程又一程的好風景。